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香气的老白茶,存在这三个致命缺陷,不要对其抱太多期待!

没有香气的老白茶,存在这三个致命缺陷,不要对其抱太多期待!

《1》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一剪寒梅,作为四君子之首,清绝暗香,尤为动人。

哪怕零落成泥碾作尘,依旧唯有香如故。

高洁清雅的一点香,未曾有半分褪色。

如兰似桂,桃李清芬,香远益清的莲,余香淡泊的菊,粉香淡红的杏。

飘逸的香,灵动的香,温柔的香,一朵花的香,不知为娇花增添了多少妩媚。

没有香气的老白茶,存在这三个致命缺陷,不要对其抱太多期待!

自然界中,除了靠风传粉的花是没有香气外,绝大多数吸引昆虫传粉的花,花香味都尤为动人。

唯有这般迷人的香,方能引得蜂忙蝶绕,一片生机。

没有了香的花,相比之下,姿色逊色不少。

悠悠茶香,馥郁清芬,同样是白茶绝美的芳魂。

无论是新茶老茶,品质得当的白茶,茶香都尤为动人,馥郁而芬芳。

一款白茶,在妥当储存的基础上,无论年份再久,茶香的魅力都不会消减,反倒是更为馥郁芬芳。

在选购白茶时,若是遇上了没有香气的老白茶,不要对其品质抱有太多期待!

没有香气的老白茶,存在这三个致命缺陷,不要对其抱太多期待!

《2》

茶香不明显的老白茶,先天品质不行!

先天积累的芳香物质的多寡,是白茶香气浓郁与否的前提条件。

芳香物质积累多,茶香表现馥郁,层次丰富,香型多变;

芳香物质积累少,茶香表现寡淡,平平无奇,难以捕捉。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先天生长过程中,芳香物质积累少, 留存少,后期制成茶后,茶香自然难以无中生有般变出来。

高山云雾产好茶,品质好的白茶,离不开先天优渥的生长环境。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对于白茶茶树的生长环境来说,温光水土热,样样不可少。

适宜的温度,恰当的光照,充裕的水汽,通透的土壤,足够的热量,都是茶树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好白茶,广为人知的最佳生长环境,是太姥山,作为远古地壳运动时期,从地底隆起的山脉,太姥山的土壤环境,质地疏松通透,含矿物质丰富,为茶树的生长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

再加之适宜的海拔高度,多云雾天气,生长在太姥高山茶园的白茶,成日呼吸了清新的山风雨露,玩着凉凉的云,出落的品质更是卓尔不凡。

没有香气的老白茶,存在这三个致命缺陷,不要对其抱太多期待!

在充足的云雾滋养下,白茶芽叶生在得更为厚实,饱满,莹润,茶氨酸以及多种芳香物质更为丰富,风味更为清香、清甜。

海拔每升高100米,温度平均下降0.6℃,生在高山地区的白茶,海拔低,污染少,昼夜温差大,更为有利于茶树的自然积累,生长与此处的白茶,内质物积累更为丰厚。

相较于高山白茶的优渥生长环境,平地白茶的先天出身上,就矮了一大截,被远远的拉开了距离。

平地茶园,离人类生活聚居环境近,容易受到诸如汽车尾气等干扰,再加之平地茶园,土壤板结,能以为白茶提供充足滋养,更是缺少了云雾和植被的遮蔽,灼热的阳光直接作用下娇嫩的叶片上……

在水深火热之下,生长于此处的白茶,难免要消耗和损失大部分的内质物,先天茶青品质就难以比及高山白茶。

这样先天品质不佳的白茶,哪怕后期得遇上精湛的制茶工艺,妥当的储存,也难以得出馥郁的茶香品质!

没有香气的老白茶,存在这三个致命缺陷,不要对其抱太多期待!

《3》

茶香微弱乏力的老白茶,制茶工艺有缺陷!

伤仲永的故事,在上学的时候,都曾经学习过。

天资聪颖过人的仲永,后天得不到良好的学习和培养,最终的结局是沦为平庸无奇的寻常人。

一个天才,就此泯然众人,实在令人嗟叹。

白茶之中,先天品质再好的茶青,内质物再丰厚,若是没有遇上精湛的制茶工艺,也难以将其品质展露出来。

看似制茶工艺简朴的白茶, 只有萎凋和烘干两个步骤,但实际的制茶过程却不简单。

同样的白茶茶青,有的制茶师傅能将其制出茶香和茶味均为卓然的好茶,而在另外的制茶师手中,却被制成表现平平无奇。

隔行如隔山,白茶的制茶过程,同样有不少讲究。

要想制出茶香馥郁,汤水醇厚的好白茶,离不开专注的探索和细致的制茶过程。

茶青采下后,要及时的薄薄摊晾在水筛上,进行晾晒。

在晾晒的过程中,要及时注意根据天气和茶青的变化,进行翻晾,搬动水筛等。

慢慢将白茶萎凋结束后,还需要经过细心的烘干,让白茶芽叶内外彻底干透,含水量合格,方能制成成品。

没有香气的老白茶,存在这三个致命缺陷,不要对其抱太多期待!

在制茶过程中,若是没有彻底将白茶做干,在含水量不合格的情况下,对白茶的核心品质影响,后患无穷。

一来是这样含水量不合格的茶,茶汤口感难以到达淳厚稠厚的状态;

二来是这样干度不达标的茶,根本不适宜长期储存。

这样的白茶,买回家去,哪怕是再用心储存,白茶自身多余的水汽存在,会使其在后期储存过程中,不安分的逸出、飘散、弥漫,在又闷又潮的环境下,白茶难逃受潮变质的结局。

这样没有彻底做干的白茶,后续的生命之路根本走不出,还未来得及存成老白茶,不出两三个月,在水汽的作用下,茶香就已经开始变弱,变寡,带出水味,生出酸味,闷味,臭味,霉味来,完全失去饮用的价值。

制茶工艺的缺陷,除了含水量不合格,烘干时操之过急,采用急火高温烘干,大为损耗白茶内在芳香物,也会对后期白茶的茶香表现,造成影响。

没有香气的老白茶,存在这三个致命缺陷,不要对其抱太多期待!

这样高温烘干而来的茶,嗅闻起来总会带着一股子焦臭味,像是被大伙吞噬过后的山林,了无生机。

经过高温的伤害后,残留的茶香物质,少之又少,无论存的时间再久,仍像截焦木一般,散发着焦味气息。

这样的茶,是被完全做死了,难以再有任何鲜活的茶香表现。

正常的白茶工艺,做茶是急不来的,需要耐心细致的将茶一点点烘干,这般高温烘干的方式,除了是制茶过程的不当操作外,更有可能是故意而为的做旧手段。

采用洒水高温烘干的方式,摧毁白茶的叶片色素,让其外观接近老白茶模样。

这样杀鸡取卵,人为作用制出来的做老白茶,内在的品质早已坍塌,茶香自然荡然无存!

没有香气的老白茶,存在这三个致命缺陷,不要对其抱太多期待!

《4》

茶香越存越差劲的老白茶,储存过程有问题!

先天生长环境优渥,产地好,后天得遇精湛的制茶技艺,方能成就一款好白茶!

这样的好白茶,当新茶时期,茶香是清芬的,是鲜爽的,是清冽的。

素来以清新风味著称的新白茶,嗅闻茶香,常能闻到的是毫香,花香,鲜草药香,清润鲜灵。

舒朗的毫香,是白茶最为迷人的植物荷尔蒙气息。

嗅闻起来像是飒飒江畔,传递而来的干燥的芦花、芦草气息。

妖娆的花香,如兰似桂,像是含笑,米兰,丹桂,夜来花般清幽雅静的气息。

恰似美人千面般多变的茶香,为白茶增添的无穷魅力。

鲜草药香,通常在新茶时期的寿眉中可以嗅闻到。

鲜灵灵的,像是小镇清早的集市,老奶奶挑来的一担子新鲜刚采下来的草药,金银花,夏桑菊,蒲公英,益母草等多种不知名的草药,再混合着雨露,一齐迸发出来的清润香气。

在妥当保存之下,新白茶的生命之花,可以盛开得更为娇艳。

没有香气的老白茶,存在这三个致命缺陷,不要对其抱太多期待!

经年累月的时光流转下,白茶存老之后,茶香风格慢慢想着甘和厚实转变。

茶香表现更为沉稳,存老后的白茶,常能嗅闻到的茶香气息为,药香,陈香,稻谷香,粽叶香,枣香(寿眉饼)等。

药香沉郁,陈香温和,稻谷香亲切,粽叶香舒朗,枣香甘和……

多般的茶香,嗅闻起来十分怡人舒适,安神舒心。

在妥当储存的情况下,白茶的内质物就像闭关修炼般,不断转化,呈现出更为精彩的茶味。

白茶的保存,基础要诀要于避光、密封、干燥、无异味和阴凉处储存。

若是在储存过程中出了差池,品质再好的白茶,也会一朝就此坠落。

存茶过程中,粗心大意没有将茶及时密封;或是将茶存放在过于潮湿的环境下;再或者将茶存放在有异味的环境,如冰箱等,让白茶发生受潮和串味,茶香品质自然是江河日下。

储存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老白茶,会生出种种的怪异味, 原本的美好茶香韵味全无。

放入冰箱内发生串味的白茶,生出腌肉味,腊肠味;

受潮后,水汽发酵的老白茶,发出酸涩味,酸臭味;

在受到阳光直射,存茶包装不避光的情况下,茶香受损,变弱,变无。

……

总而言之,茶香表现越来越差劲的老白茶,十有八九是存茶过程出现了问题!

没有香气的老白茶,存在这三个致命缺陷,不要对其抱太多期待!

《5》

暗香浮动月黄昏。

一枝梅花,少了那缕幽幽的暗香,该失去多少诱人的风采。

多少文人墨客歌颂梅香的诗词歌赋,就此停笔。

悠悠茶香,是白茶的灵魂属性。

梅花尚且零落成泥碾作尘,唯有香如故。

白茶无论存多久,在妥当储存的情况下,茶香同样不会有分毫逊色。

恰恰相反的是,时光的流驰,能够为白茶增添无限的精彩。

若是没有茶香的老白茶,就像是没有了灵魂的躯壳,不要对其品质抱有太多期待。

这样的老白茶,要么是先天产地环境不行,要么是后天的制茶工艺有缺陷,再则就是存茶过程出现了问题。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对白茶品质来说都是致命一击!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