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金融风险①:P2P平台接连出险,投资者需警惕“高利诱惑”

开栏语:

近年,全国多个P2P平台接连出险,很多打着金融创新旗号的平台和产品,穿上让投资者似懂非懂的华丽外衣,带来不少风险隐患。因此,南方+推出“身边的金融风险”系列报道,以期通过权威人士解读,提高市民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视频|身边的金融风险①:P2P平台接连出险,投资者需警惕“高利诱惑”


▲戳上方看视频

“我的20万,还有一天就可以提现了。”投资者黄柏(化名)在东莞经营一家餐馆,由于近年来生意不好做了,他陆续将资金投在团贷网上。“当初冲着14%的收益率投资的,没有考虑到背后有这么高的风险。”

如黄柏一样在3月28日百感交集的投资者不在少数。缘起当天东莞市公安局发布了一则信息:团贷网实控人唐某、张某于3月27日主动投案,东莞市公安局已对团贷网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立案侦查,并依法对上述二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随着近期“团贷网”“理想宝”等多家平台被查,反映出网贷平台疯狂式融资、盲目扩张、坏账率加大带来的种种风险,甚至于以创新名义行非法集资之实。最新统计显示,2018年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对380余个涉嫌非法集资的网贷平台立案侦查。业内人士表示,P2P平台发展前景仍存在复杂的变量,唯一不变的是行业的风险依然处于高位运行。

如今打开团贷网的官网网站,依然挂着11.5%的年回报率。于投资者而言,这与银行理财产品平均不到5%的年化收益率来说,确实是个诱惑。但在专业人士看来,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财政金融研究所所长任志宏对投资收益作了相关的研究和分析,他认为:“近年来制造业的收益率一般在5%左右,而当前P2P平台的收益在8%左右较为适中,超过10%的收益率的投资风险具有较高的风险溢价,需要提高警惕了。”

理财端的高收益率直接结果是加大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也间接提高资产端坏账率。业内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透露,据测算,若平台许以投资者12%左右的投资回报,那么借款方就得承担20%的利息。但是借款的往往是缺乏相关抵押物的中小微企业,它们难以承担高昂的利息。一旦借款方逾期还款,标的就容易出现坏账,平台就得面临兑付问题,部分平台为维护平台运营,甚至虚设标的进行自融,而形成庞氏骗局,投资人面临的风险不言而喻。

记者梳理了一些问题平台,均以高收益来招徕投资者。比如,钱宝网曾以年化收益率72%招揽投资者,导致亏空300亿元无法兑付给投资人;e租宝以15%的年化收益率设计产品,而所投向的融资租赁领域的收益不到10%,最终导致平台出险。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当代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说,一些平台多半没有太多的准备金,一旦资金链断裂,就很容易崩塌,甚至出现“跑路”的情况,投资者将面临损失。

有关部门提醒,投资者在选择相应的平台和产品时,一定不能贪图小便宜,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如今,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犯罪频发,一旦参与这样的“投资”很容易就血本无归。如何识别非法集资?常见的20问都在这!


视频|身边的金融风险①:P2P平台接连出险,投资者需警惕“高利诱惑”




视频|身边的金融风险①:P2P平台接连出险,投资者需警惕“高利诱惑”


【记者】叶永茵 施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