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非遗传说“四女孝亲”

德州历史|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非遗传说“四女孝亲”

德州历史|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非遗传说“四女孝亲”

德州历史|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非遗传说“四女孝亲”

德州历史|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非遗传说“四女孝亲”

德州历史|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非遗传说“四女孝亲”

德州历史|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非遗传说“四女孝亲”

德州历史|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非遗传说“四女孝亲”

德州历史|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非遗传说“四女孝亲”

德州历史|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非遗传说“四女孝亲”

德州历史|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非遗传说“四女孝亲”

“四女孝亲”传说作为德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一个美丽动人而又千古流传不衰的民间传说。

相传,汉景帝时期,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四女寺镇四女寺村称安乐镇,镇上有一傅氏夫妇,育有四女,膝下无儿,四个女儿为侍奉双亲矢志不嫁,为表心愿她们各自在门前种下了一棵槐树,并对天盟誓曰:槐枯则嫁,槐茂则留。又为了不耽误其他姐妹的青春,她们各自暗中用开水浇她人之槐,不料用开水浇槐,槐树愈加繁茂,于是四姐妹共同事亲。三十年后,四女举家得道成仙。其原型遗址形成了一个池塘,当地百姓命名为傅家湾,后人为表彰四女孝德建四女祠。

上面“四女孝亲故事传说十景”剪纸是由武城县徐楠楠创作完成的。徐楠楠,31岁,武城县武城镇林尔庄村村民,小时候因为一次生病打针,让徐楠楠进入了一个无声的世界,从此她不能够像正常的孩子那样去聆听老师的教导,只能拿笔在本子上涂涂画画,只是没想到这一涂涂画画,生活却为她打开一个崭新的世界。由最初的模仿电脑图片和别人的成品,到后来看见什么就能画出来、剪出来,剪纸技术逐渐提高。从此,楠楠带上“执着”踏上了剪纸“梦想之路”,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为了给武城县四女寺“孝”文化基地增加文化展品,四女寺镇政府专门找到徐楠楠,希望能够以剪纸这一形式,描绘出四女孝亲的故事。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摸索,徐楠楠终于如期完成了“四女孝亲故事传说十景”图,构图上有人物花鸟、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画面丰富生动、人物逼真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四女孝亲的故事,受到广大旅游者的好评和赞誉。

关注《运河朗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德州古运河畔》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德州运河民俗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