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檢察讀報告】堅持雙贏多贏共贏 做好法律監督工作

最高檢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的工作報告中,“會同”一詞出現12次,“協作”出現6次,“共同”出現4次,“邀請”出現3次,“會商”出現1次,類似詞彙出現頻次之高前所未有,彰顯了創新、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閃耀著“雙贏多贏共贏”的新時代檢察智慧和價值追求。回顧2018年工作,最高檢主動與社會各界融合銜接,形成了上下聯動、內外協作的大格局。站在新起點,我們將從以下三個方面做好法律監督工作:

【基层检察读报告】坚持双赢多赢共赢 做好法律监督工作

一是做大“朋友圈”,在精準服務大局、融合發展中實現雙贏多贏共贏。拓寬思維視野,“跳出檢察看檢察”,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多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考慮,多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考量。一要助力生態環境防治。圍繞江河湖流域環境保護、生態修復、水體治理工程開展工作,重點服務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清理整治和“散亂汙”企業、松花江流域汙染、城市黑臭水體專項治理。在城鄉垃圾清理、大氣汙染、河湖生態保護、黑土地保護、水源地保護等重點領域,與職能部門聯合開展“破壞環境資源違法犯罪聯合整治活動”;二要助力優化營商環境。開啟涉企案件“綠色通道”,對非法阻工、強攬工程、收取“保護費”、盜搶騙企業財物及暴力討債等案件實行優先受理、專人負責、跟蹤督辦。對涉及企業法定人代表、主要經營管理人等“四類人員”犯罪,審慎採取強制措施;開展“送法進企業”、“遠程法律諮詢服務”活動;三要助力社會平安。持續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工作,嚴厲打擊盤踞鄉村的黑惡勢力,行業壟斷經營、強攬工程、破壞市場秩序的黑惡勢力,插手徵地、拆遷、工程項目的黑惡勢力。開展“盜搶騙”、“黃賭毒”、“校園欺凌”專項整治行動,嚴懲敲詐勒索、強迫交易、尋釁滋事等刑事犯罪;

四要助力脫貧攻堅,依法嚴懲套取、侵吞、挪用、截留扶貧資金以及虛假實施項目、虛假統計報告數據等職務犯罪。用好司法求助專項資金,將因病致貧、因案返貧的困難群眾及時納入救助範圍;五要助力民生民利。開展“基層民事行政檢察工作推進年”活動,聚焦群眾涉法涉訴信訪和民事行政申訴問題,對錯誤裁判提出抗訴或再審建議,對正確裁判做好息訴罷訪工作。

二是做實 “粘合劑”,在主動換位思考、積極銜接配合中實現雙贏多贏共贏。監督與被監督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去年,我們針對在法律監督上相關機關職能部門配合不力、職責不清的問題,積極贏得黨委政府支持,區委出臺了《關於支持檢察機關依法履行法律監督職能的意見》,區政府出臺了《關於認真做好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辦理工作的通知》,區委宣傳部出臺了《關於開展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宣傳活動的通知》,打破了法律監督壁壘。今年我們注重把握好四個方面:第一,在監督的手段方式上,既依法運用抗訴、書面糾正違法等剛性監督手段,對執法辦案中存在的徇私枉法、錯誤裁判等嚴重問題,堅決予以監督糾正,又運用檢察建議、“檢察提示”等柔性監督方式,對一些程序性瑕疵問題進行提醒糾正。

第二,在監督的質量規模上,堅持內涵式發展,把監督質量放在第一位,既突出加強個案的辦理和監督,有的放矢、精準“點穴”“除病”,又加強類案的分析和研判,增強監督的深度和覆蓋面。第三,在監督的路徑渠道上,既加強檢察機關內部各部門的協作配合,形成監督合力,又加強與相關執法司法機關內部監督機制的有機銜接,共同推動問題解決。第四,在監督的落實效果上,監督意見提出後,與監督對象一起想辦法、找對策。突出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監督對象的理解配合,注重維護司法共同體的權威。

三是做強“金鋼鑽”,在加強隊伍建設、科技融合中實現雙贏多贏共贏。一要通過“檢校合作”等方式,深化“檢校共建”“小課堂”等工作,推行菜單式、互動式、案例式等培訓,提高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通過邀請專家學者現場培訓,選送人員參加學習等方式,積極推進檢察人才建設,著力把檢察干警培養成公正司法的“工匠”。

二要推進檢察與信息技術融合,藉助信息科技手段,推動司法信息中心與綜治、執法、政府服務熱線等智慧治理系統融合,運用好無人機、執法記錄儀等技術裝備,打造集線索管理、分析研判、調查核實於一體的訴訟指揮中心。統籌推進刑事檢察平臺、智慧辦案輔助系統、遠程提訊、遠程接訪等信息化平臺應用。三要爭取各方支持。自覺接受黨委領導和人大、政協、新聞輿論監督工作,加強請示彙報,推動解決監督工作困難和問題。主動向監委移送相關監督線索,依託派駐檢察官辦公室、基層檢察室等平臺,通過執法信息共享、提前介入等有效形式,保障“兩法銜接”信息渠道暢通。

(東風區人民檢察院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