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有哪些鍛鍊誤區?

阿明在山那邊


小芳每條在頭條上分享腰突的文章,其中不乏運動康復的方法,在後臺也經常和突友們一起交流。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吧,大家都非常認可運動康復對腰突康復的作用,正因如此,許多人在


練起來的時候,只要是聽說能治腰突的,都跟著去做,跟著去學。

我相信大家也學過很多的康復動作了,是不是每個對你都有效呢?有沒有存在越做越嚴重的情況呢?為什麼別人做這個動作有用,我做了沒用呢?我到底該怎麼練習呢?

小芳藉助今天的問答,來給大家分享一下,為什麼運動康復並不是幾個動作那麼簡單!

誤區一:破除“腰背肌”致勝論

現在在網上,有很多自媒體文章過於強調“腰背肌”對於腰突的作用,認為只要擁有了強大的腰背肌,就可以遠離腰突了。

我們可以觀察一下,很多體育運動員,擁有強大的腰背肌,但是依然會換上腰椎間盤突出症;而有些年老的爺爺奶奶,並沒有結實的腰背肌,卻也沒有腰椎間盤突出症啊!

腰背肌,的確是保護腰椎的一道重要屏障,但它並不是治療腰突症的根本方法,如果把所有鍛鍊放在增強腰背肌上,這樣不僅對腰椎沒有任何幫助,也會讓人走上治療的彎路。

我們經常會看見,有人說“小燕飛”對腰突沒什麼幫助,的確是這樣的。小燕飛最大的作用就是增強腰背肌,為什麼要把它當做治療腰突的方法呢?

配圖:小燕飛

誤區二:不知道康復的對象是誰?

我們都在找尋各種運動方法,但是你能說說你康復的對象是誰嗎?你也許會給出一個“萬金油”式的答案:當然是康復腰部了!

我們來分析一下,腰椎間盤突出,覺大多數情況下都與不良習慣有關係,它不可能平白無故找上你,在長期不良習慣、姿勢影響下,腰椎出現問題,發展成為腰椎間盤突出了。在這個過程中,腰椎出現的問題,並不是只有腰椎間盤突出啊!同時還會出現腰椎穩定性、腰椎形態改變(曲度變直、側彎、增生)以及腰椎序列等問題。

所以,第一個要康復的對象就是長期處於不良習慣和姿勢下的腰椎!(治本)

在康復鍛鍊當中,恢復腰椎健康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做了很多的腰背肌鍛鍊,腰椎形態依然存在問題。

選擇自我康復的朋友一定要懂得這句話:骨正筋柔,氣血自流。

是否“骨正”,就是腰椎形態是否健康!

我們做一個簡單動作來舉例子:選擇一個可以雙手支撐的物體(樓梯扶手、窗臺),然後向後輪流交替抬起腿部,做這個動作,一定要讓自己感覺到腰胯部一左一右擺動。這個動作並不要求腿部抬升的幅度有多大,能不能感受到腰胯部的擺動,至關重要。

通過這個動作,我們可以感受到腰椎歸位的作用,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腰椎歸位的方法,可以看一下我的頭條專欄《喚醒腰部自愈力》。

配圖:後踢腿

第二個康復對象:經絡通暢、筋經柔順(治標)

剛才我們提到一句話:骨正筋柔,氣血自流。對於突友們來說,能不能實現經絡通暢、筋經柔順,決定著能不能幫助自己消除症狀。

如果你選擇自我康復,一定要認識一下身體的兩條經絡:足太陽膀胱經和足少陽膽經。

平時,我們可以採取刮痧的方法,由上而下的疏通這兩條經絡,你會發現,疏通之後身體會變得非常輕鬆,腿部疼痛、麻木的感覺也在緩解。這兩條經絡,是自古至今中醫解除腰腿疼的重要法寶!

當然,我們還要配合相應的展筋練習:採取仰臥姿勢,將拉筋帶分別套在兩腳掌上,然後慢慢講腿部伸向天空,膝關節不要彎曲。

配圖:Y字拉筋法

第三個康復對象:腰背肌

對於腰背肌的作用,我們一定要客觀看待,不要誇大,也不要忽視。相信大家也看過很多關於腰背肌鍛鍊的方法,我在這裡也不囉嗦了,小芳比較推崇兩個:一個是俯臥挺身,一個是五點支撐。放兩張動圖,大家參考一下:

配圖:俯臥挺身

配圖:五點支撐

誤區三:忽視併發症

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80%的腰突患者,都有併發症:椎管狹窄、腰椎曲度變直、脊柱側彎、骨質增生、小關節紊亂等等。

但是,在康復鍛鍊的時候,很多人往往就會忘掉這些併發症,或者從來沒想過這些併發症有什麼禁忌!認為只要是治腰突的,就是適合自己,這樣就大錯特錯了!

比方我們常說的倒走,其實就是通過力學原理,幫助我們舒緩腰部肌肉,消除腰椎壓力,緩解一下正在,本質上並沒有什麼治療效果,腰突朋友走走也無妨。但是,如果是伴有腰椎曲度變直、脊柱側彎的朋友,倒走之後身體是很不舒服的!

同樣道理的還有“吊單槓”,對於純粹腰突的朋友來說,這是一個不錯的鍛鍊方法。但是,伴隨有腰肌勞損、脊柱側彎、曲度變直的朋友,吊單槓的體驗並不美妙啊!

大家在練習一種方法之前,一定要根據自身情況看看能否練習,千萬不要盲目鍛鍊,現在絕大多數的康復鍛鍊,都是是單純腰突為對象的,如果你有併發症,在練習之前千萬要弄清楚!


氧氣小芳


這位朋友你好,我來回答下你的問題吧! 我是一個已經康復了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

四年前我由於運動損傷,得了腰椎間盤突出,L4-5突出8mm,壓迫了坐骨神經,症狀非常明顯,甚至不敢低頭不敢走路,經過了一個月左右的臥床休息了,嘗試過很多的治療方法,比如針灸、正骨按摩、各種理療等,效果不是十分的明顯,腰痛腿疼腿麻的症狀還是十分的嚴重,走路最多能走100米,坐著最多能坐2分鐘,突然間間腰椎間盤突出把我從一個活力四射的棒小夥子打成一個行動不便,坐臥不安的病人,那種心理落差相信只有突友朋友們才能理解,我的情緒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開始變得急躁不安,易怒易抱怨。

我自己逐漸的意識到嚴重性,這種心態必須調整,因為我看到很多國外的運動員都通過運動康復了,我相信通過自己的堅持和努力,逐漸的找回健康,就這樣我開始了運動康復的漫長過程,首先我在網上查找各種運動方法,鍛鍊方案,也加過很多有經驗的突友,有真心幫助我的,也有利用腰突患者賺錢的。總之,花了不少冤枉錢,也沒找到合適的康復方案。

於是我開始慢慢的研究腰椎間盤突出的產生機理,運動鍛鍊的各種作用,以及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我把很多康復動作總結起來,通過自己逐一嘗試,找到適合自己的一套鍛鍊方案,同時在加上生活習慣的改變,逐漸的產生了作用。

經過近半年的鍛鍊,腰椎間盤突出的症狀基本消除了,已經過去四年多了,現在我仍然會堅持鍛鍊,確保腰椎不再受傷,我的腰椎也確實很給面子,沒有再次復發,這幾年我多次參加馬拉松比賽、籃球賽等體育項目,都沒有任何問題,再次也讓大家知道,腰椎間盤突出康復後和正常人是一樣的,不要喪失信念和決心。

上面我說了這麼多,只要是想讓大家相信鍛鍊的作用,不過在進行鍛鍊時確實存在一些誤區,很可能雪上加霜。

1、急性期鍛鍊是很不明智的

急性期是需要嚴格臥床休息的,這時要給自己的身體一個自我修復的過程,身體非常虛弱,不要再強迫它進行鍛鍊,很容易火上澆油。

2、選擇不適合自己的鍛鍊方法

腰部鍛鍊方法很多,比如燕飛、拱橋、游泳等等,可是有的人適合燕飛,有的卻做完燕飛後很難受,這就說明一個動作不一定適合於每個人,我們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動作。

3、鍛鍊強度過大

當我們找到一個適合的動作後就應該堅持練習,但是鍛鍊強度過大仍然後造成不好的作用,腰椎病的朋友們本來身體就比較虛弱,不應該無限制的大量運動與鍛鍊,往往結果事與願違。

下面我把自己的鍛鍊經驗分享給你,也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

1、爬行

爬行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見過,不要笑話爬行鍛鍊的人,因為它確實對腰椎功能的修復很有效,每天爬50米即可。



2、倒走

倒走練習適合於大部人腰突朋友練習,倒走時會改變重心位置,強行調整脊椎曲度,還可以增強肌肉的靈活性,每天最好倒走500米以上。


3、拉筋

通則不痛通則不痛這個道理相信很多人都明白,腰突其實也可以理解為經絡淤堵造成的,通過拉筋練習,能有效的緩解坐骨神經痛等症狀,拉筋分為臥式、坐式、跪式等,我就不一一介紹了,我專門發過拉筋演示視頻,告訴大家該怎麼鍛鍊。



以上幾個動作希望你能多多嘗試,同時還要注意生活中的一些習慣,通過合理的鍛鍊是可以康復的,你要堅定信念。

我專門開通了頭條號來分享自己的運動鍛鍊康復經驗,每天會發佈一個鍛鍊講解視頻來帶著大家一起鍛鍊,如果想加入我們的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訓練吧。

最後祝你早日康復!


訓練吧


作為一名骨科醫生在醫院經常會遇到病人這樣問:“醫生我腰椎間盤突出了,在外面按摩的師傅說我運動量太少必須加強鍛鍊,之後我就辦了一張健身卡,每天堅持鍛鍊,但是最近腰部疼痛不但沒減輕反而加重了,這是為什麼?”下面我來為大家找一下原因。

首先,過度勞累和過度安逸都是腰椎間盤突出的病因,而且並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適合鍛鍊,也不是所有的鍛鍊都適合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所以當患者鍛鍊不得當時不僅起不到緩解作用,有時症狀反而會加重。

從事體力勞動者如農民工、搬運工等,這一類人肌肉比較發達但缺少柔韌性。如果出現腰椎間盤突出時再去做一些增強肌肉力量的運動,如一些器械型的鍛鍊、仰臥起坐、小燕飛等,就會使病情加重。此類患者腰椎間盤突出急性期應該絕對臥床,等到椎間盤壓迫神經根水腫緩解後再下地活動,應該多做一些有助於身體協調的運動,如快走、抻勁、吊單槓、蛙泳等。

而從事腦力勞動者如會計、IT精英、文員等,這類人肌肉力量相對較弱,對脊柱的束縛力較差,脊柱的穩定性降低,當這一些人出現出現腰椎間盤突出時,應該減少臥床時間,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做一些有助於增強肌肉力量的運動如小燕飛、平板支撐、五點支撐等。

此外,所有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應該避免以下運動。

1、 對抗激烈的運動,如拳擊、各種球類等,這些動作身體移動速度快,而且大部分是腰在發力,很容易加重病情,所有這些動作要避免。

2、 仰臥起坐,仰臥起坐主要鍛鍊的是腹肌,而且會增加腰椎的承受力,使症狀加重,所以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應禁止做仰臥起坐。

3、 反覆轉腰運動,如呼啦圈、陀螺等,這些動作腰部扭動幅度特別大,會增加腰椎間盤的負荷,不利於病情恢復。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在腰椎間盤突出急性期所有運動都應該避免,最好的治療是臥床休息。

本期答主: 顧川川 醫學碩士


杏花島


1、倒退走路

有不少患者認為倒退走可以矯正姿勢,改善腰椎間盤突出症狀。

目前醫學研究或相關文獻並沒有類似論證的說法,倒退走路存在很多不安全的因素,有可能增加頸部、腰部扭傷或摔倒的風險,建議患者走路仍應向前走。

2、完全不運動,不做康復練習。

有不少患者擔心運動或者康復練習會加重腰椎間盤突出的症狀,所以採取不動以應萬變,這種方法也是不好的。適當的鍛鍊有利於恢復。可以根據痛與不痛來判斷運動是不適當。一旦覺得疼痛就立即停止。

下面給一些建議,希望對患者有幫助

早期鍛鍊不建議追求強度或時間,量力而行。大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鍛鍊重要,日常的保養同樣重要。

1、游泳

游泳對腰椎盤突出患者來說是一項非常好的康復運動,由於水的浮力作用可以使人在水中鍛鍊時,減輕脊椎、肌肉及關節的重力負擔,得到放鬆,能輔助治療腰部、腿部、關節等病變。要選擇正確的游泳姿勢,最好進行蛙泳。游泳前做好入水前準備活動。水溫要適中、游泳時間有一定的間歇,不宜過長,以避免腰部過度疲勞。

2、吊單槓

雙手抓著單槓吊著,每次吊個20-60秒,根據自己情況每次吊兩到三組。開始吊著的時候腰部可能會有點痛,堅持一兩個月就會有效果。注意要緩上慢下,動作一定要輕柔,避免因跳上跳下加重腰椎損傷。下地時,用前腳掌著地,不要足跟著地,以免椎間盤瞬間壓力過大造成突出加重。

單槓拉伸可以增寬椎間隙,減輕關節壓力,有效的拉伸脊柱,從而緩解椎間盤負擔,促進回納。

3、飛燕鍛鍊

做飛燕式鍛鍊一定要在症狀緩解期,避開急性疼痛期。飛燕式能增強腰背肌尤其是豎脊肌的力量,預防腰部損傷的發生。鍛鍊時如果出現腰部疼痛不適,應立即停止鍛鍊並休息,必要時到醫院就診。每次維持飛燕姿勢十到二十秒就要放下休息一下,反覆做五到十次,不需要刻意維持過久時間。

椎間盤膨出或早期的椎間盤突出,可以通過飛燕鍛鍊恢復正常的生理曲度,減輕關節壓力。但中央型椎間盤突出以及突出比較嚴重的患者,不建議練習飛燕,以免造成椎間盤脫出,而椎間盤突出的急性期,由於有明顯的神經根水腫,練習飛燕反而會加重炎症滲出,也是不建議練習的。

另外有一些注意事項

(1)急性期最好臥硬床,但也不能太硬。

(2)注意腰部保暖、防寒、防潮。

(3)避免提重物、特別是一隻手提重物。

(4)注意避免長時間固定於某種姿勢,如久坐久站、不正確的側臥,以免腰背肌出現疲勞而加重腰腿痛症狀。

(5)可以泡腳,促進血液循環。


阿明在山那邊


很多患者非常關心一個問題,就是患上腰椎間盤突出後,哪些體育運動方式不能練?今天,我們就從專業的角度來談談這方面的問題:

1、腰間盤突出患者不要做仰臥起坐

  很多人有一個認識上的誤區,認為腰椎不好,就要多鍛鍊,把腰練強壯腰椎間盤突出就好了。所以很多人就想到了通過仰臥起坐的方式來鍛鍊腰椎的強度,其實,這種方式是錯誤的,因為已經患上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腰背部肌肉本來就非常薄弱,而仰臥起做會增加腰椎承受的壓力,加重腰椎間盤突出的病情,所以有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應避免做仰臥起坐。

2、避免各種球類運動

  很多人特別喜歡一些球類運動,比如乒乓球、羽毛球、網球等等。但患上腰椎間盤突出後,這些球類運動就需要避免了。因為所有的球類運動幾乎對身體的移動迅速要求比較高,對抗比較激烈,而且這些運動很多都需要腰部帶動乏力,所以,非常容易扭傷腰椎,造成病情加重。

3、不要嘗試倒走

  有些人認為倒走可以鍛鍊腰椎,其實,這個方式也是不推薦的。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本身腰椎的協調性就不太好,倒走這種方式即使是對於正常人也有些困難,何況是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在路面不平或有突發情況時,練習倒走會增加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摔倒的風險,造成骨折、間盤突出加重等問題。

4、練習瑜伽要小心

  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在做瑜伽時也要非常小心,因為瑜伽動作中有些腰椎下彎的動作,這些動作會使得本身就滑脫的椎體或突出的間盤病情加重,從而進一步壓迫神經,引起症狀。

5、避免抽陀螺、甩鞭子鍛鍊

  在小區或者公園的廣場上,我們會看到很多老年人選擇抽陀螺、甩鞭子鍛鍊身體。這種方式可以鍛鍊上肢的肌肉及關節的力量。但是對於已經患上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要避免這些鍛鍊方式,因為這兩種鍛鍊方式都有腰椎扭轉的動作,而這個動作對腰椎間盤是非常大的傷害,容易加重腰椎間盤的突出。

6、不要騎自行車鍛鍊

  騎自行車對膝關節是一項很好的運動,可以在不負重的狀態下鍛鍊關節的靈活性,以及腿部肌肉的強度,但對於已經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騎自行車需要長時間彎腰,同時路上的顛簸都可能對腰椎間盤造成更大的傷害,從而加重病情,所以,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應避免長期騎行鍛鍊。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點擊右上角“關注”後,可查看更多醫師解答或免費向醫師提問】


平安健康科普


  眾所周知,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多做些體育鍛煉有利於康復,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運動都對患者康復有幫助,如果鍛鍊不當,會事與願違。那麼,腰椎間盤突出有哪些鍛鍊誤區?咱們不妨談談,以作共享。

  誤區1:倒退走路。

  不少患者認為倒退走可以矯正姿勢,改善腰椎間盤突出症狀。但目前醫學研究或相關文獻並沒有類似論證的說法,倒退走路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有可能增加頸部、腰部扭傷或摔倒的風險,建議患者走路應向前走。

  誤區2:完全不運動,不做康復練習。

  不少患者擔心運動或者康復練習會加重腰椎間盤突出的症狀,所以以不動應萬變,這種方法也是不可取的。適當鍛鍊有利於恢復,可以根據痛與不痛的感覺來判斷運動是否適當,一旦覺得疼痛立即停止。

  那麼,腰椎間盤突出鍛鍊應注意什麼呢?嚴格說來,任何過度彎腰或增加椎間盤負擔的鍛鍊都不適合,如舉重、仰臥起坐、各種球類、騎自行車等。建議進行如下鍛鍊:

  1、游泳:游泳對腰椎盤突出患者來說是一項比較好的康復運動,由於水的浮力作用可以使人在水中鍛鍊時,減輕脊椎、肌肉及關節的重力負擔,能輔助治療腰部、腿部、關節等病變。要選擇正確的游泳姿勢,最好進行蛙泳。切記游泳時間不宜過長,避免腰部過度疲勞。

  2、吊單槓:單槓拉伸可以增寬椎間隙,減輕關節壓力,有效拉伸脊柱,從而緩解椎間盤負擔,促進回納。剛開始時腰部可能會有點痛,堅持一兩個月會有一定的效果。此外,要注意緩上慢下,動作輕柔,避免因跳上跳下加重腰椎損傷。下地時,用前腳掌著地,不要足跟著地,以免椎間盤瞬間壓力過大造成突出加重。

  3、飛燕鍛鍊:做飛燕式鍛鍊一定要在症狀緩解期,避開急性疼痛期。飛燕式能增強腰背肌尤其是豎脊肌的力量,預防腰部損傷的發生。鍛鍊時如果出現腰部疼痛不適,應立即停止鍛鍊並休息,必要時到醫院就診。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一:一定要分清楚,腰突不一定腰痛,腰痛不一定腰突。在臨床中我們治療的是症狀,也就是治療的腰痛,不是腰突。很多人一輩子有腰突但並不要痛,所以就不用治療。

二:如果確診了就是腰突導致的腰痛,那這時候就要分是膨出,突出,脫出,有沒有壓迫神經,脊髓,壓的程度。原則上講,只要沒有嚴重壓迫脊髓,沒有嚴重到影響正常生活就不需要手術。保守治療就可以。

三:保守治療方法很多,手法,運動,理療,懸吊,牽引,等等,這些只是工具,要針對問題去選擇工具。比如,關節紊亂就得手法去矯正,肌肉緊張就的按摩去放鬆,肌肉無力就的去鍛鍊強化。

四:沒有固定的套路,不是一上來就理療,按摩,正骨,更不是每個人都是那一套,只看片子,不查體的,直接開單子的,這個病治好了是蒙的,治不好才是應該的!


藥物諮詢師軍


關於腰椎間盤突出的鍛鍊方法有很多,但是前提是要知道。鍛鍊也只是起到輔助的治療作用,且作用並不是很大。鍛鍊是還有很多要注意,因為稍有不慎就會適得其反,鍛鍊也有很多誤區。根據我的經驗給大家說一些詳細的鍛鍊方法。

1、隔牆遠眺:先抬頭挺胸坐直,將頭、頸、背、腰都向上拉直。下額上抬,雙目遠看前方,腦門用力向上拔直,就如同身體的前面有一堵牆,我要隔牆看戲一般。每次動作堅持半分鐘到一分鐘,做2~3下。可以在每天上班時想起了就做。

2、挺腹:每日做挺腹運動數十次,一方面加強腰背肌的鍛鍊,另一方面使椎間隙及纖維環、椎間韌帶發生旋轉、牽拉,產生周邊壓力,突出物易於回納,可使椎體關節回覆解剖功能位達到適應狀態。

3、挺腰運動:操作者取仰臥位,將雙膝屈起,將兩手握拳後置於身體兩側,然後將腰臀部儘量向上抬,同時儘量挺胸。可緩慢地連續做 10~20 次。當然,如果腰突疼的實在難以忍受可以配合藥物治療,膏貼三川歸效果就不錯,淘寶上都能買到,很便宜可以試試。

4、斜板蹬騎:頭上位仰臥在約30度左右的斜板上,雙手緊握板側維持身體不致下滑,雙腿舉起,像騎自行車一樣交替蹬伸,直不能堅持為止。通過上述的運動方法可以有效緩解腰椎間盤突出的各種症狀。


我的世界久久難以忘懷


總的來說,常見的誤區可分為三點:1)運動過量;2)錯誤運動;3)等到不痛了才運動.

運動過量

當運動帶來的負荷超過身體能承受的範圍,往往會帶來反效果,即加重腰突症狀。

很多患者不針對自身情況,一開始運動就是做小飛燕。

不可否認,小飛燕確實能夠訓練到腰背部的肌肉力量。但是久不運動的人,小飛燕的運動往往會過度增加腰部負荷,加重症狀。

如果腰椎間盤突出症伴有椎管狹窄的朋友,在腰部後仰的時候,會減少椎管容積,反而更加容易加重症狀,得不償失。

錯誤運動

錯誤的運動方式,不僅不會緩解症狀,還會讓腰突變得更加嚴重。

對於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尤其需要記住:
1)彎腰的動作會通過增加椎間盤前側的壓力,迫使突出物更加向後刺激神經,從而加重症狀。
2)旋轉腰部的動作會增加椎間盤的剪切力,不利於腰部的康復。

因而,不建議進行:仰臥起坐,爬行,彎腰下旋轉負重的運動。


等到不痛了才運動

很多腰突患者都有一個誤區:疼痛期絕對禁止運動,要不痛了才進行運動。

確實,疼痛期臥床休息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腰突症狀,但是長期臥床不可避免會帶來肌力減退,肌肉關節僵硬等情況。長期而往,更不利於腰突的康復。

而且疼痛期適當的運動,是有減輕疼痛的效果的。

因為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給椎間盤帶來更多營養物質,促進腰突症狀緩解,也會為未來回到正常的工作生活帶來鋪墊。

所以,建議疼痛期加入適當的運動,減輕疼痛感。

另外,提供大家一個判斷運動是否正確的訣竅:看運動過程中/後是否症狀加重。


羅煒樑


  這個問題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來回答,期待您的關注~

  我們都知道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多做些體育鍛煉對康復有利,但是你知道嗎並不是所有的運動都對患者康復幫助。如錯誤鍛鍊,不僅對康復無益,還會加重症狀。

  1、對於急性期的患者來說臥床休息時最好的選擇,此階段不可進行任何鍛鍊,最好睡硬板床。當急性期過後可依照醫囑適當鍛鍊。腰椎間盤突出的鍛鍊需要循序漸進,切忌突然地、劇烈地運動,以避免造成腰部扭傷。初期應選擇腰部活動和負荷量相對較少的運動項目,並可在運動時採取佩帶寬腰帶或腰圍等保護措施。

  2、腰椎間盤突出患者不宜參加舉重、爬山等運動,生活中不要拎搬重物。很多人在搬起重物時,往往會直接彎下腰,雙腿不屈,膝蓋也不動,這樣會將所有的負荷施加在腰椎,很容易造成關節囊、肌肉、韌帶的勞損。

  3、選擇適合的鍛鍊方式,經臨床研究證實游泳對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有康復幫助,但是要注意游泳水溫不要過低,選擇合適的姿勢,游泳前要做足準備活動,鍛鍊時間不宜過長,以避免腰部勞累

  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範濤教授提醒大家,當腰椎間盤突出症狀加重時,患者應停止活動進行休息,待症狀好轉後再進行體育運動,如果長時間得不到好轉,應立即到醫院檢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