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灣飄色驚豔世界,看小孩在上面“飛”!


4月7日,廣州市番禺區第七屆民俗文化節開幕式暨沙灣飄色民間藝術巡遊系列活動在沙灣古鎮盛大開幕。每年農曆三月初三,番禺沙灣鎮的北帝誕都會舉行一項糅合材料、力學、音樂、造型、裝飾等工藝的本土特色活動——沙灣飄色。

飄色是流行於廣州番禺等地的一項民俗活動,最初作為迎神賽會藝術巡遊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存在,以色櫃作為展示舞臺,色櫃上坐立著的人物造型稱為“屏”,凌空而起的稱為“飄”,二者由中間的色梗連接,形成一個有機整體,以此表現某個民間傳說或戲曲故事片段。其中,番禺的沙灣飄色於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日舉行。

沙灣飄色至今已有400多年曆史,其精緻巧妙的飄色被譽為是“凝固的戲劇、活動的雕塑”。沙灣飄色糅合了戲劇、雜技和裝飾等藝術成分,凝聚著許多民間藝術者的智慧。2000年5月10日,沙灣飄色被列入廣東省第一批非遺名錄。


飄色是用人體形態、服飾、道具等來扮演和展示故事情節的一瞬間,把內容定個下來,選擇最典型、最有代表的形態把故事、事物的內涵展現出來。其造型層次豐富,每一板色的色櫃、“屏”“飄”由下至上形成了三層立體的結構造型。

沙灣飄色著重突出色梗裝飾上的飄、豔、奇、巧四大特色。色梗是一板飄色的靈魂,實際上就是支撐表演者的一條鋼枝,但這條鋼枝隱藏了一板色的全部奧秘和趣味: ‘飄’,飄逸很重要;‘豔’,要令觀眾感到驚豔,看起來五花八門,有竹子、有樹木,例如富貴竹上面坐著一個小朋友;‘奇’、‘巧’,裝置的設計巧妙,例如一支鐵支升起一個小孩子,很多人覺得這個物件無法承受這個重量,觀眾因此而感到奇特。

這不是雜技表演現場,而是廣州特有的沙灣飄色巡遊場面。身著華麗戲服的小孩高高“懸”在空中,或巧妙地站在一片芭蕉葉上,或凌空手扶著一支長槍,或輕巧地被一隻“小鳥”托起,表演者從容不驚,在人群驚呼聲中揮灑自如。


由於色仔裝扮和演示的神情動作直接影響到整個活動的水平,因此挑選工作都是由老師傅來親自把關。為讓所有報名的小孩都有平等的機會,他們讓小孩輪著站在“色梗”上,逐一篩選合適的表演者。並不是誰都適合的,為達到“飄”的作用,年齡、體重、身高都有一定的要求。

除了體重達標之外,還需“膽夠大、唔畏高”。小孩有膽就行了,讓揮手他能揮就行了,如果他害怕那就不行了。上了色梗就知道,上面空空的什麼都沒有,一般是三、四米高,最高的有六米高,要在上面呆兩個小時左右,畏高的小孩就做不來

挑選“色仔”是沙灣飄色的重要環節。傳統飄色中的小孩,家中非富則貴。因他們演出時都要穿金戴銀,一來劇情需要,二來也可以此顯示富有。沙灣一帶有著爭獻子女做屏和飄的習俗,據說要是被選中扮色,說明自己的子女長相俏麗和家中殷實。二是相信扮色可助聰明健康,成長順利,祛病擋災,全家平安幸福


除了“屏”和“飄”,負責一板色的還有近20人,其中有2人負責專門抓叉,來保障小朋友的安全 抓叉的人在演出過程中什麼都不要看,一定要保障小孩的安全。如果小孩位置沒變動就沒事,如果位置變動了,小孩就一定會掉下來,就算變動了色梗也不會立即就斷。抓叉的兩個人非常關鍵,靠經驗和感覺來判斷,所以一定要找一些有經驗的老師傅。

沙灣飄色人物造型設計華美,色仔所穿衣服古典、華麗,以所飾人物年代、身份來配搭服飾和臉譜。其色彩斑斕多姿,不論是其主角飄和屏,還是處於陪襯地位的色標、羅傘,均大量採用了紅、黃兩種漢族人民認為喜慶的顏色,間中配以粉紅、粉藍、翠綠等豔麗的顏色,給人一種光輝燦爛、五彩繽紛、喜慶吉祥的感覺。

沙灣飄色起源於明代中葉至晚明時期,由沙灣北帝誕迎神賽會娛神節目發展而來。清中葉至民國初年達到全盛,改革開放後復興,內容與技巧經歷了三次大創新。現村中仍存有一百多年前的色櫃和色梗。傳統的沙灣飄色活動在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北帝誕舉行,由鄉中各坊裡輪流組織,每次出20-30板色,以八音鑼鼓伴奏,在主要街巷巡遊表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