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劉慈欣下一部作品電影化,你最希望是哪部?

漫漫漫小賤


劉慈欣是國內最頂級的科幻作家。

知識面廣,想象力豐富,最關鍵的是國內少有的,寫“硬科幻”還能很出彩的作家。

最近上映的流浪地球,就是改編自大劉的小說,其實力可見一斑。

另外關於科幻小說的幾個要素簡單說明:想象力要夠豐富; 超出當前科學範疇的事情,要給出相對合理的解釋; 語言要通俗易懂,高深的技術可以用白話講出來; 故事也要求,完整,有趣(所有小說通用要求)。

可以說科幻小說的創作難度要遠高於一般小說。

回到本題,個人覺得最值得拍成電影的是 三體 和 球狀閃電。

1.三體,獲得國內外各項大獎,宇宙觀宏大,裡面有大量關於對待外星文明的猜想和論證,腦洞奇大,但是邏輯完整。

不過這部拍成電影難度太高,如果要全面還原,估計得是類似於指環王這種系列鉅製才行,拍攝製作難度應該也會比肩 星際穿越。

這也是當前在製作的一版的三體一再推遲的原因。

2.球狀閃電,講的則是關於科研,奉獻。把靈魂給出了“科學”的解釋。還有關於戰略武器對峙相持的一些猜想和推演。可以闡述的故事非常多,也非常精彩。




WiseFog


劉慈欣有一部小說叫《吞噬者》,拍出來一定十分震撼。只是結尾把人類寫滅亡了,有點悲觀。還有開頭那個小精靈太過玄幻。不過這些都可以改。故事開頭一個人類探測器發現有一個不明物體在靠近太陽系,在人類無數次警告無效後,人類的太空武器開始對它進行攻擊,但都不能對它有任何影響。最後是這個不明物體對地球人類進行喊話,他們是一個宇宙流浪文明,每到一個星系就要開發那裡的行星資源來補充能量。在這個太陽系中他發現了兩個適合開採的星球,地球和火星。鑑於地球上有智慧生命存在,他要到地球上進行考察,看看地球上的物種是否適合他們文明的生物食用。如果沒有適合他們食用的物種,那就無所顧忌直接開發那裡的資源。如果有,他們就會把那些物種遷移到他們的文明堡壘中去飼養。地球人類各國政府開始研究對策,但是看到外來文明的強大力量又都束手無策。這時人類的各種太空探測器又傳來這個文明堡壘吞食火星的畫面,那是一個巨大的巨大到足有一個木星大小的龐大的類橢圓形的金屬材質的物體,首先從中間裂出一個孔洞,越來越大,最後達到一個火星大小,然後飛到火星軌道將火星俘獲。據這個文明的聯絡員說,經歷大約十年時間才能將它消化掉,最後吐出的將是一個面目全非的星球核,整個星球表面物質都被開採盡了。於是地球人更加驚恐了,這時吞食文明的觀察員來到地球,一種一種地試吃地球上的生物,都不滿意。人類只能眼睜睜看著它肆無忌憚的在地球上吃食,無能為力。最後它將目光轉向人類,當它吃下一個人類後讚不絕口。於是它告訴人類,你們太幸運了,被我們文明選為可以飼養的生物,不必遭受滅族之災了。人類中五十以下的都可以去它們文明的堡壘中生存,不必工作,只管吃得白白胖胖,期間也要有學習娛樂,保證身體健康。活到二十開始生育,四十以上就要被屠宰成為食品。不能生育或者不合格作為食品就要去為他們幹活工作。所以那時能夠成為食物是一種幸運。這時的地球人類絕對不能接受這些,但是又無可奈何。最後人類不得不接受這個結果,在絕對的劣勢下,抗爭沒有任何意義。但人類政府還是提出一個小小的要求,要求這個掠奪文明給人類留下月球,作為人類文明種子的棲息之地。人類會將百萬分之一的人遷移到月球上,然後帶著月球離開地球。這樣等它們將地球開採盡後,地球人可能再在殘餘的地球上重建家園。看到地球人說得這麼可憐,這個吞食文明就答應了。因為他們絕對無視地球人的科技,何況他們將地球開採完後就會離開太陽系,也不怕地球人強大以後會報復。他們不會強迫地球人類去給他們當食物,強迫的食物不好吃,所以一切都是自願。不願意去的就留在地球和地球一起滅亡。他們也不在乎少那麼幾萬人去月球,但是他們要求地球人自己想辦法移開月球,否則他們的堡壘過來時會把月球毀掉。地球人類答應,在十年內建好月球基地,並且用核發動機將月球推走。十年後,在消化完火星後將來吞食地球。十年時間內,地球人類的思想發生大變化,人們在不斷爭論。作為一種食物,人類在吞食文明那裡怎樣生存,要有怎樣的世界觀人生觀。另一類人要誓與地球共存亡,要抗爭到底。還有一類是逃亡派,要乘飛船逃走,但是飛船不是那麼容易造出的,人類目前的科技飛船飛不了多快,更飛不了多遠。最後是聯合政府的月球移民計劃,召集五萬名志願者去開發月球,這更是一個充滿艱辛和危險的道路。僅僅十年時間,月球基地能否建成,建成後是否適合人類居住。還要想法將月球移走,又能移到哪裡去,未來的命運如何。還能否回到地球,即使回到地球,面對滿目瘡痍資源被開採一盡的家園,能否重建起來更是問題。

十年時間終於到來,月球基地終於如期建成,安裝在月球一側的發動機也蓄勢待發。原計劃的五萬名志願者只有一萬人來到月球,原因是沒有人願意來,月球基地也容不下那麼多人。吞噬者已經消化完火星,正向地球駛來。他們已經通知月球上的人類,趕快逃走。他們也通知地球上的人類,儘快做出是去是留的選擇。預計吞食者將在三個月後到達地球,這時月球發動機開動,但是卻不是逃離地球的方向,而是衝向吞噬者堡壘的方向。月球很快加速到和吞食者堡壘差不多的速度,這些月球基地移民人員真實目的暴露,他們要駕駛月球撞擊吞食者堡壘,那是他們文明的全部。雖然他們文明科技先進,但是也無法阻擋這宇宙中最原始的打擊方式。一個月球的質量以超高速向敵人撞擊,必然會將這個吞食文明的生存之地撞毀,文明內部所有機器能源都將損壞,甚至這個堡壘會爆炸而亡。即使不能爆炸,對他的損毀也是無法修復的,文明生存之地被暴露在太空中對任何生物都是致命的。這個堡壘過於龐大,以致不能靈活躲避。而月球就靈巧得多,不斷調整方位,始終對著堡壘快速前進。吞噬者發射各種武器打擊過來,月球左右躲閃,有躲閃不過的,就在月球上炸出一個大坑,月球基地建築被毀嚴重,但是發動機在月球背面影響不大。最後月球終於撞到堡壘之上,引起堡壘中多處爆炸,整個吞食者文明堡壘處於癱瘓狀態,大多生物由於環境暴露而死亡。整個月球包括月球上基地全部人員和吞噬者堡壘同歸於盡。

地球人類目睹這一切,都驚呆了。雖然失去了月球,失去了月球基地上為人類獻身的英雄,但無疑人類勝利了。但地球上的人類的表現卻各有不同,有為不用離開地球家鄉而興奮歡呼的,有為失去不勞而獲的生存機會而惋惜的。(劇終)


多維觀世界


如果說最期待大劉的下一部被改編成電影的小說,相信很多人都會說是《三體》,這也是我希望的,只是,由於三體的過於宏大,三體改編的難度也是非常之高,以現在中國科幻電影的水平,一旦改編不成功就會毀了這個IP,所以個人希望改編大劉作品還是有選擇性的比較好

三體其實是三部曲,第一部其實就沒什麼絕對的主人公,只是下一部的引子,所以從第二部黑暗森林開始改編比較好,而且第二部不管是故事,還是男主都非常有吸引力,想一想人類為對抗三體世界構想出的面壁計劃,而三體世界針鋒相對的推出破壁人,這樣詭譎的陰謀橋段搬上熒幕,再加上水滴摧毀太空艦隊慘烈而又壯觀的場面,對於廣大的影迷來說絕對是一場震撼人心的視覺盛宴,如果能據此創作出情節緊湊的劇本,再加上流浪地球一樣的視覺特效,相信一定是中國科幻電影里程碑式的作品。期待著這一天的早日到來



山陽影迷


大劉的作品其實不是很適合影視化,社會學和哲學方面內容太多,主體也很宏大,改編的難度非常大。就拿《流浪地球》來說,電影只是截取了小說中一個很短的時間點,加入了中國人喜歡的家國情懷,並沒有就書中關於人性,社會學進行深入的挖掘,但是這樣做其實無可厚非,很聰明的抓到了點子上,尤其是對於第一部試水之作來說。個人覺得光是《流浪地球》這個IP就可以拍成一個系列作品,通過這個系列積累經驗,找到藝術和商業的平衡點,然後再嘗試《三體》,千萬不要因為《流浪地球》的成功就一窩蜂的開始胡編亂造的圈錢,最後只能是像西遊一樣徹底砸了IP,那就太可惜了。



劉的作品都可以拍大片,素材可以供國內導演拍很長一段時間了。只看過大佬的幾本書,超新星紀元,朝聞道,三體,球狀閃電,鄉村教師,流浪地球。但是這幾本書都是很精彩的,都可以算是科幻裡的經典作品了。三體是封神的作品,可以拍至少10部電影。不過有些內容需要改,不然不好過審。我最希望看見的是國內電影通過銀幕的方式準確表現出水滴團滅地球艦隊,光速飛行造成的黑域,大神文明之間進行的規律戰爭,二向箔把太陽系化為一幅畫的場景。其他人文,社會學的東西也很期待。球狀閃電也能拍成幾部系列電影。流浪已經拍咯,不排除以後被翻拍和續拍的可能。聽說大劉還有幾部很牛的作品,還得找機會全部看完。


自封大叔


拍不出原作宏偉龐大的


二手車不二


《球狀閃電》絕對可以拍成軍事科幻片。《鄉村教師》如果完全忠於原著,可以拍成殿堂級科幻大片,可惜,絕對不會過審。


傲翔鷹


三體可以拍成6部


德福旺旺


如果拍 還是國外團隊拍吧…


小戴看世界


贍養上帝(贍養人類),全頻帶阻塞干擾,球狀閃電,超新星紀元。恐龍大牙開個輪胎吸取星球資源那個是啥來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