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政大臣總是要上早朝,怎麼解決早飯問題,其實每個朝代都不一樣

中國歷史上,基本都是以皇上為大權,所以下面的一些大臣啊宰相啊等等,也都是要看皇上的臉色的,就跟現在我們在公司裡一樣,老闆假如8點上班,那你就得8點之前必須到,不能在老闆以後到。這也是為了討老闆歡心,顯得自己特別的努力。

朝政大臣總是要上早朝,怎麼解決早飯問題,其實每個朝代都不一樣

乾隆在位雖然在其後期時變得有些昏庸,但是在他前期的時候,特別的勤勉。天還不亮的時候就起來處理朝政上的事,這也讓百姓對他非常的愛戴。皇帝都起這麼早了,那些大臣又怎麼能睡懶覺呢,於是他們就得在皇上起之前就起來,這樣的話也就能凸顯自己。但是如果這麼早起來上朝的話,大臣們又如何解決吃飯的呢?

朝政大臣總是要上早朝,怎麼解決早飯問題,其實每個朝代都不一樣

在明朝時,皇帝經常要處理朝政,於是就在宮裡設立了專門提供早飯的地方也叫御膳房,而大臣也有自己專門吃飯的地方叫外御膳房,著名的滿漢全席也就是外御膳房負責的。所以在上完早朝以後便到規定的地方吃飯,然後就回去了。這種制度可以說也特別的人性化,讓大臣們也不用擔憂自己早飯的問題。後來,國庫空虛,這一制度也便被取消了。這樣一來,大臣們豈不是要捱餓了?事實並不是,俗話說,上有對策下有政策,於是一些皇宮裡面會做飯的親戚啊什麼的,只要有關係的有能力的,都在紫禁城裡自己做起了買賣,而這些攤位也都是提供給這些大臣早飯的。甚至有些宮裡的娘娘們,吃慣了宮裡的山珍海味,便讓丫鬟到這裡來買一些東西回去。

朝政大臣總是要上早朝,怎麼解決早飯問題,其實每個朝代都不一樣

大臣在趕來的路上肯定也需要一些時間的,於是也有一些人直接在自己的馬車裡提前吃好早飯。通過這些事,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在這種制度下,大臣們幾乎都是繃著一根筋的,看似是個達官貴人,其實也是擔心哪一天自己沒做好或者說錯什麼話自己的人頭就落地了。

朝政大臣總是要上早朝,怎麼解決早飯問題,其實每個朝代都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