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會減少嗎?

小朱不懶惰


個人認為,新能源車已經短期內鐵定受影響,大概需要半年左右才能恢復元氣,但是總體來說本年還會有一個大幅度影響。

1.發展因素,目前現在的新能源以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動為主,在一二線城市中,以純電動為主,插電式混動為輔,三四線以插電式混動為主,純電動為輔,早期的政府補貼為新能源汽車提供了很大的技術更新力與市場流動能力,尤其是純電動。但是該產品偏初級,基本上屬於250km續航里程的時代,但是經歷3年的技術更新,目前的基本上來到了400km時代,更好的滿足出行需求,這也是消費者目光投向這裡的一個重點因素,加上電動汽車的動力優化基本超過燃油車市場,這對於一些人是比較在意的。

2.基礎設施慢慢佈局廣泛。相比之前,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動汽車的充電設施部署比較不健全,補充能源不便利,政府選擇資金補貼來促進該市場消費和市場接受程度,但是如今新能源汽車的基本設施漸漸完成初步佈局,城市繁榮地帶與重點交通道路上都完成了充電樁的佈局,這對於新能源汽車出行已經提供了基礎保障,與此同時政府把購車補貼資金轉換成了加大基礎設施佈局,加快建設,一步步完善充電佈局,這對於新能源汽車市場是十分利好的。

3.大趨勢,目前很多國內外的知名汽車廠商都開始新能源汽車佈局,目前BBA、保時捷、福特、通用、本田、法拉利,甚至包括豪車品牌布加迪都在計劃慢慢轉換成電動能源系統,可以說大家目前已經認可了這一趨勢。


駕享


對於新能源車輛肯定會成為未來的一種趨勢,現在只不過是一個過渡期而已,這個也並不只是在國內市場在不斷的推廣新能源車款,這個也是世界車輛市場的一種形式。原油已經不可能能滿足現在的使用量!而且這也關係到一個環保的問題!

國家在不斷的推廣新能源車輛現在還有一定的扶持政策,但是這種情況不可能是永久的(就像以前的汽車下鄉政策,就像以購置稅減半政策),國家不可能永久的扶持某一個政策!所以這還要根據國家發改委的決定,這個也不是我們某一個人能夠決定了的事情!

而對於新能源在不斷減少補貼政策的情況下,那麼針對廠家的壓力就更大一些,企業為了有一個更好的產品價值,產品效益,他也在不斷的跟隨市場上的潮流,給自己的產品做一個更好的規劃!相對的肯定要有一個更好的優惠幅度來面對現在市場上的變化!

所以很多車輛現在只不過在一個夾縫中生存而已!現在的市場也是這樣一個輕微的過度!如果真的國家政策全部取消的情況下,那麼面對現在的市場,還在不斷的推廣新能源車輛的情況下,廠裡也必定會有一個更好的政策,肯定不會比現在的市場政策多花錢的!

現在的新能源車輛只不過是一個過渡期而已(就像以前很多大排量的發動機,現在在逐漸的變小,而且國家的排放標準並也在不斷的提高),所以環保要求在不斷的改善!但是就現在想讓更多人接受一些新能源車輛還是比較難的!

第一,國家推廣新能源車輛的同時,硬件設施並沒有完善,大多地區充電還不是太方便,第二,目前新能源的技術也只能到這個地步,沒有一個更好的續航里程!第三,寒冷地區新能源電池保護也絕對會成為用戶心目中購車問題!

所以這也是很多人不願意接受新能源車輛的主要原因!而單純新能源車輛的用車成本仔細算下來並不低(同一款新能源車輛對比燃油版的車輛要貴出了幾萬塊錢,而且還要考慮後期更換電池的成本費用,難道用這麼多錢加油不夠嗎?),所以這也是很多用戶考慮的問題!

雖然很多人不願意接受新能源車輛,但是新能源車輛以後肯定會普及的,但是現在來說還是燃油版車輛的主打市場。而現在的市場也會有一定的嚴格規定,來促銷或者是強制性買新能源的車輛(比如很多地區上藍色牌比較困難,拍一個車牌甚至比中彩票還要難,很多地區有限號限行的規定,所以這種類型的地區,新能源車輛,那麼無疑也是更好的選擇),而且以後成品油的價位只能是逐漸增漲!這也跟新能源車輛也有相對性的關係!

對於新能源車輛,雖然國家政策在不斷的改變,扶持的力度也在逐漸的變小,但是沒有任何辦法,這肯定會成為市場上的一種趨勢,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肯定也有一定的規劃來面對現在潮流的市場,所以市場上新能源車輛以後肯定會越來越多,不會越來越少!

現在的新能源車輛只不過是一個過渡期而已,如果以後真的沒有燃油版車輛可以選擇,那麼想用車的話也只能默默的接受!以上點評的只不過是家用代步的新能源車輛而已! 真正的土豪品牌,土豪新能源車輛,這個具體還要因人而異!單純個人觀點可以參考!

CMC車友會,悅之心、悅之行,交友、自駕、攝影、越野、漂移,活出精彩,中國汽車俱樂部旗下組織!歡迎加入CMC車友會大家庭!


CMC車友會


政策調整應該可以說是預料之中,不過預料之中並不代表著所有車企都能有效應對。

補貼催生了一大批新能源車企,野蠻生長之後定會逐步淘汰掉無核心技術,無市場,無資本的部分車企。

19年上半年是個緩衝時間,下半年逐步出現關門潮。最先被拋棄的應該是一直沒有產品問世,沒有掌握電池供應的車企。沒有有效的策略控制電池供應就意味著1/3的成本無法控制。

補貼一下子退坡之後,原計劃的成本可能就無法盈利了,加上沒有持續的產品銷售為研發供血,退出只能是唯一選擇。補貼大幅下調是在預期內的,整車企業都已經有所準備。250-300公里、300-400公里、大於400公里車型補貼上限分別降低47%,60%,50%,這對主機廠來說已經相當肉疼。至於續航里程250公里以下的車型,則基本上已經被宣判死刑。處於這區間的微型車和入門級A級車,沒有補貼,很快會無人問津。


車間主任的日常


我說說我的想法吧,不喜勿噴。

題主這個問題問得好。可是答案很簡單,絕對會。我分析一下吧。

1.目前所謂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有很大一部分是車企自己賣給自己的。理由很簡單,騙補貼。因為補貼金額大於造車成本。這是一個巨大的泡沫,也是一個巨大的傷害,對汽車產業未來的傷害。

2.沒了補貼,有些所謂的新能源車企造出來的車價格可就不便宜了,沒補貼,沒購置稅減免,買個大爺回家,誰還會買?

3.車企減產,或者濫竽充數的東郭先生就被發現並淘汰了,就沒有這麼多垃圾製造出來了。

回答完畢。





文化公社


我想是不會的。

新能源之所以退坡是因為現在的新能源市場逐步的在做大,當人們越來越的選購新能源車的時候補貼自然會減少。

回想一下幾年前為了推廣小排量汽車所做的免購置稅到購置稅減免50%逐步的升高卻依然沒有影響人們購車的熱情。

我就是在今年選購的新能源汽車,希望能趕上過度期政策🙏



王正陽auto


1.新能源車的瓶頸主要在於充電及電池技術,氫燃料電池技術的完美進步,但是短時間內這兩種技術並沒有本質的提高,還看不到其相對於燃油車突出的優點,就方便性來說遠低於燃油車。如果失去了價格優勢,單靠情懷是不能增加新能源車的銷量的。

2.減少了補貼實際上等於提高了新能源車的價格,沒人願意花更多的錢買一個很不好用的東西。同時車企也不可能做賠本生意。這是不可調和的矛盾。

所以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無疑是對本已發展艱難的車企來說是雪上加霜。迫切的需要技術進步,解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問題。





呼吸困難773


國家層面來講,目的是整頓市場,提高准入門檻,淘汰騙補的企業,把資源向行業領先者傾斜。

企業層面來講,是一個優勝劣汰,強者更強,弱者出局的局面。市場份額會加速向龍頭企業集中。

消費者層面來講,嘗試過電動車的客戶群體,從架乘體驗來講很難迴歸傳統燃油車,我認為家庭購買第二輛車或者升級換代的群體是消費主力。

目前來看,制約行業發展的是技術和充電樁,而不是補貼。相對技術發展的緩慢和補貼的退坡,當前真正卡住市場的是充電樁。


順流而下看世界


不會,退坡也不是完全取消,而且緩衝期到6月底,還是會繼續增長。尤其方便充電的鄉鎮,代步電動車。就像以前都騎摩托車現在都騎電動自行車。電動車也在像他們普及畢竟很多價格都不高,還能遮風擋雨


大涌路7號


不會。

新能源的用戶體驗和使用成本,都有優勢,再之,隨著技術進步,規模化效益,電動車的成本會貼近或可能甚至比燃油車低的。

最少,當前在豪華車領域,電動車可以有性價比了~這個問題已經被實錘了!

例如:瑪卡和i_pace,瑪卡的性價比比i-pace差遠了。

若說行駛質感,電動車在HVN,噪聲控制方面,大幅度優於燃油車。

後期用戶成本,電動車更是優勢明顯。

不用問行業,就是你是用戶,同樣或者是電動車略高的價格,你選誰呢?


非非11


不會,現在排隊買電動車都排到八年以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