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政山東》開播以來,講講大家各自的感觸?

泰山大個


播出時間

山東衛視每週日 18:00-18:20 山東電視公共頻道 19:00-20:00

創立背景

由山東廣播電視臺融媒體資訊中心打造的大型問政節目《問政山東》,以問題為導向動真碰硬,聚焦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堵點問題,督導督促職能部門踐行承諾、狠抓落實。

創立宗旨

“一問到底 狠抓落實”、“一諾千金 真抓實幹”。

觀看感觸

《問政山東》作為山東省級全媒體問政平臺,將一體化推進“電視問政”“網絡問政”,形成全媒體聯動問政+政府機關反饋答疑全媒體發佈+省直部門工作社會公開打分評價的監督機制。節目每週邀請一個省直部門主要負責人參與電視問政,公開向社會和群眾解答疑惑、作出答覆。確實對推動一些社會問題的解決起到正面作用。



今天是誰的生日


《問政山東》已經開播二期了,第一次請的是住建系統,第二次請的是交通系統,通過節目也暴露了一些問題,現場問政的領導也給出了答覆,但具體落實如何,還需要進一步的跟進,不看廣告看療效。

說到《問政山東》,我們都會不由自主拿來與《問政西安》欄目相比,然而,並沒有觀眾期待的火藥味,也沒有咄咄逼人的架勢,總體來講體現了齊魯大地“四平八穩”的一貫傳統。可以看出來,這不是一個直播性的節目,而是一個錄製性的節目,至於直播與錄播的的差異,我想觀眾應該都非常明白其含義。

《問政山東》節目的製作方式其實很簡單,就是前期外景找問題,然後剪輯製作,邀請到相關部門的領導看片子,然後主持人一問一答,這和各地的“網上問政”沒多大區別,只不過一個是視頻,一個是音頻互動而已。

也正是因為錄播,所以節目看上去沒有什麼波瀾,而且領導的發揮也是相當好,對每一個問題都能夠對答如流,及時提出改革思路。不像武漢或西安現場直接時那樣,主持人不識時務,啥時都問,把現場領導問的滿頭是汗。

總體來講,《問政山東》欄目保持了山東衛視一貫的高水平和高品味。


元芳有看法


真佩服西安的問政節目,主持人敢問,敢質疑,還有特邀嘉賓,那叫一個“犀利”啊!

但前提是,必須給主持人一個權利,不能因為問政,就把人家給擼了。

問政主持人,不能是山東的,最好是外省的主持人,不受干擾,敢於碰硬。

你再看被問的官員,哪個不是……

西安的問政節目,人家主持人和嘉賓,敢於揭短,你看看吧,讓哪些官員的官話,套話,大話,廢話原形畢露,丟人現眼。

人家主持人問問題,有的主管部門官員,拿著稿子念,還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地讀套話,被人家主持人直接打斷:“請你回答問題。”時,則沒有話了,不會說了。好一個“繞”字訣,就是不願面對問題!你問問題,他說成績,最後是“確實存在管理不到位,以後一定要加強管理”的公式官話。

西安問政節目,真正地能捅到地方官員的軟肋,促進了社會的發展。

唱讚歌使人頹廢。

揭短才使人警醒,才能促使社會進步。可關鍵是,咱們最不願意承認的,就是錯誤,並千方百計地為自己的錯誤找一個合理的理由。

或者錯誤永遠是別人的!自己永遠是對的!責任永遠是別人的,成績永遠是自己的。

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可人們偏偏更喜歡弄一個不黑不白的——灰色!熱衷遊離於規則之外,擅於發現規則中的漏洞並惡意使用。


經絡疏理推拿


首先必須肯定山東省政府對於電視問政節目的支持,在全國其他省、市此類節目早已深入百姓日常的生活當中的情況下,能使此類問政節目得以登陸山東衛視的電視平臺。這是山東省為了以便於百姓問政,促進政府部門的辦事效率,所進行的值得提倡和肯定的嘗試。

通過已經播放的兩期節目,確實反映出山東省在新舊動能轉換如此迫切的時態下,政府的一些職能部門和一些領導對於主動承擔、積極辦事的工作態度存在問題,甚至本身的職能職責也沒有履行完善,敲響了警鐘。政府部門也及時反饋,不僅表態解決節目所反映問題,而且立即組織了相關部門進行解決,這點是可喜的。但是針對節目本身的內容和參加節目的嘉賓及主持人的表現對比其他省事的同類節目來看還有很大的差距。

首先針對一些代表們所提的問題,參會部門的領導們沒有給與正面的回覆,比如濟南市長途站黑車的問題,這就是一個供需關係和依法辦事的問題。明眼一看就是正常途徑的運輸要求得不到滿足,並且沒有進行有效疏導,執法部門沒有根據實情進行有效執法並且強調客觀存在原因的問題。交通廳的領導講了半天沒有一個恰當的回覆,這就使觀眾和代表們對於政府部門的能力產生疑問,其實還是對人有疑問。

另一個就是高速路收費的問題,既然江蘇能夠辦到的事情,為何山東辦不到,既然明知道山東和江蘇的差距越來越大為何不能踏踏實實的為百姓辦實事?其實說來說去還是個利益分配的問題,這其中有地方的利益也有系統的利益。

現在省委省政府已經對山東經濟滯後,基礎設施落後,新興產業欠發展,政府不擔當不作為躺在功勞簿上小富即安的問題進行了細緻的分析,並且高度重視這些問題的解決。這些問題的背後或多或少都顯現著政府自身的一些問題,我想這需要時間來實現,但時不我待,希望政府能夠切實從自身的問題解決入手,從自己人身上的問題解決入手,必須有著壯士斷腕刮骨療傷的意念才行。

另外針對節目來說還是希望能夠給與電視臺更大的空間,既然辦這個節目就辦成全國的標杆,而不是一句空話,否則這個節目華而不實失去了意義,也再次傷了百姓的心。

希望在省委省政府的帶領下各級政府能夠認清目前的形式,不要繼續空喊口號,奮勇爭先,實事求是的做好本職工作,讓山東這個品牌更響亮的迴響在神州大地。讓惠民政策落實到位,使老百姓能夠得到實惠,掙到更得多錢,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互勉之!


寶貝的Totoro


《問政山東》節目初衷很好,為人民服務,接受群眾監督。

在內容上,比濟南電視臺“作風監督面對面”要好太多,現在濟南臺竟然是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業單位、企業上鏡,我都震驚了,居然有這麼多事業單位成了擋箭牌,主要部門不再上了,問題也不解決。所以山東臺播出的內容還是很讚的!

提點建議:主持人或老百姓,就是我們普通群眾,都應對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各項組織、制度等要有一個基本的瞭解。行政機關的效力發揮有多大,是一部門的責任,還是需要多部門聯合行政,要有一個基本的認知。那麼有時就不應該理解為不作為、推諉扯皮。

還有省直部門好的政策都有,都下發了,市縣沒有執行好,是不是要問責市縣機關的主管部門?而去問責省直主管部門效果不會太理想。

我覺得要客觀去問政,不要火藥味太重,這樣即不禮貌,又容易擾亂對方的思維,不利於把問題講清楚。

但還是要為節目點贊!希望堅持下去,不要成為濟南臺。省直組成部門輪流上,若每次分管的副省長都能知曉直播事件,問題就容易解決。事業單位、企業不要上。



跨過山和大海666


先看視頻,記者明查暗訪,曝光問題,主持人提問,觀眾提問,相關部門領導回答,確實存在問題,節目後調查,整改。

提問的觀眾經過篩查,問題比較溫和,主持人面帶笑容試探著問領導問題,感覺怕得罪領導或者害怕領導面子掛不住。領導都久經考驗,應對這些問題應該沒什麼問題。

曝光的問題有的都存在十幾年,領導還不太清楚,說要回去會合相關部門調查。節目後採訪領導,領導說,緊張,出了不少汗。

總歸是有進步吧,不能奢求太多,慢慢來吧。


陳老師Mr


我只說一句話足以概括:外省的叫問政,山東的叫拉呱。


小七726


收看了《問政山東》節目後,作為山東人,心又涼了半截,感覺就像演戲。如果還要繼續的話,希望弄清楚下面幾個問題:

一、要問誰?

是問說著玩的,還是問說了算的。

二、誰來問?

是事不關己的人問,還是需要解決問題的人問。

三、問什麼?

是問一些雞毛蒜皮的問題,還是問關係國計民生的問題。

四、咋解決?

問後是雨過天晴,還是有颳風有下雨。


彈簧振子996


不直播的問政都是耍流氓


李斌9123


都是走形式吹牛逼!一點的正事不幹!!!沒有一點用!!!!都是騙老百姓的!!我們反應了多次了!結果呢?還不是沒人管沒人問!!!!座標山東德州寧津縣柴胡店鎮小辛莊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