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兩巨頭聯合,水泥價格又要爆漲?建築企業怎麼活?

近段時間,全國天氣普遍向好,大部分地區水泥市場需求基本恢復,局部表現進入旺季,價格呈現迅猛上漲態勢。月初以來京唐地區一些廠家陸續通知4月1-8日起上調水泥出廠價格10-20元/噸。呼和浩特地區主要廠家取消冬季優惠,報價上漲20-30元/噸。3月下旬江蘇中南部等多地水泥價格普漲20-30元/噸。4月3日起上海地區主要廠家針對低標水泥出廠價格繼續上調15元/噸。4月1日起浙中南金華、建德、衢州、麗水及沿海溫州、台州、寧波地區等地主要廠家通知上調高標水泥價格30元/噸。水泥不斷的漲價,導致很多工地都苦不堪言!

不好!兩巨頭聯合,水泥價格又要爆漲?建築企業怎麼活?

然而就在這一連串的“漲聲”中,水泥行業又傳來了一個“大地震”,那就是海螺水泥和中國建材之間的聯姻

海螺水泥&中國建材:行業壟斷加劇

海螺水泥將接手蕪湖南方水泥轉讓的51%股權及公司持有的將近4億元人民幣債權,並且該轉讓已經在操作中,只差在交易中心掛牌和摘牌。 據悉,蕪湖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為上海南方水泥有限公司100%控股企業,而上海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的大股東是中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南方水泥有限公司


不好!兩巨頭聯合,水泥價格又要爆漲?建築企業怎麼活?

©天眼查

海螺水泥

海螺水泥有多牛逼?通過海螺水泥2018披露的年報得知,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為1284.03億元(比某些建築企業高多了),較上年同期增長70.50%;淨利潤為298.1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8.05%,是安徽省所有上市企業裡最賺錢的企業,沒有之一

中國建材

中國建材就更不用說了,其作為水泥行業最大的央企,在熟料產能一直位於整個行業的第一位。截止2018年底中國建材的熟料產能約在39000萬噸/年。2018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189.55億元,淨利潤80.67億元。通過海螺水泥和中國建材的淨利潤對比,可以看出海螺水泥作為行業的領軍企業絕非浪得虛名,其在精細化管理和能效管控方面處於行業第一

實際上近兩年以來,中國建材與海螺水泥一直動作不斷,從 2018年3月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建材旗下上海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了安徽江北海中建材貿易有限責任公司,作為海螺集團和南方水泥所生產熟料、水泥等產品的統一供銷平臺到本次收購,每次的動作都備受關注。

藉此大家可以看到,兩家巨無霸的聯合本身就足以震動這個價格敏感的行業。而如果中國建材最大的產能加上前面提到的海螺水泥最精細的管理則必然成為水泥行業上下游的超級航母兩位“行業老大”優勢互補,在各區域市場掌握絕對市場話語權,屆時將無人能與之抗衡

此舉是否會加劇水泥行業的壟斷?不久的將來水泥的價格是否會再次飛漲呢?建築企業心裡沒底啊!

水泥價格上漲的原因

水泥是建築行業必需的基礎原料,無論是樓房還是道路橋樑的建設都離不開水泥。然而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到2018年底以及2019年第一季度,水泥價格出現持續上漲,兩年多的時間全國散裝水泥均價從250元/噸,最高漲至480多元/噸,浙江局部地區甚至接近500元/噸,幾乎翻了一番

我們都知道水泥行業是一個產能嚴重過剩的水泥,目前全國水泥的總產能超過30億噸過剩接近30%。既然產能過剩為什麼還會發生持續漲價,甚至斷供缺貨的情況呢?

1、煤炭原燃材料

不好!兩巨頭聯合,水泥價格又要爆漲?建築企業怎麼活?


最直接的拉動就是原料成本的上漲。以主要原燃材料煤炭為例,2018年11月份的採購價一度達到780元/噸左右,相比年初,每噸上漲超過50元。而礦粉價格2018年底接近340元/噸,比年初上漲了80元/噸。 煤炭要佔到水泥成本的1/2左右,製造水泥的原燃料煤炭、礦粉、石灰石各種輔料,都不同程度地大幅度增加,這是水泥漲價的一個主要原因。

2、環保

不好!兩巨頭聯合,水泥價格又要爆漲?建築企業怎麼活?


環保成本的逐年增加也是水泥價格上漲的另一個主要原因。2018年同量級水泥企業僅在降低排放物的環保設備上投入就高達幾千萬元,而這一投入在今年還將繼續增加。除了環保硬件的投入,為避免汙染物疊加效應的冬季錯峰生產政策也帶來了企業環保成本的增加。現在實行錯峰生產每年比以前多停產一個月,產能利用率低了,攤到每噸水泥上成本自然高了。

3、行業的壟斷及定價機制

在《壟斷!漲價!西南地區全線告急!水泥、水泥,相煎何太急?》一文中,我們提到了關於水泥價格的漲因,其中一個主因就是“壟斷”和“價格不受監管制約”所致。所以這也是我們對於海螺水泥和中國建材的聯姻擔心的原因

4、工程需求旺盛

為了應對貿易戰,自從2018年下半年推出了基建刺激之後,水泥價格就明顯看著一天天的往上漲。特別是進入2019年一季度,各省市重點項目集中開工,

不管是水泥庫存、還是砼企,均全線告急,導致了很多車輛排起了痛苦的長隊。


不好!兩巨頭聯合,水泥價格又要爆漲?建築企業怎麼活?

水泥漲價對建築企業的影響重大

很多工地向我們訴苦,原來報價的時候水泥才300多元/噸,現在漲到500多元/噸。水泥價格一漲,混凝土企業跟著要加價。當然了,漲價是一方面,

很多混凝土企業直接要求用現金,否則就不給供應。

那對施工單位來說,看得見的影響比如:你混凝土供應不上,首先對工期影響很大;另外工地沒混凝土就會停工,工人一閒下來就會討要工資,可能產生不穩定因素。

其次混凝土企業需要現金採購水泥,對施工單位來說資金壓力就會非常大,因為如果用現金買了原材料,項目上的工人工資發放就會受影響。更糟糕的是如果工期一延誤,這個工程款也就不能按時到位,給後續資金週轉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從而導致惡性循環。

最後就是在成本方面,原材料漲價只是成本看得見的顯性部分,除了上面提到的工期會延長外,機電費、租賃費、人工費都將跟著漲。混凝土供應不上,搞主體的塔吊、施工梯、鋼管、腳手架...等等都會產生附加費用,這些隱形的成本上漲更關鍵,並且不好估算。所以水泥漲價導致的連鎖反應非常可怕。

而面對水泥漲價潮,施工單位除了要提前訂貨、存貨外,還要做好現金流的準備,以防萬一。


水泥行業:刮骨療毒才能去產能


水泥作為產能過剩行業,國家一直在強調要去產能,但是從目前漲價看來,在當前行業大幅盈利背景下,很多地區不僅沒有實現去產能,局部地區甚至出現了新上水泥項目慾望強烈,特別是雲、貴、桂三地比較突出。

水泥行業要“瘦身”、要真正實現去產能很難不能靠限產來“節食”唯有堅定不移的淘汰落後的產能、靠刮骨療毒之毅力,外加還需要在不斷法制化和市場化的層面下大工夫,才能讓這個行業擺脫有害的脂肪,擁有真正健康的體態

而如果繼續靠這種漲價來攫取施工單位的利潤,來維持水泥企業自身利益之計肯定是不會長久的,因為如果施工單位倒下了,那水泥企業何以立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