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被遗忘的中国情人节

农历三月三,天气暖和,大地返青,河水开流,百花盛开,鸟兽发情,求偶而鸣,人也处于激情勃发时期,是外出郊游和求偶欢会的绝佳时节。 农历三月三春暖花开的时节风筝飞满天,这一天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正宗情人节,请不要错过哟。

三月三,被遗忘的中国情人节

三月三,是壮族的情人节,从这一意义衍生出来的更多节日内容,使其成为壮族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

三月三,被遗忘的中国情人节

不惟壮族,贵州侗族、海南黎族、湘西苗族,都以三月三作为自己的情人节,场面无尽热闹。青年男女们在这一天,相聚于山林间、溪水旁,自由地寻找自己的所爱、肆意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唱歌起舞,欢快淋漓。

三月三,被遗忘的中国情人节

这个节日,为更多的国人所不知,尤其在北方地域。

但是,当我们回望历史,我们发现,三月三,不只在南方少数民族的歌声里,它也曾那样天然地镌刻于汉民族的骨子里、血脉中。

三千年前,那些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于阡陌之上,聆听着大自然和人类的声音,记录下了我们的情人节和中国爱情。

三月三,被遗忘的中国情人节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诗经·郑风·溱洧》——这首经典的爱情诗里,青山碧水、红桃绿柳、明媚的阳光、衣着光鲜的可人儿、光洁滑嫩的脸庞、欢喜怦然的心、或粉或白的芍药花、嬉戏追逐的身影——三月三,原初的自然的大胆的爱恋,在山水间流淌开来,让人心醉。

三月三,被遗忘的中国情人节

这是中国的情人节,记载于《诗经》中,比西方情人节早了1000年。

先秦以后,三月三情人节在各代延传开来。至唐朝,杜甫那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更将其摇曳绮丽之风情烘至高处。

三月三,被遗忘的中国情人节

自宋以后,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三月三情人节风俗在汉文化中渐渐衰微。三月三里浪漫的情爱、美好的愿景,以及曲水流觞的雅趣,至今荡然无存。

只是因为那样的专制、那样的礼教对西南边远少数民族地区鞭长莫及,这个节日才得以原生态地在那些地方幸运地存活下来。

三月三,被遗忘的中国情人节

今天,我们的情感需要被西方情人节所解释,我们的情感表达以西方情人节作为载体,西方情人节被赞“开启了中国人的情感革命,让中国人变得更浪漫了”。

我们曾经是那样一个浪漫的民族啊!我们的先人曾经生活在离造物主最近的地方,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爱、什么是真正的浪漫、什么是真正的美的生活。

三月三,被遗忘的中国情人节

那是人类的童年。只是,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我们在匆匆行走的路上把自己的东西弄丢了,仓促起身,把别人的东西捡起来,当成自己的,然后继续往前走。

但是,别人的永远不会成为我们的。永远。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停下来,想一想我们是谁,想一想我们来自何处。我们需要回溯到过去,那里有我们的精神之源。

三月三,被遗忘的中国情人节

我们无法真正进入那些图景那些文字背后的生活,但是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力量。这是我们更好前行的希望所在。

三月三,一个给人带来希望的节日,让我们从这里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