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們寫不好科普:場景錯了

为什么你们写不好科普:场景错了

這兩年,科普的公眾號越來越多,幾個網站也都有行業專家寫科普文章。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了,真是不錯。

但是,你們寫不好。

或者說,你們寫的是無效的科普,只是自 high 型的自我陶醉而已。閱讀這樣的科普,毫無積極意義。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想從場景感、結構、市場這三個角度來吐槽。

這一篇先說場景感。

古騰堡發明印刷機之後,世界的表達方式就隨之改變了。在印刷機出現之前,書面信息主要靠手工抄寫。如果你現在還在從事大規模的手寫工作的話,你會感覺到一種節奏感。你的思路的速度,和手寫文字的速度必須同步,和閱讀的節奏也同步。這些速度都比打字的速度慢很多。也就是說,抄書的時代,思考的節奏是緩慢的,口語話的。而且受到工作量的限制,主流的文字必然是短小的,片段化的、語錄體的。

到了印刷機發明之後,一個段落、一個篇章,甚至一部著作,可以幾乎同一個時間呈現出大量文字。只有這樣的節奏,還可以做到更復雜的、更深刻的書面語法結構。我們可以在閱讀一本書的同時,前後翻找,讀了後面,發現提到前面的地方就可以返回去尋找。讀了前面,有草蛇灰線的地方,也可以忍不住看看後面。上下兩段可以是並列的對仗結構,在視覺上造成一種結構感,節奏感。

說這些,我的意思是,信息承載的媒介,嚴重影響了信息的表達方式,從而間接影響內容。那麼今天是什麼媒介呢?今天的媒介是微信公眾號、知乎回答、音頻課程、抖音小視頻。這些新媒介,區別於印刷書本,必然需要特殊的內容形式。

舉例來說。

把一篇寫給紙質雜誌的科普文章,直接複製粘貼到微信公眾號裡發推送,就是錯誤的。紙上閱讀,尤其是攤開一本雜誌的時候,往往這本雜誌還是花錢買來的時候,讀者的注意力可以被內容壟斷。他不打算在這短時間裡再分心想別的。他的閱讀期待就是等待輸入。

微信則全然不同。讀者打開微信的閱讀期待,就是收到更刺激的、可以轉發的、鮮明的片段,讀者沒打算在這段時間裡被你的官方賬號壟斷注意力。

想象一下,偷得浮生半日閒的午後,攤開雜誌,讀完了再喝杯茶思考一下,嗯,覺得作者微言大義啊,剛才那篇文章很有後勁。反過來,在地鐵上擁擠不堪,無聊之下打開微信朋友圈,進入一篇文章,看了兩屏都沒有特別興奮的值得轉發的奇葩觀點,索性關了去看看抖音好了……

這還都是文字,僅僅是設備不同而已。如果不是文字,就更嚴重了。

再看音頻。

你拿音頻幹什麼用?當然是吃飯的時候聽、睡覺前聽、跑步的時候聽、拉屎的時候聽、刷牙的時候聽、開車的時候聽、坐車的時候聽。你連等人的時候都不敢聽。我們聽音頻,暗含的期待是,不想被佔用太多注意力。聽覺輸入信息是教育媒介中效率最低的,最容易遺忘的媒介。所以一個人如果只打算「聽」一節課,或者一篇文章,他的潛臺詞就是「我沒打算認真對待,我就是隨便聽聽」。

這個時候,如果把寫給雜誌的科普文章念一遍錄成音頻上線,就和科普一丁點關係也沒有,只是作者的自我娛樂而已。

而且,音頻雖然都有暫停的按鈕,但沒有任何一個人在聽到聽不懂的地方會去點暫停,認真思考之後再繼續播放。剛才說了,音頻就不是認真思考的期待。那麼,音頻科普怎麼辦呢?

這就需要專門適合音頻環境的特殊結構、特殊邏輯、特殊內容。按照聽覺的習慣,重新調整注意力的節奏。就相當於,你在給一個昏昏欲睡的人講科學的時候,該拍桌子的地方要拍桌子,該敲黑板的地方要敲黑板。

即便不是特殊場景,只是書面的文字,就可以隨便寫寫嗎?當然也沒這麼簡單。科普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從科學家,到科普專家,這之間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科學家,當然可以把科學原理說的很科學。但是,讀者在完全不瞭解的情況下,讀到大量學術語言的堆砌,本能的就會厭倦和反感。如果這個時候跟不上你的節奏,就只能心裡想:「反正你是專家,你說什麼都是對的好了。」毫無意義。這就是不說人話的結果。

很多科學家,和做科普的人,根本從來沒有把自己最熟悉的科研領域,給自己的爹媽講明白過,就跑出來欺負小朋友了。真過分。說人話,用平視的目光說人話,是底線。

還有呢。

舉一個最近讀到的例子——

伽利略最早使用的望遠鏡口徑只有2.6釐米。此後,磨鏡水平和製造工藝

的不斷改進和提升,更大口徑的望遠鏡不斷湧現出來。到上個世紀20年代,美國就已經制造出了2.5米口徑的通用型望遠鏡,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口徑的望遠鏡。美國的天文學家哈勃就是利用此望遠鏡,測量了仙女座大星雲距離,從而確認了仙女座星雲,它的位置是在銀河系之外,結束了長久以來的,有關宇宙大小爭論,證實了宇宙是由眾多星系構成的。

這段文字,是前幾天某天文機構大號發佈的科普文章的開頭第一段。一連串的概念包括:

口徑

(望遠鏡的口徑具體是指哪裡?)

磨鏡

(為什麼鏡子是要磨?)

製造工藝

(有什麼我不知道的含義嗎?)

更大口徑

(為什麼要更大口徑?)

通用型

(什麼意思?還有別的型?)

仙女座大星雲

(為啥測它?)

距離

(用望遠鏡怎麼測距離?

這裡說的距離和我理解的距離一樣嗎?)

銀河系之外

(這是什麼意思?銀河系內外邊界是什麼?)

宇宙大小

(是指長度嗎?還是年齡?還是別的什麼?)

爭論

(誰和誰?兩派觀點是什麼?)

星系

(太陽系?銀河系?星系在這裡有什麼含義?)

……

作為一個不懂天文的人,如果讀完這一段,還願意繼續讀第二段,我是無比佩服的。不是學霸還能是什麼?

這一小段文字裡面,高度概括和濃縮了一段天文學的歷史,有著豐富的內涵,而且科學上都是正確的。但是然並卵啊。因為每句話和每句話之間的邏輯推理、甚至詞和詞之間的邏輯關係,只有圈內人知道。圈外人不理解這些潛在的邏輯。

優秀的科普太少了。國內幾乎沒有。

我再說的嚴肅一點。至少在我所知道的天文學領域,國內,目前,沒有任何人、任何機構,做到了站在圈外人的角度做科普。全是自 high。

當然,這篇文章裡所說的「你們」,其實也包括我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