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寨和土司大寨

五花寨是景陽鎮的一個村,位於景陽鎮西部,雙土地老街西北邊約千米處。東與革塘壩社區毗鄰,南與雷家坡村相接,西與廖家埫村接壤,北抵清江河南岸。地勢呈階梯坡狀,村民以賀姓、向姓、黃姓為主,多為土家族。

五花寨和土司大寨

這裡為什麼得名為五花寨?其實要將“五花”和“寨”分開來說。“五花”是指一座形狀奇特的山峰。這座山峰體現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怪石交錯,石芽、石柱叢生。尤其奇特的是,在山的頂部,有突出的五座山峰,分別是神廟峰、烏龜背、醬缽石、茶壺山、觀音坐蓮(又稱獨寨子)。五峰高低不一,主峰神廟峰海拔1018米,其它4峰各有長短。五峰團簇,狀如五指;黎明時分,黑色夜幕漸漸退去,五峰沐浴初升旭日,漸漸顯露出輪廓,就猶如一朵五瓣梅花,迎著朝陽熠熠盛開,盯著看,還能夠辨別出一個一個的花瓣是如何伸展開的。最美是日暮時分,夕陽的光輝映照著五峰,霞光從五指峰間漏出,又狀如五指散花,花斑點點,跳躍閃爍,五彩繽紛,景色絢麗。這樣的美景,可不是隨時隨地都能見到,需要天時地利,正應了“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的說法。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江西臨江進士劉珙徵出任建始知縣。劉知縣下到鄉里巡查縣情,走到此地,正是暮靄時分,恰有緣目睹了這夕光返照,彩雲繚繞的奇妙風景,詩興大發,便以“五花暮靄”為題,寫下了一首七言律詩,詩曰:“五柱相攢象若花,夕陽遙映勢含岈。峰頭靉靆雲常繞,嶺上蒼茫霧半遮。昏樹陰陰來宿鳥,晚霞炯炯逐歸鴉。邊陲鹹樂熙隆景,樵牧歌回日影斜。”故清同治丙寅年編《縣誌》,根據劉知縣詩題,將此景譽稱為“五花暮靄”。從此此地便被列入建始“古八景”之一。

至於地名中的“寨”字,一個原因是附近人煙稠密,自成村寨;另一個原因卻和一段歷史往事有關,說的是清雍正年間,鶴峰容美土司田明如殘部,曾流竄到這一帶安營紮寨,以圖東山再起。因是田土司的兵住過的營地,故稱為寨。

正因為田明如殘部流竄到過景陽,景陽鎮還有一個地名也就與田土司有關,這個地名就是土司大寨。

土司大寨位於粟谷壩村,原名大寨山,面積約1平方千米。海拔917.7米。此山整體呈三角形,南尖北寬,南北走向。山頂東高西低呈斜坡,地勢險要,東北面除“夜馬路”約30米地帶呈70度斜坡外,餘為絕壁。西面為粟谷壩河,流經寨下“一線天”深幽峽谷,從北面絕壁石縫中成瀑飛流下瀉至龍灣,此寨與龍灣瀑布、龍灣大洞位置相同,共生一山,風景十分秀麗險絕。

五花寨和土司大寨

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鶴峰容美土司田明如自知無法挽救容美土司的滅亡,自縊身亡,其手下一土司不服朝庭推行改土歸流,自封為田土王,率人馬200餘眾,流竄建始。先流竄到景陽革塘壩,受到朝廷官兵攔阻,戰敗,又退至硝洞,從硝洞逃竄至此,見大寨山地勢險要,於是選擇在絕壁之上的山頂安營紮寨,歷時數年。田土王紮寨於大寨山頂,並在大寨山南端鑿峭壁,修寨路,在寨上隘口修築寨門寨堡,以防禦官兵攻擊。並在大寨山頂上建起了三進三出的寨居,儼然要憑藉此地長期據守。因田土王在大寨山駐紮,大寨山也就更名為土司大寨。

田土王紮寨於此後,自恃足踏天險,橫蠻放肆,對周邊的村民一搶二奪,糧食、布匹、藥草等等,只要是兵寨裡要用的,都從百姓家中搶奪,百姓稍有不服,非殺即砍,甚至燒燬百姓房屋。如此殘害村民,激起了村民的反抗。村民手持大刀長矛、土槍土炮,與朝廷派來圍剿的清軍聯合,包圍了山寨,在寨坡、營坡架起了土炮,對準山寨猛轟。軍民聯合圍攻三月有餘。土司大寨的寨堡圍牆被土大炮轟塌,雖清兵和村民還不敢直接衝上來,但田土王被困孤寨,彈盡糧絕,加之山寨中瘟疫流行,人馬面臨絕境,土兵人心惶惶,田土王也惴惴不安,只想如何能夠脫身。

一天夜半,苦思冥想半宿的田土王昏昏欲睡,忽然看見身邊多了一個人,定睛細看,是一個白髮白鬚的清癯老者,老者手中拿著拂塵,盯著田土王看了半晌,開口問道:“田土王可是遇見了什麼難事?”土王長嘆一口氣,把自己的境況告訴老者,老者遂又問:“可有脫身之法?”土王苦笑一聲,對老者說,下山的唯一通道被官兵和村民守得死死的,其它地方都是懸崖峭壁,根本無法脫身,說到此,一向驕橫的田土王竟然掉下淚了,說:“想不到我堂堂一個土司王,竟然將死於此地!”老者聽了土王的話,看了看土王絕望的臉色,沉吟一會兒,對田土王說:“我倒知道一條小路可以下山。”田土王聞聽,連忙跪在老人面前,重重地磕了三個頭,說:“若能夠脫身,你就是我田土王的再生父母。”於是,老者以拂塵柄在地面上畫圖,詳詳細細地告訴田土王逃跑脫身的路徑。剛一畫完,老者就不見了。土王大吃一驚,趕忙追趕,一個趔趄,一下子就醒過來了,原來是一個夢,但地面上老者用拂塵柄畫的圖卻清清楚楚。田土王明白了,這是老天爺不讓自己亡,派神仙給自己解厄運來了,田土王馬上又跪下,對著蒼天連連磕頭。

第二天,田土王下令部下收拾行裝,用布將馬蹄包住,等到夜深人靜之時,田土王率部下,騎著馬,乘著夜色掩護,沿著老神仙所指的、大寨山東面的一條非常隱蔽的羊腸小道逃離。

田土王逃離之後,山下的清兵、村民仍舊每天用土炮轟寨,過了幾天,見山寨上一直毫無動靜,便順著寨南端峭壁上田土王開鑿的上寨的唯一小路衝上山,只見山寨中空無一人。人們在山寨上四處尋找,有人發現了東面的這一條羊腸小道,路上,還留有馬蹄印,這才知道,田土王已經跑了。但這條小路誰也沒有見過,令人詫異,後來,這條路就被人稱為“夜馬路”。

山寨幾經滄桑,距今已有數百年曆史。殘存於寨上的遺蹟主要有上寨路、寨卡、寨堡基臺、“夜馬路”和當時村民圍寨時在陣坡、營坡架設“土大炮”的遺址。上寨路是田土王紮寨以後興修的唯一寨路,在寨南尖端粟谷壩河流入深山峽谷的絕壁上,長約150米。從大寨門口蜿蜒斜下,鋪設有1.3米長,0.7米寬的青石板191塊,成梯級至山底,行人從此道上山,稍有不慎,便會墜入萬丈深谷。寨門用2條厚0.4米、寬0.7米、長1.8米的麻條石做門框,上用墩子石拱頂,門寬1米,(門頂於1981年倒塌)。寨堡圍牆早已被當時村民用土大炮轟垮,堡基外緣與峭壁垂直,高4米,全系麻條石交縫砌成,現保存完好。寨下西面的營坡為當時村民圍攻土司寨架設“土大炮”的地方,其炮和炮臺一直保留到新中國成立後才被拆毀。

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紅三軍收復清江南岸官店革命根據地時,由營坡向下俯攻大寨山東側絕壁下的陣坡,將當地團閥劉志武趕過了清江河。紅三軍政委關嚮應也曾來到土司寨址憑弔。

新中國成立初期至二十世紀80年代,當地楊姓村民一直在山寨繁衍生息,到了90年代,因其地理環境偏闢險惡,楊姓村民遷徙於相鄰的陣坡居住,從此,土司大寨上再無居民。但土司大寨地名卻保存下來,並將長期留傳。

(資料來源:餘耀先《建始縣地名趣談》手稿 故事撰寫:邱曉平)(編輯李小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