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八水繞長安”之潏河的形成

西安在唐朝時稱為長安,自古就有“八水繞長安”之景象。今兒個就說說這 “八水繞長安”裡的 潏河 。長安城南有兩道橫亙,神禾塬在南,杜陵塬在北,中間夾著一條川,就是樊川。一條河由東流到西,貫穿整個樊川,這是潏河,潏河是“八水繞長安”之一。

探尋“八水繞長安”之潏河的形成

潏河的源頭有兩支,分別是大峪河、小峪河,這兩條河都發源於秦嶺的終南山。兩河如同兩兄弟,中間僅隔著一道山嶺,大峪河的出山口是杜陵塬的起端,小峪河的出山口在南五臺的東邊,緊挨著神禾塬的起端,大小兩兄弟出山後就漸漸由南向西拐,各自在樊川的東端王莽街辦境內悠哉地淌著。

探尋“八水繞長安”之潏河的形成

探尋“八水繞長安”之潏河的形成

大峪河、小峪河一路澆灌滋潤著樊川東部的王莽地界的土地,當倆兄弟流到興教寺西邊兩公里處,此地屬於杜曲街辦地界,終於相匯了,至此,不分你我地進了一條大河道,於是就有了潏河。

探尋“八水繞長安”之潏河的形成

探尋“八水繞長安”之潏河的形成

潏河貫穿整個樊川中部和西部,流經杜曲、韋曲(長安區政府所在地),等它流過了西灃公路,又接納了同是發源於秦嶺南麓的石砭峪河,就變成洨河,繼而洨河流過了西太路,在鄠邑區的和迪村匯入灃河。潏河是八水裡唯一的由東向西流的一條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