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原生家庭的傷痛之所在

瞭解原生家庭的傷痛之所在

最近有一部很火的電視劇叫做《都挺好》,劇情圍繞的是男主蘇大強在失去老伴趙美蘭之後的生活開始的,實際上它反應的是封建親情理念與現代親情理念的差異,以致於產生了極為畸形的親情之愛。今天我們就借《都挺好》這部電視劇來講講,處在新舊觀念變革時期的我們應該如何突破原生家庭的埂,更好的享受我們的人生。

一提起原生家庭的傷害,大部份人都會想起一個詞叫做“重男輕女”,正如電視劇裡的劇情一樣,男孩是個寶,女孩是根草,唯一不同的是差別對待的程度。這部電視劇之所以能這麼火,引起如此劇烈的響應,就是因為它太真實了,它展現的不僅是蘇明玉成長中的心酸與不易,更是你的、我的、還有她們的。

重男輕女不僅存在古老的封建社會中,還非常普遍的存在於我們當今生活的現代社會中,作為一個大規模的普遍現象存在,真正能解決問題的是瞭解事件發生的前因後果,從根本的認識層面去解決這一問題。

首先我們來認識重男輕女的這一歷史問題的起因。

社會的生產方式奠定男尊女卑從而伴隨著重男輕女。

在我國封建的古老社會里,重男輕女是伴隨著男尊女卑而存在著的,那麼過去的社會里為什麼是男尊女卑而不是女尊男卑呢?原因在於過去的生產方式奠定了男女各自的地位。過去的時代我們把它叫作為農耕時代,農耕時代最主要的生存方式是種田種地,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誰有力氣種得了更多的田和地,誰的生活就過得更好,但是,在比力氣這一方面上,女性普遍不如男性,因此男人取得了話語權,形成了男尊女悲的父權時代,再然後又通過三從四德的儒家文化來鞏固其男人的地位,最後便使得重男輕女成為一普遍現象了。這就是大時代背景下的重男輕女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男尊女卑下的男娶女嫁制度進一步拉大了重男輕女的程度

正是因為有了生產力決定了男尊女卑的大環境,然後才會發展男女不平等的體制。所有的不平等體制中,男娶女嫁體制是最影響男女平等的一個制度。由於過去社會不像現在的社會有社保基金養老,於是過去的古人就形成了這個男娶女嫁的制度。那麼,為什麼一定要留的是男人而不是女人呢?過去的古人又不傻,農耕時代留住男人才是利益最大化。正是由是有這樣的男娶女嫁制度的存在,社會的重男輕女就更加嚴重了。在那個靠天吃飯的舊時代時,自己吃不吃得飽還是一個問題,生了個女兒白養了十幾年後,到頭來成了別人家的人,替別人養老送終。於是有的父母不僅不待見女兒,更有甚者不惜剝奪女兒的生存資源來接濟兒子,只際上重男輕女下對男孩的愛也不過是對自我養老資源的投入。

封建體制下被“輕”待的女性是如何從受害者轉變成加害者的,從而讓這一現象像病毒一樣蔓延開來,以致於重男輕女在封建社會里成為一種非常普遍的常態。

接著我們再來看看,重男輕女的時代背景下是如何造就個體的悲哀的,然後再又把悲哀遺傳下去的。我們再次把焦點拉回到《都挺好》的劇情裡來。如果只看電視劇我們是很難以理解為什麼趙母那麼地討厭她的女兒明玉,因為母愛是一種天性,僅僅說因為懷了明玉不能跟別人跑,這個理由還是不夠的。後來我又去網上查了一下相關的原因,原著裡年輕的蘇大強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巨嬰,雖然自己不咱的但是眼光頗高,他看上了在醫院裡當護士的趙美蘭,趙美蘭不僅工作體面,人也長得不錯自然是看不上蘇大強的。

但是,蘇大強非娶趙美蘭不可,於是蘇大強的母親就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跑去跟趙美蘭的母親商量,只是你能把女兒嫁給我兒子,我就幫你搞定你兒子的城市戶口,兩個重男輕女的老母一合計發現,這划得來呀,一個幫自己兒子娶到了喜歡的媳婦,一個幫自己兒子解決了戶口問題,至於趙美蘭是不是不高興已經沒那麼重要了,於是趙母開始想方設法地讓趙美蘭同意這門婚事,雖說趙美蘭心高氣傲可最終還是抵不住趙母的一哭二鬧三上吊,十分委屈地嫁了過來,從此心中的那份委屈化為悲憤,於是就有了電視劇裡十分兇悍的趙美蘭了。

我想這才是趙美蘭討厭蘇明玉的根本原因,她討厭的是她自己的女兒身,是她自己不能選擇的人生,蘇明玉只是她對自我討厭的一種投射。於是我們會發現有這麼一個事實存在,那就是小時候被重男輕女養大的女孩,成年後有了自己的孩了後,她們會比任何人都要偏心,都要重男輕女。她們中有的是屈服於男尊女卑的社會環境中從而重男輕女,有的把對從前的自我討厭投射於同為女性的女兒身上從而極度的重男輕女。李玫瑾教授說過一句話那就是:如果一個人從來都沒有被善待過,那麼等他成年後,你也別指望他能善待他人。

趙美蘭就是這種人的典型,她從一開始的受害者演變成了一個加害者,她失去了作為人身上的善良,也喪失了作為女性自帶的母愛,她餘生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自私者,加害者,蘇家家庭矛盾的製造者。也許大家會想:不會吧,趙美蘭除了對蘇明玉和蘇大強不好,但她對另外兩個兒子還是可以的。大錯特錯!她早已失去了愛的能力,對她的兩個兒子只有寵沒有愛。那麼寵和愛之間又有什麼區別呢?寵是以自我為中心,設置一些相應的條件,只有滿足了相應的條件才能得到與之對應的關愛。愛則是以他人為中心,為了成全所愛之人成為更好的自己做出的付出與犧牲。寵和愛的不同在於中心點的不同,一個是為了滿足自己而付出,另一個只是為了所愛的人變得更好而付出。

那麼,我們來看看趙美蘭對她的二個兒子是如何寵而不愛的。

趙美蘭嫁入蘇家最後又跟初戀複合無望後,她把所有的希望和感情寄託在兩個兒子身上,大兒子蘇明哲是她的希望寄託之所在,二兒子蘇明成是他的情感寄託之所在,她對兩個兒子所有的付出都圍繞著她的自我滿足而存在,大兒子蘇明哲考上美國的大學,讓她在親戚朋友們面前有面子所以他不惜賣房也要支持他去留學,實際上她賣房支持大兒子留學為的只是自己的面子罷了,二兒子非常的孝順貼心,表面上看她為二兒子花了好多錢是對他的愛,實際上她只是花錢滿足她自己的情感需求而已,動物園的管理員訓練動物表演就是這個套路,他不管它是什麼動物,它有什麼樣的天性,需要怎麼樣去發展,他只管它的表演是否到位,是否能贏得觀眾們的掌聲,能的話才配得到更多的食物更好的待遇,蘇明成正是在這樣的養育模式中變成了趙美蘭心目中的好兒子,看似孝順,實則是一個沒斷奶的媽寶男,最後家庭和工作關係都沒能處理好,人生一片灰暗,這一切都是拜他媽的養育模式所賜。她根本就不在乎她的兒子作為一個人,應該擁有什麼樣的品質才能立足於這個世界之上,才能享受生活的樂趣,她在意的只是他是否滿足了她的情感需求,是否孝訓這才是她的所求。

也許大家會認為這樣的結論太過武斷,但是劇中對趙美蘭人格上的自私是有證明的,劇中第一集蘇大強想跟大兒子蘇明哲去美國生活,蘇明哲說:“爸!你忘了,你是不能座飛機的,那時候非非生孩想讓你和媽去美國照顧她坐月子,媽說你有耳水失衡,坐不了飛機。”蘇大強說:“那哪是我呀,你媽不想過去照顧非非坐月子,於是就問醫生有什麼病是不能坐飛機的,醫生說耳水失衡不能坐飛機,你媽就讓醫生開個我有耳水失衡的病證好不用過去伺候你媳婦。”這就是趙美蘭!當大兒子出國留學讓她有面子,她可以賣房,當大兒子需要她幫忙照顧兒媳婦坐月子時,不惜撒謊說蘇大強有病,不惜讓蘇非的母親提早兩年辦病退,這樣的母親還能稱之為有愛嗎?所有的付出都只是寵,付出的所有也都不過是自我滿足而已。

通過趙美蘭這個個體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是如何從受害者身份轉變成加害者身份的,這個轉變就是它的遺傳基因,它會在適合生長的環境裡面裂變,成為當時那個時代的普遍現象。

其次我們來了解問題之所在

以上就是重男輕女的三大原因之所在,真正要了解原生家庭的傷痛之所在,我們不僅要找出問題存在的根本原因,更需要了解存在的問題與當下的生活之間有什麼樣的衝突,只有這樣才能徹底的解決問題所在。

原生家庭的傷痛用一句話來概括問題之所在那就是:原有的體制不適用於現代的生產方式。前面我講過,在古老的過去男人靠的是天生力量比女人大而取得話語權形成了男尊女卑的體制。

但是,這一切並不是一塵不變的,自工業革命後,男人在體力上的優勢被大大地消弱了,試想一下,一個男人力氣再大,他做事能比得過機器嗎?不!他不能,能操作機器的不僅是男人能,女人也能,女人還有一個天性上的優勢那就是比較細心,並且工業革命初期,勞動力過剩,工廠有大把的工人可選擇時,好多廠子裡的工種都只招女性。於是工業革命後,女人的生存環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女人嫁給男人不再是她唯一的生存方式了,她們也可以有養活自己的工作,也能有自己的事業。還是馬克思總結得好: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當女人有了自己的收入後,要求平等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馬斯洛有一個層次需求圖:第一層是對生存的需求,第二層是對安全的需求,第三層是對歸屬感的需求,第四層是對尊重的需求,最後一層是自我實現的需求。封建體制下的女人完全是靠男人而活,所以她們的需求只能停留在第一個層次的對生存有渴望。小的時候她爹媽沒把她淹死在尿桶裡對她來說已經是天大的恩賜了,給她一口飯吃她就滿足了,哪裡還會覺得重男輕女有什麼可氣可傷心的,長大後嫁入夫家,丈夫不打她,能夠保障他養老這樣她就很滿足了,這一切發生在封建體制下都太正常不過了,所以說歷史再倒退200年,那裡是不會存在重男輕女的問題的,只因為那個時代的人們會視重男輕女為理所當然,這裡面也包括女人自己,在那樣的文化和體制下她們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原生家庭的傷痛真正讓人得以重視是發生在工業革命後,當女性們能有自己的工作養活自己之後,她們會自然而然的衍生出馬斯洛層次需求表裡的其它需求,這包括了父母的平等之愛。

現代體制下原生家庭重男輕女最大的傷痛莫過於:責任與義務的不平等!現代女性與現代男性有著同樣為父母養老的責任,這在法律上是有明文規定的,但是她們得到的愛卻沒有哥哥或弟弟的多。

所以說,現代原生家庭中女性的傷痛既源自於現代女性自我平等意思的崛起,也源自於現實生活中責任與義務的不平等。

原生家庭中男性的傷痛來自於新舊觀念的差異,封建體系下除了有男娶嫁制度打壓了女性的社會地位,還有兩大制度讓年輕的男性同樣也淪為了受害者,那就是家本位制度和孝廉制。

封建體制下的家本位制度

首先什麼叫做家本位制呢?家本位制是以家族利益為主,個人利益為輔的一種社會氛圍。在過去的封建社會體系中,由於過去官府的人力不足,所以家庭與家庭之間的很多小矛盾都是靠家族與家族之間聯合起來解決的,因此,過去的每個家庭都會有一個大家長的存在,這個大家長的威望相當於小家族內的小皇帝。

封建體制下的孝順制度

由於過去沒有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於是,封建體制下的成人想出了養兒防老的這個辦法,為了進一步鞏固自己老後的保障,封建文明就創造了一個孝廉制,那麼什麼是孝廉制呢?百度上是這樣解釋的,孝廉是漢武帝時設立察舉考試,以任用官員的一種科目。實際上過去的古人如果想走仕途,他必須是個孝子。

以上兩種制度,一種是建立於當時的生活環境實踐而形成的經驗,另一種是過去的成年人為保證自己的養老資源而對下一代人進行的思想統治。實際上那都是古人在面對資源不足的競爭中實行的物為我所用的思想,在這種思想下成長的男性就像是電視劇裡的蘇明哲,非常的大男子主義有犧牲精神,對大家庭對父母非常有責任感,甚至在父母面前變得愚孝和軟弱。

改革開放後,我國從歐美等發達國家流入了另一種新的思想體系。那就是現今的個人本位制和人人平等的觀念。這與我們國家流傳下來的封建思想體系是完全相反的,雖說改革開放的大門打開的時間並不久,但是這樣的思想卻已非常普遍的紮根於年青人的腦海之中,只因為歐美的這種思想更符合人性。

所以說,現代男性原生家庭的傷痛源自無法擺拖於紮根於心靈深處的封建觀念,一方面現今的趨勢要求他必須以小家為主,另一方面他無法承受曾經厚愛自己的父母的失望的眼神,就像蘇非和蘇大強一樣,兩者終究只能滿足其一。

最後,如何與那個過去被輕視的自我和解從而撫平原生家庭帶來的傷痛

正確地認識時代的侷限性

一個人的命運如果只是橫向對比我們會覺得命運對她來說真是太不公平了,比如說蘇明玉同樣都是一個爹媽生的,另外兩個哥哥要什麼有什麼,留給她的就只有冷漠和白眼了,如果只是因為她是個女孩她爸媽才這麼對她的,那麼為什麼同班的另一個女同學她爸媽怎麼對她那麼好,蘇明玉怎麼就那麼倒黴,偏偏生在蘇家呢?

一個問題如果只著眼於當下的悲傷點,很多問題都是沒有答案的,也會讓人痛不欲生。但是如果人的思維能開闊一點,從縱向的歷史去對比,我們就會發現蘇明玉其實是個幸運兒,她比她媽的人生幸運,她是有選擇而她媽媽沒有,她媽媽又比她姥姥幸運,她媽至少抗爭過,她姥姥連抗爭的權力都是沒有的,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商量都不會跟她姥姥商量。

這就是歷史,如果只站在歷史的橫座標軸去看,會讓人忍不住悲從中來,但是如果能站在歷史的縱座標軸上全面地看待問題,我們會發現我們已是如此的幸運,人生還是值得期待的。

人需有理解人性和人生是有殘缺的

雖然說那些重男輕女的父母都是自私自利的,但是,我們卻是沒有資格站在道德的高點去審判他們的,因為我們不曾經歷過封建社會對人性的殘害,也許在那樣的環境下我們不一定能做得比他們更好。當我們設身處地的瞭解了當時的環境以及他們也在承受更著更大的痛苦,也許我們就能懂得慈悲,放下對父母的恨,也放過自己。

人年紀越大就越能理解人生的殘缺性,有的人生下來就註定沒有腳,有的人生下來就註定看不見,還有的人生下來就沒有了父母,實際上沒有父母的愛就像是沒有腳,沒有眼和沒有父母一樣都只是一件隨機存在的事情,當人們能理解人生的殘缺性和事件的隨機性,也許人就不會耿耿於懷地執著於自己沒法擁有的東西了。

正確的認識人生

小編以為人生的本質最終是失去所有,人生的意義在於填充和回味。人最不應該做的就是沉溺於失去的痛苦中而失去現在。電視劇《歡樂頌》裡的樊勝美,因為渴望從未得到過的父愛母愛,於是她不惜付出自己的一切去滿足她父母的無理要求,她之所以這麼聖母般地付出,除了從小到大的貫性付出外,恐怕她自己也是特別的享受被父母需要的這種感覺,哪怕他父母只是為了他哥哥的破事給她打電話,但至少她還有自我存在感。正是因為有這種渴望存在,她沒錢過上更好的生活,只能跟其她兩個小青年一起合租。也是因為這種渴望的存在,能力不錯的她,工資也不低的她窮得居然連跳槽的錢都沒有。她為了這種渴望早已透支了她的一切,世人看到只是她給了她家好多錢,實際上她為了這種渴望支付的不僅是精力和金錢,還有機會成為。她就是一個沉溺於得不到的痛苦中而失去一切的人。

我們再來看看與樊勝美同樣缺少父愛母愛的蘇明玉是怎麼做的。蘇明玉也同樣渴望這種愛,但是當她求之不得之時,心生絕望和放棄之心的她離家出走了。她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事業上,於是她的事業給了她一個滿意的回報,讓她的成就感滿滿,離開了蘇家的蘇明玉雖說仍然渴望親情之愛,但是,當她的人生有事業的成就感作填充時,她對親情的渴望程度就會因其它方面的填充而減少。

其實人生也是這樣的,有些東西並不是你努力就一定能得到了,雖然遺憾,但是,當你的人生能被其它的美好事物填滿,那麼這份遺憾會在你人生的比率越來越少,但是,如是像樊勝美一般不懂得放棄,只知道一味地沉溺於得不到的渴望之中,那麼她的整個人生都只有遺憾存在。

總結

來自原生家庭的傷害永遠也無法消除,因為時間從來就不會倒流,今天我們之所以要了解原生家庭的傷痛之所在,為的是能更好的瞭解當下家庭內的衝突之所在,當我們做父母之時才不會犯相同的錯誤,才有可能享受與子女之間的親情之樂。

人生最主要的,除了要像蘇明玉一樣學會填充自己的人,更需要明白的是自己除了是歷史的繼承者也是歷史的創造者,我們除了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斬斷時代留下的悲哀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之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