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三九無雪,明夏三伏少雨”,這個說法是真的嗎?

鑽石王31好友晶非昔比




當冬天的時候,西伯利亞由於溫度低,寒冷,形成高壓,而太平洋溫度高,形成低壓,空氣是從高壓流向低壓,就形成冬季西北風,由於北方地形高,冷空氣會由北向南逐漸減弱,當有一年西伯利亞高壓較弱時,而太平洋低壓較強時,就會出現降雪多在西北,甘肅局部地方,陝西,河南等向南的地方雪就較少,今年冬季就是這樣的情況。



當夏季的時候,太平洋和印度洋形成高壓,西伯利亞形成低壓,空氣會從太平洋吹向我國內地,形成東南風,也由於北方地形高,會逐漸減弱,當有一年太平洋和印度洋高壓較弱,西伯利亞低壓較強時,出現降雨主要集中在華南以南,北方就會降雨較少,出現乾旱的情況。

由於氣候變化規律性很難把握,所以“今冬三九無雪,明夏三伏少雨”是不完全正確。只能是特殊和一般的一種關係。


濤子說說


一一千百年來,我們祖先在生產勞動中總結出許多農諺。’今冬三九無雪,明夏三伏少雨’就是其中之一。

由於我國地域遼闊,處在北溫帶,受大陸性季風氣侯影響明顯,冬季多刮強勁的西北風,暖溼氣流很難跨越長江以北的乾旱區域,所以在冬至後寒冷的三九天,易形成降雪天氣。




夏季多刮西南風,冷空氣與暖溼氣流匯積形成的降雨,多以三伏天為主。


勞動人民通過幾代人的細心觀察,終於總結出這個氣象變化規律,於是作為農諺告知給後人。我們可以根據這些農諺,對氣侯做預測,適時安排農事,以應對氣侯因素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遙遠的樹127


我國有很多民俗諺語,這些諺語俗言,凝聚了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的智慧與經驗,大部分都是準確無誤的。

“三九”是中國農曆年中的一段時間,從冬至那天開始數,每九天是一九,數完九九八十一天,冬天過去,春天到來。而“三九”、“四九”正是冬天最冷的一段時間,有數九歌,是這樣的: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和六九,河邊看楊柳,
七九凍河開,八九雁歸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很多人不知道“數九”是怎麼數的,這裡有一個小技巧,也關聯到另一句諺語——“冬至十天陽曆年”。我們知道,“數九”是從冬至那天開始數,如果我們記不清冬至是哪一天,就可以直接從每年陽曆一月一號開始數,一月一號正是“二九”的開始的前兩天,陽曆一月八號就是“二九”結束,基本上相差不會超過兩天。按照這個方法來數,今天是一月十六號,那麼現在正是“三九”即將結束,“四九”到來的時候。

“三伏”與“三九”恰好相反,但不是從夏至開始數,大概是陽曆八月初開始,也就是第三個庚日。二十四節氣歌,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三伏天就開始於小暑與處暑之間。三九與三伏有些區別,因為“伏”也稱為“長夏”,所以“三伏天”比“三九天”長,有時候“三伏”可能是三十天或者四十天。“伏”本身也有“潛伏”的意思,就是告訴我們要躲藏起來。

“三伏”與“三九”都是民間智慧的結晶,是對於天氣變化的總結,有時候會有些許差異,但是不會很大。所以我認為,“今冬三九無雪,明夏三伏少雨”這句話是有道理。

今年“三九”我們這裡沒下什麼雪,正好可以驗證下明年“三伏”是不是雨會少,我還是對諺語很有信心的,畢竟這是前輩們流傳下來的經驗。


驛城異客憶鄉人


回答,今冬三九無雪,明夏三伏少雨,這個說法是真的嗎?是有一定的時間經驗而說出來的,對天氣預報愛好,喜歡觀察起的變化無常,只作預言百分之六十以的參考經驗,沒有絕對,就象正月元肖節晚上下雨,八月十五晚上烏雲遮月,也有一句相似的預言:正月雨打上元燈,八月雲遮十五月。


周國華25736948123



透明de思念1


這句話應該是中原一帶的民間諺語。作為長期生產生活的總結和感悟,有一定的道理。但天氣變幻莫測,受人類排汙影響,局部氣象現象會有異常,不能以偏概全。還應該以天氣預報為準,來指導具體生產生活,以免造成損失。


埋頭農夫


真的。只是萬事無絕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