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多大,孩子永遠是父母的牽掛

在《我家那閨女》裡,高亞麟的“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這句話讓無數人淚目了。

為什麼說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呢?因為無論多大,每個孩子都是父母永遠的牽掛。

無論多大,孩子永遠是父母的牽掛

1

過年在家,我陪媽媽去村東頭的李奶奶家。

一開門,看到九十歲的老太太上身脫的只剩下一件秋衣,正顫顫巍巍把水壺裡的熱水往臉盆裡兌。臉盆放在屋簷下一個高方凳子上,盆沿上耷拉著一條灰毛巾。

大冷天的,老太太這是要幹啥?我們愣住了。

看到我倆,李奶奶頓時淚流滿面,不住地絮叨起來:我閨女走了呀!他們都不跟我說,像我這麼大歲數的老天爺不來收,咋就先把我閨女帶走了呢?

還沒等我媽問她咋回事,她又想起了什麼似的說:你們坐吧,我給自己洗洗頭,好去跟我閨女作伴。

我和我媽面面相覷:不好!這老太太是要想不開呀!

環顧四周,除了老太太屋,家裡大大小小的門都關著。難道真像她說的,她閨女去世了,家裡人都奔喪去了?村兒裡也沒聽到動靜呀!

我媽一邊幫老太太挪屋裡去洗,一邊讓我去隔壁打聽一下。

原來真有人去世了,不過不是她閨女,是她女婿突發腦溢血死了,家裡人都去了他家。

老太太雖然有點耳聾眼花,心裡卻清楚著呢。看這幾天家裡人不對勁,而且三天兩頭來看她的閨女突然很久不來了,就以為是閨女去世了,家裡人都瞞著她。

可憐天下父母心!

李奶奶的閨女已經六十多歲了,兒孫滿堂,還有這九十歲的老媽如此牽掛她!看的我和我媽兩眼淚花。

如果你年紀已大,父母還健在的話,就多去陪陪吧!畢竟見一面少一面,多看幾眼,彼此少留遺憾。只有爸媽在,才會有人時時把你牽掛!

無論多大,孩子永遠是父母的牽掛

2

人們常說:兒行千里母擔憂。

想起我第一次離開家去縣城讀書住校的那一年。每個星期該回家的日子,我爸早早地就守在學校大門外,幫我把書捆好,用自行車載著我回家。

有一次我回學校時是生著病的。第二天中午剛一下課,就有同學告訴我門口有人找。我跑過去一看:火辣辣的太陽下站著我爸,滿臉汗水,兩眼正急切地往校園內張望,黝黑的皮膚在烈日下泛著油光。我心裡一顫,淚水就流了出來。

原來我媽掛念我的病好了沒有,就讓剛下地回家的爸爸趕來看一看,還做了好吃的讓我爸捎給我。

不由得就想起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他在文末說,由於他和父親都是東奔西走,家中光景一日不如一日,父親老境頹唐,觸目傷懷,對他極易動怒。但兩年不見,父親早已忘記他的不好,只是惦記著他,惦記著他的兒子。

其實無論兒女,也無論你走多遠,只要離開父母的視線,他們就無時無刻不掛念。害怕你吃不飽,害怕你穿不暖,害怕你受委屈,害怕你沒有錢。

那些不在父母身邊的孩子,請一定不要嫌棄爸媽在電話裡的囉嗦,等有一天你成為父母,你會發現,那是父母對你最深的惦念!

無論多大,孩子永遠是父母的牽掛

3

從一出生,我們就成了父母最大的牽掛,哪怕上一刻他們自己還像個孩子。

小舅家的第一個孩子叫妞妞,舅媽懷妞妞的時候自己還青澀的像個孩子,兩個人常常撫摸著舅媽高高隆起的大肚子說一些特別幼稚的話,外婆總是很擔心的跟大家說,都快當爹媽的人了還跟孩子似的,真愁人!

沒想到妞妞出生的時候早產,舅媽大出血,娘倆都在鬼門關走了一遭。可當舅媽醒來的時候,第一句話就問:孩子呢?孩子在哪兒?完全不顧自己是咋活過來的,心裡只想著儘快看到妞妞,母性的本能自然的呈現了出來,跟從前的她判若兩人。

當得知妞妞還在暖箱裡的時候,又開啟了新一輪的焦慮:孩子今天怎麼樣啊?護士有沒有給她餵奶呀?她什麼時候才能出來呀?彷彿做母親很久了。

小舅每天奔波在家裡和醫院之間,又是照顧舅媽,又是操心妞妞,也一瞬間進入了丈夫和父親的角色,誰也想不到他幾天前還無憂無慮的像個孩子。

孟郊寫道: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寫盡了父母對兒女的深情和牽掛。

一個人從呱呱墜地開始,就成了父母心中的希望,眼中的棟樑。無論你走的多遠,離開了多久,只要父母在,你就像風箏,永遠被他們牽在手心裡,掛在心尖兒上。

所以,無論多大,孩子永遠是父母的牽掛!

無論多大,孩子永遠是父母的牽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