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高考”觀察:那些煽風點火的機構,申請費50萬?!

一個家長說:今年放榜季,感覺名校offer鋪天蓋地,留學群裡一片歡騰,報喜的,祝賀的,個個喜氣洋洋,彷彿人人都進了名校。

但其實,這就是一種假象。號稱京城美本申請第一牛校的北師大國際部,也只有24個藤校offer,而不是24人。

不可能嗎?可這就是事實。據統計,哈耶麻普斯(哈佛、耶魯、麻省理工、普林斯頓、斯坦福)給大陸學生髮放offer37個,北京地區收穫這5所大學12個offer!居全國榜首。而整個北京地區,參與美國本科申請的人數,據估算,在7000人左右。也就是說,大多數人只是名校申請的分母。

那麼,究竟是誰在放煙幕彈,讓人產生offer雨紛紛,錄取形勢一片大好的錯覺?

答案是:機構。

機構,又稱留學中介機構,留學申請機構。這是一個讓人慾說還休、愛恨交加的“神奇存在”(某學校老師語錄)。

“洋高考”觀察:那些煽風點火的機構,申請費50萬?!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在我以往的認知中,認為留學這件事雖然較國內高考複雜一點兒,但總跑不出考考考的模式,取的理想分數以後,再像國內高考填報志願那樣,選擇幾所大學進行申請。

事實上,最早一批的出國留學者,基本上都是這麼操作的。

然而,時移世易,今天的留學申請流程,已經繁雜得讓人瞠目結舌。這其中,離不開“機構”的功勞。連碩士申請都要機構,更不用說認識尚淺的高中生了,想想這種普及程度,還真人無語,DIY現今已基本絕跡。

今天,中國留學市場規模一年比一年壯大,2018年出國留學人數已經突破60萬大關。這種繁榮,也離不開“機構”的功勞。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市場上的正規機構就有上百家。最大的,當屬集出國留學培訓、申請於一體的新東方。

某一機構負責人說:95%的機構都在誤導你。這話貌似絕對,美化自己,但其實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洋高考”觀察:那些煽風點火的機構,申請費50萬?!

那些宣稱錄取很好、申請很成功的機構,基本上都是先挑孩子,覺得這個孩子標化好、活動好,各方面具備優勢,他們會很痛快地納入麾下,反之,則拒絕為其申請。好孩子就是好孩子,並不是他們做出來的,忝為自己的功勞,純粹是為自己貼金。

除了極少數的孩子,大多數孩子申請的學校並不是很理想,他們是落寞的一個群體,在別人歡呼雀躍的時候,他們卻乏人問津。更有甚者,明明是一個各方面條件均不錯的孩子,經某些機構之手,卻被“全聚德”(被申請學校全拒)。據我所知,今年有兩起失敗案例在家長圈紛傳:有這麼兩個孩子,不管從硬實力還是軟實力來說,完全具備衝擊藤校的條件,但最後卻失利了,一個僅收穫德州奧斯汀offer,另一個僅收穫威斯康辛麥迪遜分校offer。其中一個機構,在準備孩子材料的時候,忘了根據學校要求轉化成績,這是水平問題還是責任心問題?這到底是誰之過?

申請費50萬以上!

機構,從實質上來說,它就是一個企業,而盈利是企業的本性。相比其他企業,這一行的暴利令人咋舌:

某一有名的機構,專門做衝擊藤校的孩子,學生不僅要有突出優勢,在他們眼裡具備衝擊藤校的條件,而且還要支付得起一筆昂貴的費用:每個孩子50萬以上!而且孩子以美高為主。

這樣的天價費用,竟然沒有嚇退家長,據說趨之者眾多。

據瞭解,機構的申請費分幾個檔次:頂級的:50萬以上;中等偏上:20-30萬;一般:10-15萬;10萬以下的基本沒有。

“洋高考”觀察:那些煽風點火的機構,申請費50萬?!

機構的主要作用有兩個:一是幫助申請者選擇合適的學校,二是指導申請者修改文書。使用他們的時間是一個申請季,3-4個月左右。

即使承認這是智力密集型企業,從工作強度、時間來說,這種價格顯然也是很高的。

當前中國留學群體以中產以上為主,對中產家庭來說,不菲的申請費用限制了他們的選擇,所能選擇的中介基本上在20萬左右。

水深有坑,選擇謹慎

在中國,沒有哪一個行業像教育一樣,可以以美好的理念、願景來佔領市場,為了孩子的將來、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類宣傳,總能引起廣大家長的認同。

但事實上,所謂的教育理念、美好願景,都不過是副產品。為了爭取市場,他們採取了五花八門的營銷手段。

一是情懷式營銷。儘管有些機構的負責人,總是以一種深情款款的形象站出來,勸誡廣大家長學生:要把教育當作一種情懷。儘管有些機構的負責人,厲聲質疑美國教育的公平性:那裡汙濁陰暗。

但是,這其實只是一種營銷手段,以一種正面的、積極的圈內人的身份現身說法,圈粉效果顯著。

二是體驗式營銷。精心挑選幾個申請成功的學生,現身說法,讓家長、學生相信:這家很好,不要錯過。

三是聳人聽聞式營銷。分析申請形勢如何嚴峻,申請必須經由專業人士來做,勝算才有保證。看看某學生,自己DIY,結果玩兒完。

四是聯合式營銷。留學培訓機構和申請機構聯合,互相介紹客戶。

還有一些花式營銷手段,在此不一一列舉。

“洋高考”觀察:那些煽風點火的機構,申請費50萬?!

如果說,以上手段只是機構的營銷策略,還算是光明磊落的,但還有一些手段,就需要家長學生們睜大眼睛、仔細分辨了:

一是虛報錄取數據,將名校錄取學生的數量加上幾個,不易為人察覺。

二是把累計幾年的錄取結果好的數據加在一起,再拿個名單給你看,全是名校,不仔細看就會覺得,申請得真不錯!

三是張冠李戴,把本科、碩士錄取放在一起說事......

四是拉來一些“招生官”當幌子,但這其中有幾個真正的“招生官”就不好說了。

“洋高考”觀察:那些煽風點火的機構,申請費50萬?!

家長對於機構,是一個很矛盾的心理。矛盾體現在:

選不選機構?有的學校本身有指導中心,配有相應的諮詢顧問,不選機構顯然可以節省一筆費用,但學校所配的顧問要服務的學生多,很難保證質量。

選什麼樣的機構?面臨那麼多的選擇,費用不一樣、檔次不一樣,但誰都想用質優價廉的,真正不計代價投入的畢竟只是少數。所以,根據家長之間的口碑來判斷,是目前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每一種存在自有其價值,既然留學中介生意這麼火,也自然是市場規律在發揮作用。一個優秀的良心中介,應該以幫助孩子成就夢想為榮,那些煽風點火,大造聲勢的中介,不要再誤導家長孩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