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百億重慶市場“喝渝酒上不了檯面”幾時休?

在重慶人的食譜中,除了火鍋和江湖菜,一直都缺少一瓶能體現重慶人特有豪邁氣質的本地好酒。

隨著產業佈局的調整,在川、黔領跑,蘇、徽景從,豫、魯相繼提出振興後,位於川黔名酒帶和黃淮名酒帶“夾縫”中的渝酒也終於吹響了振興的號角

但根據快訊君此前在重慶市場的調查來看,在東有鄂酒虎視眈眈、南有黔酒蠢蠢欲動、西有川酒深入腹地、北有陝酒躍躍欲試的大背景下,處於四戰之地的渝酒想要實現復興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土品牌內部血拼,百億市場軍閥混戰

重慶大山大水,是釀酒的好地方,《水經注》就曾有“巴人善釀,郡出名酒”的記載。即使在改革開放以來,重慶白酒也曾有過輝煌,從1997年重慶直轄開始,到2005年中的8年裡是重慶白酒發展的黃金時期

在2000年以前,重慶很多區縣都有自己的白酒品牌,可謂是一縣一酒。

”重慶酒類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說,那個時候,不僅這些白酒在各自區縣叫得響,有的在全市、全國都出名。“主城區老百姓喝得較多的是渝北區產的綠豆大麴。那酒雖然沒有評上十大渝酒,但由於價格低,口感不錯,很受市民歡迎。當時五糧液賣10多元一瓶,價格比較高,綠豆大麴賣1元錢一瓶,那時候一聚會大家喝的都是綠豆大麴。”該負責人說。

江津白酒則是另一個例證。

提起當年重慶白酒的輝煌,江津酒廠的員工至今還感慨萬分。“那時在我們廠門前拉酒的車,最多時竟然排了一公里多的長隊。大部分客戶將大量的現金放到廠裡,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拉貨。”江津酒廠集團公司董事長李樹明說。

超百億重慶市場“喝渝酒上不了檯面”幾時休?

(點擊查看大圖)

雖然經過了多年的發展,重慶白酒品牌現在卻處在整體沒落的下滑期。根據此前重慶酒業內部人士透露的消息來看,雖然江小白的崛起為渝酒提供了一條新路子,但是本地酒企要想實現振興還付出很多努力

超百億重慶市場“喝渝酒上不了檯面”幾時休?

(數據由重慶企業人士提供)

綜合來看,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市場格局,和重慶市場自身發展的情況分不開。由於受到地理位置和工業基礎的雙重影響,重慶的消費群體此前一直呈現比較明顯的兩極分化趨勢,由此造成大眾價位散酒、低端酒的走俏和相對立的高端名酒表現優異的現象

在黃金十年的發展期間,重慶本土品牌詩仙太白等酒企曾一度盲目擴張,結果當行業進入調整期後,本土品牌產品結構的混亂、價格體系的紊亂和經銷商團隊的崩盤,反而對品牌自身的美譽度造成了嚴重的打擊。

更為關鍵的是在江小白橫空出世以前,重慶本土品牌在打造核心賣點上動作乏善可陳。比如重慶某酒廠,為了推廣新品,請了很多知名的營銷專家來把脈,但是由於動銷方式落伍,產品定位失衡,結果造成重金打造的產品,高不成低不就,最後只在一些區縣和鄉鎮市場看的見。

而與此同時,由於江小白的定位是時尚白酒飲料,度數低,主要做文藝小青年的細分市場,也難以實現對重慶白酒市場的全面覆蓋。

上述這些原因導致目前每年上百億的重慶白酒市場份額,渝酒居然佔不到十分之一,更有激進的人士喊出了“喝渝酒上不了檯面”的話來。

兩大巨頭瘋狂“圍剿”,川黔大軍氣勢洶洶

雖然渝酒品牌處於低潮期,但重慶人喝酒的豪情卻絲毫沒有受到影響。隨著近年來重慶市場份額邁入百億級,川黔大軍也在重慶展開了一波血拼。

超百億重慶市場“喝渝酒上不了檯面”幾時休?

從歷史情況來看,川酒在重慶市場其實是佔了很大的優勢的,畢竟在重慶還未直轄之前,所謂的川酒就是當年重慶的本地酒,無地域之分。其次,濃香型白酒更是被重慶人廣泛認可,目前濃香型產品在重慶至少佔據了大半壁江山。

超百億重慶市場“喝渝酒上不了檯面”幾時休?

一二線名優酒除了大手筆地派送,廣告方面的狂轟濫炸也讓本地白酒企業招架不住。“每天打開廣播或是翻開報紙,不時就會聽到或看到‘瀘州老窖60週年千萬大饋贈’的廣告。在一些小區的電梯裡,同樣可以看到類似的廣告。”一名重慶本土酒企負責人說。

由於是同行,他經常與一些外地白酒品牌的營銷商進行信息交流。瀘州老窖為了打市場,此前在重慶的推廣費用曾一度佔到銷售收入的17%,為此他們只能將推廣費用提高到銷售收入的20%多。如果瀘州老窖準備把這個比例擴大到30%。那他們就必須達到40%左右,這樣的戰術可謂是把他們逼上了絕路

讓這樣的情況雪上加霜的是,不僅瀘州老窖虎視眈眈地盯著重慶,其他川酒、黔酒、鄂酒、陝酒也都想分一杯羹。不僅如此,近年來,洋河、汾酒、衡水老白乾也紛紛加快了入渝的步伐。

尤其是隨著飛天茅臺的一飛沖天,重慶的醬酒氛圍也越發濃厚,不少茅臺鎮醬酒紛紛湧入重慶。由此,茅臺鎮出產的中低端醬香白酒開始逐步成為重慶市民的理性選擇,而大量醬酒的湧入又使重慶白酒消費者對茅臺酒的認識更加深刻,由此形成了一個“醬酒熱”的良性循環。

此外,此前茅臺醬香酒公司通過圍繞著“普通大眾”、“接地氣”、“終端發力”這三個關鍵詞,讓茅臺醬香酒不再那麼高不可攀,更是推動了當地醬酒市場的井噴式發展。

巴南區糖酒公司的倪先生表示,“2018年,茅臺王子酒出貨量增加了50%,王子酒延續了茅臺既有的優秀口感,價格在中高端又讓很多人都能消費得起,所以未來的潛力非常大。”

渝酒企業謀變思破局,詩仙太白欲涅槃重生

面對湧入的“入侵者”,已經有部分重慶本地酒企開始行動起來,通過多種方式對抗名優酒的降維打擊

在渝酒振興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江小白,從橫空出世到大紅大紫,在陶石泉率領下的江小白酒業依託小曲清香,通過不走尋常營銷路線,培育年輕一代消費群體,其差異化的營銷路線,更是找準了細分市場,避開了傳統白酒的紅海。

根據江小白的發展營銷思路和在產品的口感上秉承消費者至上的信條,江小白還組織了專業技術人員從原料、工藝、度數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對產品的“利口化”進行優化與創新。

通過多年來的動作,目前江小白已經成為重慶白酒一張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名片。根據官方信息,接下來江小白重點要做的被稱為“+號”戰略,包含了農莊+、酒莊+、味道+、市場+和品牌+。

而歷經陣痛的詩仙太白酒業也於去年完成了改制重組,瀘州老窖集團參股並接收此前部分債務後,詩仙太白基本實現輕裝上陣。

重組後,根據詩仙太白企業發展方向及內、外部實際情況,組建全新的公司和運營團隊,利用瀘州老窖集團釀酒專家及各方面資源優勢,著力在品牌價值、原酒生產、酒體創新、產品包裝、產品結構、渠道建設、營銷策劃、工業旅遊等方面全面提升;有望在5年內實現年銷售收入20億元,增加產業鏈配套產值20億元,帶動就業萬人以上,成為萬州區的品牌支柱企業。

在新的行業態勢下,詩仙太白將發展的重心聚焦到了次高端產品上。“此前詩仙太白的產品矩陣和價格體系相對混亂,中高端產品和大量100元以下的低端產品都叫詩仙太白,使得消費者對品牌缺乏價值認同。”詩仙太白銷售公司副總經理餘正明說“從2018年開始我們著手對產品結構進行了優化和調整,確定了塔基性產品、核心戰略產品、戰略形象產品和懷舊產品、升級版老產品、定製酒產品的產品結構。”

據瞭解,如今的新詩仙太白以提高產品技術質量為突破口,解決了白酒行業的三大痛點:健康、口感和包裝的時尚度,力求產品脫胎換骨的品質升級,並著力打造“詩仙太白,快意人生”的品牌訴求,突出“中國第一文化酒”的品牌定位。

未來對塔基產品,詩仙太白計劃採用定製包銷的模式承擔,把這些產品有選擇的提供給有渠道資源和營銷隊伍的經銷商運營,以此實現資源的充分利用。

同時,在今年1月末,重慶日報集團還與貴州仁懷市茅合釀酒集團聯合推出了醬香型白酒品牌“老碼頭”,依託重慶渝聞酒業,計劃打造集戰略規化、品牌開發、市場運作以及個性定製為一體,專門經營優質醬香型白酒的本土酒企。

據介紹,老碼頭針對不同市場及消費人群,將打造多款帶有重慶地域特色的醬香型白酒,滿足商務消費、高端收藏消費及日常消費的多方位立體化白酒產品線。並計劃在2019年實現在重慶建立6個樣板市場,8個重點市場,20個培育市場的目標,力爭完成重慶主城及區縣的全覆蓋。

重慶市政府則計劃通過零售端的佈局,幫助和推動全市形成渝酒區域性知名品牌5個,2個全國性知名品牌,全市新增17個規上企業,其中10個年銷售億元的品牌流通企業,5個3億元的著名流通企業,2個10億級明星流通企業,並擬引資50億元打造一個詩酒文化小鎮建設。

重慶資深酒文化研究者楊自慶則建議,重慶酒業領域應結束目前的“散、亂”狀況。

渝酒要發展,首先,需要在文化上大力挖掘,酒品的文化底蘊、酒廠的企業文化、餐飲門店的消費引導、酒市的氛圍營造等工作都需要重視;其次,政府相關部門建立創國家名酒領導小組,集納酒質品評、生產流程、品牌定位、營銷謀略等方面的專家學者,選準品牌,在確定主導酒品基礎上,引導其走規模化、集約化之路,落實對酒類名優企業的優惠政策,給企業發展提供鼓勵措施,扶優限劣,振興重慶酒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