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回味越有味道的一段相聲《拴娃娃》

吳學良

無意間見到馬志明、黃族民表演的一段《拴娃娃》的相聲影像。反覆欣賞了幾遍,依然新鮮感十足,反倒越回味越有味道。出於好奇便搜索了其他相聲演員所表演的這一段子,個人覺得還是馬志明、黃族民所表演的《拴娃娃》最為精到。

越回味越有味道的一段相聲《拴娃娃》

《拴娃娃》是一段傳統相聲。早期,相聲前輩焦德海、劉德志曾經表演過,後經馬三立先生精心細緻的改編,使這個段子更精到,馬志明、黃族民所表演的這段《拴娃娃》在繼承的基礎上並有所發展,在眾多的版本中,除了馬三立、趙佩茹的版本之外,還是馬志明、黃族民他倆的《拴娃娃》最有味道,我個人覺得更勝一籌,其他人的這段相聲應該說無法與之相提並論。如今,《拴娃娃》不但是馬氏相聲的代表作品,更是傳統相聲中的經典。

有了反常,常常會產生幽默,這段相聲恰恰是在反常之中製造矛盾,從而產生笑料。

越回味越有味道的一段相聲《拴娃娃》

“老生子”指的是老年得子,而在這段相聲中故意錯說成京劇中老生的兒子,到了後面又有這麼一段:

……

馬:你爸太有錢了。

黃:是啊!

馬:哎呀,你爸爸有個外號兒。

黃:叫什麼呀?

馬:黃百萬。

……

馬:"老天爺呀,老天爺!人家是怎麼啦?我是怎麼了?想我黃世仁……"

黃:你爸爸才是黃世仁呢!你爸爸才是惡霸哪!怎麼說話哪!這是!

……

《白毛女》既有歌劇,又有京劇,不管是歌劇,還是京劇,在這裡提到的作為戲劇的《白毛女》,與前面所說的“老生子”是戲曲中老生的兒子相呼應,聯繫起來更覺得可樂。

越回味越有味道的一段相聲《拴娃娃》

說某人長得漂亮應該重點是描述相貌,而在這段相聲中卻有些特別。咋回事?你看這幾句:

……

馬:你媽長得好看。

黃:噢。

馬:你媽有個外號兒。

黃:叫什麼呀?

馬:"大美人兒"。

黃:啊,哈哈哈。

馬:不假吧?嘿!對不對。你母親那年在個三十一、二,三十二、三,漂亮!個兒也不算高,也不算矮,也不胖也不瘦,細眉毛,大眼睛,鼓鼻樑兒,小嘴兒,細腰乍背,扇面腰。嗬!那兩隻腳,你媽那兩隻腳,也不是纏足,也不是天足,也不是放足,瘦腳板兒,薄腳面兒,蛇腿腕兒,沒糨子、沒崗子,沒孤跟、沒毛病、又平整、又周正……

黃:行行行,行啦!你跟這腳沒完幹嗎呀?

……

你看,描述長相,前幾句還算正常,結果後面卻變歪了,描述起腳來,馬志明先生在這兒還特意來了一大段兒“貫口”。正是這樣的反常,使幽默不經意間流露出來。

越回味越有味道的一段相聲《拴娃娃》

再比如念“如意求子金剛經”那一段,本來是為求子所念的經,卻變成“……召請亡靈來赴會,趁此上蓮臺”。這不是掉了一個個兒嗎?把“生”說成了“死”,在一“死”一“生”的反常矛盾之中,幽默立刻展現出來。

其實,幽默正是在不符合常規、常理之中產生出來,並且笑過之後,越回味越有味道,而好的相聲恰恰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