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長安“四皓村”與“商山四皓”》

《長安“四皓村”與“商山四皓”》

長安“四皓村”,地處秦嶺北麓,翠花山下,是西安市長安區太乙宮街道辦駐地的一個村子。有耕地730畝,435戶,1680人。全村共分七個村民小組。

據2000年版《陝西省長安縣地名志》記載:“四皓村”名字是以漢初“商山四皓”是在這裡居任而得名。據傳說:“四皓”是秦朝70位博士中的四位,因不滿秦始皇法制的酷虐,反對“焚書坑儒”,逼迫避隱在商洛山中,人們稱其為“商山四皓”。其一是東園公,姓唐名秉、字宣明;二是夏黃公、姓崔名廣,字少通;三是綺裡季,姓吳名實、字子景;四是甪(Ⅰu)裡先生,姓周名術,字元道,也稱霸上先生。秦朝滅亡,天下大定後,劉邦非常仰慕“四皓”之名,屢次派人召請,“四皓”卻不奉召,仍隱居商山。到劉邦晚年廢太子劉盈,另立寵妃戚夫人之子趙王如意為太子。呂后百計用盡卻無濟於事,後忙按張良的計謀,帶太子親筆書信來商山請“四皓”,四皓才欣然出山,佐助太子。當時他們四人就住在今天的四皓村,時年四人皆都年過八十,鬚眉皓首,衣冠魁偉。劉邦見後大驚,認為太子已羽翼豐滿,從此取消了改立太子的打算。

劉邦死後,太子劉盈繼位,即漢惠帝,十分感激四皓,欲封他們官爵,四皓卻謝而不受,仍然返回到商山過著隱逸生活。兩千年來,“四皓”知“行止進退”、浮雲富貴的品質,備受歷代文人頌揚,他們的高風亮節,也在民間廣泛流傳。

作者簡介:竇文彬,男,生於一九四九年七月四日,西安市長安區斗門街道人,中共黨員,大學專科學歷,長安區人大退休幹部,曾任區人大農工委主任。現任陝西省孔子學會理事,陝西省文物保護員、西安市文史研究員和長安區文史員。退休後一直篤志鑽研地方史,曾為《長安百村》、《老長安》、《灃河記憶》等刊物撰寫方誌文章上百篇。

《長安“四皓村”與“商山四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