临渭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雷晓萍就创建工作答记者问

抓好细节精准发力 完善机制科学创建

——临渭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雷晓萍就创建工作答记者问

渭南日报 记者 姚琼

近日,中央文明办公布的2018年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结果中,我市作为113个地级提名城市之一,以89.49分的优异成绩排名地级提名城市第19位。为了进一步宣传我市创建工作成效,彰显我市在城市管理、绿化亮化、基础设施建设、志愿服务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推动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市委宣传部、市创建办拟在渭南日报开设《创建面对面》系列访谈栏目。栏目将通过专访临渭区、华州区、渭南高新区、渭南经开区以及各相关职能单位的负责人,介绍过去一年我市创建工作取得的成效以及好的经验和做法,及今年创建工作当中的打算和具体措施。4月8日,本报记者就此专访了临渭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雷晓萍。

记者:雷部长您好,请介绍一下临渭区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总体情况。

雷晓萍:临渭区地处渭南中心城市,是全市创建工作的主战场和主力军。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临渭区以建设宜居宜游、富美临渭为目标,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迎接国卫复审验收为契机,扎实开展各项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城市综合治理,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精细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明显增强。2018年,面对第二轮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和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两大重点任务,临渭区紧盯目标抓重点,强化措施抓落实,助推全市创建工作实现了“双丰收”。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指挥的创建工作指挥部,区委书记多次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创建工作;区长每周过问工作进展,经常深入一线督导检查;区级分管领导和包抓领导以创建为己任,精心安排,亲自落实;各级各单位也组建了机构,落实了人员,形成了“区级领导包联、项目组牵头、街镇部门负责、创建办协调、全社会参与”的创建机制。制定了《迎接国卫复审实施方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了8个国卫项目组、12个创文项目组以及20个街镇、65个部门的创建任务,召开区委常委会、创文动员会、问题交办会、迎检推进会等会议30余次;出台了《严肃创建工作纪律强化责任追究管理办法》,成立联合督查组,分组现场督查,发现突出问题,下发督办通报,跟踪办结回访,并对个别思想不重视、行动不积极的单位及个人进行了约谈问责,确保各项创建任务圆满完成。特别是在去年的中省爱卫办、文明办暗访测评期间,我区各街镇、各部门牢固树立市区一盘棋理念,自觉增强“主人翁”意识,主动发挥“主力军”作用,以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承担了全市70%以上的迎检任务,为我市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取得创文年度测评“开门红”作出了突出贡献。

记者:过去的一年,临渭区如何做好创建工作的落实?都取得了哪些成效?

雷晓萍:2018年,我们按照市创建指挥部的统一部署,紧盯目标、明确要求、奋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突出重点、狠抓关键、确保国卫复审顺利过关。加强与电视、报纸及新媒体、网络媒体的衔接联系,开通了创建微信群、QQ群,刊发创建稿件200余篇;组织“争做文明渭南人”全民签名和“文明渭南、美丽渭南、我在行动”主题活动,印发宣传资料20余万份,制作志愿者标志帽7000顶。在城市出入口、主干道增设大型广告、景观雕塑70余处,在背街小巷、单位小区、集镇村庄新装宣传栏3100余块,在10余处电视屏、1200余处LED屏、4000余块工地围挡长期宣传创建知识,公益广告已成为城乡的一道亮丽风景。开展“周五创建日”活动,全区121家单位的2000余名干部职工每周深入包联路段、社区义务劳动、入户宣传;开展全民阅读、道德讲堂、家风家训、移风易俗等活动,形成了全区动员、全民参与、全面推进的长效机制。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进”、道德模范评选、身边好人推荐等活动,精心打造了10个主题社区、2个主题公园广场、1条诚信示范街,3人当选中国好人、2人荣获陕西省道德模范,成功创建了1个全国文明村、1个省级文明镇、4个文明社区、3个文明单位,注册志愿服务组织474个、志愿者7.6余万人,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理顺主次干道清扫保洁管理体制,落实背街小巷环卫工人183人,配发车辆机械96台、快速保洁车50辆、环卫三轮车350辆,取缔沿街垃圾收集点11处;开展了扫雪除冰大会战和环境卫生大整治,清除道路积雪490余万平方米,清理垃圾“三堆”10万余方,规范占道经营2.4万处,取缔违规停车场71个,拆除违法建筑30处。开展了六小门店、农贸市场达标整治活动,检查门店4000余家,办理许可证6000余个、健康证3.3万人。实施城市综合治理工程,对华山大街、泰宁街、林机路进行了改造提升,打通了解放路南段和站北路东段,硬化背街小巷182条。按照“能绿尽绿”的原则,完成“四纵四横”绿化补植和道路、桥梁景观绿化,栽植苗木9万余株,增补绿篱1.3万平方米,摆放鲜花绿植100余万盆。为方便市民夜间出行,在背街小巷新装路灯1100余盏,为泰宁街、华山大街等路段更换路灯400余盏。推进城市“厕所革命”,新改建公厕138座,拆除旱厕1850座,建设环卫驿站20座,改建农贸市场3个,风貌改造道路8条,更换门牌匾3.5万平方米,刷新墙面6万平方米,为广大市民营造了整洁优美、文明舒适的城市环境。

记者:2019年,临渭区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还会有哪些措施?

雷晓萍:今年是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再添措施、再鼓干劲,能快则快、能超则超,确保创建各项工作取得优异成绩。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对标、突出重点,举一反三、以点带面,确保国卫复审反馈问题快速整改到位。深化文明创建,围绕八大环境,使各项指标得到有效落实;紧扣重点工作,开展主题活动,使市民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推进城市治理,突出项目带动,补齐设施短板;创新管理机制,组织集中整治,维护整体形象;强化检查督办,完善长效机制,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新渭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