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村这个古代庙宇建筑名气冲天,二位女仙的信徒遍布晋东南

胡哥专注发现古村落之美。请点击关注。

在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东南45公里处,八百里太行山的南端,有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老村庄名叫神北村。神北村头,矗立着一座始建于唐代的本土女仙的宏大道场——真泽宫。真泽宫是国保文物单位,里面供奉着冲惠冲淑二位女仙,当地人叫做二仙奶奶庙。在晋东南一带广大农村里,关于这二位女仙的传说故事广泛流传,千年下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二仙信仰体系,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点。因此,在他处吸人眼球的明清古民居在这里沦为配角,全都掩映在二位女仙的光环之下。村庄里古民居的沧桑更衬托出真泽宫这个国保单位建筑的宏大而精美,古民居给了村民们踏踏实实的物质依靠,淳朴的民间信仰则寄托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胡哥前一篇文章里,大家了解了二位女仙的成神经过,真是出人意料。

本篇文章,胡哥带领大家仔细领略国保文物单位真泽宫的建筑艺术之美,以及真泽宫建筑的几大特殊之处。东出长治市区,过壶关县城,沿省道225一路行走,到达树掌镇后往西南而行不到3公里,远远就能地看到右手边山坡上,有一组气势恢宏的建筑群。殿堂层叠、楼台高耸,深红色的宫墙显得庄严肃穆,黄色、绿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发光,又显得富丽堂皇。这组建筑群就是当地人俗称为奶奶庙、二仙庙的真泽宫。

山西农村这个古代庙宇建筑名气冲天,二位女仙的信徒遍布晋东南

真泽宫山门。

真泽宫坐西北朝东南,占地6900平方米,位于海拔1500多米的轿顶山下,三个院落依地势前低后高排列,中轴线上由南自北分别是牌楼、山门(戏楼)、当央殿、真泽寝宫、圣公母殿,山门两侧是望河楼,当央殿两侧为钟鼓楼,寝宫、圣公母殿两侧建有梳妆楼、插花楼各一座,各院内东西均建有配殿。全部建筑群共有楼台、廊庑240余间。全庙红墙碧瓦,雕梁画栋,外观巍峨森严,内察结构巧妙,雕饰精良。

据庙内碑文记载,真泽宫始建于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宋开宝八年(975)重修,明万历二年(1574)移建于现址。真泽宫整体占地面积大、结构严密、造型别具一格,毕竟是朝廷赐名修建的庙宇,规格档次明显高于其他民间庙宇建筑。其突出的特点主要有,一是山门前有巨大的牌楼,十分少见;二是山门开三门,戏楼并列三座,更是全国罕见;三是殿殿旁边都有高大的配楼,高度远超主殿,也很罕见;四是主殿当央殿建在宽大的台基上,前有月台,月台四角雕有石狮,月台前有御书赐建石碑,都是珍贵文物。

山西农村这个古代庙宇建筑名气冲天,二位女仙的信徒遍布晋东南

真泽宫当央殿。

胡哥一行从牌楼前拾级而上,在石阶下仰望牌楼,牌楼愈显巍峨,登上156级石阶,就看到了真泽宫的标志性建筑——巍峨的牌楼。牌楼也叫牌坊,是古代里坊制度中门的演变形式,起空间划分功能。宋代以后取消里坊制,牌坊逐渐发展成礼制性的建筑。到了明清时期,牌坊建筑充满了伦理教化的意义。联想到二仙因纯孝感动上天而成仙,此处的牌楼,当然具有明显的宣示忠孝的含义。有牌楼的庙宇在长治市十分罕见,长治市区东大街的城隍庙前就有两座牌楼,其他庙宇尚未见到。

牌楼为一高两低的四柱三楼式,宽12米,高8米,四根砂石柱撑起三座歇山式屋檐,檐下层层斗拱支护,远望如彩花堆叠,十分壮观。四根石柱前后分别有一组夹杆石与抱鼓石,起稳定石柱的作用。夹杆石上雕饰立狮,其余外露面都有动物浮雕,虽历经多年风雨侵蚀,风化得模样残缺,但立狮气势尚存,其余浮雕图案依然可辨,仍不失精美。三座楼顶用绿色琉璃筒瓦覆盖,各个正脊、垂脊、戗脊上布满琉璃走兽、吻兽,色彩艳丽,富丽堂皇。整体建筑构造繁复、装饰精美,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建筑艺术水平与智慧结晶,也是研究古代建筑特殊形式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山西农村这个古代庙宇建筑名气冲天,二位女仙的信徒遍布晋东南

山门牌楼正面观。

山西农村这个古代庙宇建筑名气冲天,二位女仙的信徒遍布晋东南

夹柱石上的砂石雕狮子。

穿过牌楼前宽大的广场,迎面就是气势雄伟的山门,正门上方黑色匾额上书“真泽宫”三个金色大字。山门五间宽,两层楼高。最两边是高度超过正门的两座高耸的望河楼,站在其上可以领略“欲穷千里目”的感觉。最独特的地方就在于,真泽宫的山门两旁,还有两个小山门,三个山门之上为大小三个舞楼。三座舞楼也就是戏楼,都是三间悬山顶建筑,上层都是戏台,戏台的后墙不是常见的砖砌墙体,而是六抹四扇隔扇门。两侧的望河楼二层与戏台相通,相当于普通戏楼的耳房。这样一座一高两低、一大两小的神庙山门三连戏台够气派,也够别致,是突破传统戏台舞楼做法的一个典型,也是中国古代剧场成熟的标志性建筑。这种独特的三连台戏楼建筑,已经被多位古代建筑专家写入专著。我们常说好戏连台,像这样一次性给神仙唱三连台大戏,足见当地民众对二仙的尊崇。

山西农村这个古代庙宇建筑名气冲天,二位女仙的信徒遍布晋东南

好戏连台的三连戏台。

山门之后就是真泽宫的中心当央殿和中央大院,大院宽阔异常,面积有700平方米。当央殿坐落在一米高的石基上,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式。横梁遍施彩绘,雀替、阑额全部雕饰,老远就能看到大殿屋顶上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彩色琉璃脊兽、屋檐下色彩斑斓的朵朵斗拱、阑额上影影绰绰的木雕图案。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个词:华丽。走近细看,也只能辨认出,雀替上的是花卉、阑额上的是众多的人物故事,具体是什么,难以分辨。

山西农村这个古代庙宇建筑名气冲天,二位女仙的信徒遍布晋东南

当央殿阑额下的精美木雕。

山西农村这个古代庙宇建筑名气冲天,二位女仙的信徒遍布晋东南

阑额下的雀替,雕饰如此精美。

山西农村这个古代庙宇建筑名气冲天,二位女仙的信徒遍布晋东南

当央殿大殿转角处的龙头型斗拱。

当央殿是真泽宫内规模最大也最古老的建筑,现存为元代遗构。大殿坐落的石基也别有特点,一是宽大,二是前面还有凸出的月台,月台四角有四个残损的石狮,最完整的那个蹲踞扭头,张嘴凸睛,威风不减。其余三个想来当年完整时也是如此威风。月台前竖立四通创修、重修、扩修、补修真泽宫的石碑,其中一通为宋徽宗亲笔御书赐尚书省隆德府壶关县真泽庙牒碑。这是真泽宫中最珍贵的文物,它和当央殿、石雕、石碑一起,成为研究二仙信仰和上党历代古建的重要依据。

山西农村这个古代庙宇建筑名气冲天,二位女仙的信徒遍布晋东南

当央殿月台上的残缺狮子。

再往后面就是真泽寝宫,同样是五间宽的大殿,是明代遗构。两侧耸立独立式的钟鼓楼,都是三层楼高,下宽上窄,下两层是砖砌,最上面是单檐庑殿顶阁楼,四面隔扇门窗,檐下斗拱如花,格栅四面透光。造型别致,气势雄伟中见秀气,也是难得一见的建筑精品。

最后一院是圣公母殿,供奉的是二仙的父母,此殿是清乾隆年间增建。两侧同样有高于主殿的配楼,称为插花楼、梳妆楼。看到此殿,记者想到了一句成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乐氏二女成仙之后,父母沾光,靠裙带关系也自然享受民众祭拜。这也是古代中国的一种特色文化吧。

山西农村这个古代庙宇建筑名气冲天,二位女仙的信徒遍布晋东南

钟鼓楼。

真泽宫值得描述的地方太多,无论从民间传说、建筑特色,还是雕饰艺术,都值得大书特书。可惜的是胡哥笔力有限,难以一一尽诉,只有实地走访,才能更深切地体会古建筑对现代人的那种震撼。回望神北村,昔日富商巨贾留下的大小四合院早已院落不整、房屋破旧、墙垣塌毁,曾经的荣华富贵早消散在历史的烟云中,唯有村边的真泽二仙宫代代修葺,以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震撼世人、昭示后人。周边村民们也将对生活的种种美好愿望,寄托在二仙信仰上,年年烧香、岁岁唱戏,年复一年的酬神还愿中,信众越来越多,也将二仙真人的声望推向晋东南各地。只是,在求财、求官、求健康的许愿中,又有多少人会想到二仙真人成仙前后的上孝父母、下抚百姓、忠心爱国的忠孝节义精神呢?这也许才是二仙信仰在当今时代应该弘扬的原本真意。


喜欢胡哥文章的请加关注,看更多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