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喜欢历史?因为女娲不是蛇而是一只大蟾蜍?

今天在看书的同时也在想,我看这些书到底能为我带来什么,如果仅仅是兴趣上的满足我想随便看一些自媒体的文章就行了,但是事情似乎没有这么简单,我的上一篇文章给了我一个教训,这是我在看《易中天中华史·卷一中华根》后记的时候想到的,里面易中天先生说他在拜访吴敬琏先生的时候被问到了一个问题——你怎么保证你说的都是史实?对于易中天先生来说这个问题相当好回答,简单的列出证据就行了。但是我也想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对于我来说,这个问题太难了,因为内容小众,喜欢的人不多,紧接着这方面的信息传播就不够广,为自己辩解的时候很容易鸡同鸭讲。在一个,我所接触的几乎没有一手资料,这让我的真实性显得云雾缭绕。不过,我也有办法,第一就是继续传播,爱好历史的人无论在什么时候相遇应该都会心有灵犀的交换意见,这是肯定的,而这样做也很简单,无非坚持二字而已。第二我就不说了,慢慢就会有人明白的。

你为什么喜欢历史?因为女娲不是蛇而是一只大蟾蜍?

言归正传,历史为什么会吸引人?因为故事吗?因为好看吗?以上显然不是根本,我本人比较喜欢看推理小说,不论什么题材,有推理的桥段也是可以的。推理为什么吸引人?因为前戏太迷离,真相太朴素。当你像是拼积木一样把真相给推理出来的时候,其成就感和满足感就像一壶醇酒上头一样,你知道酒很美味,酒知道不伤你胃。这是一件默契的事,默契就需要多方来实现,历史的真相也需要多方来实现,证据,推理,直觉等等。相较于小说,历史的真相离地更近,对人的冲击也就更大,小时候读过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这些结合了考据的“新编”其实更符合历史的真相,各种趣味和惊诧之处,实在难以言表。历史的真相能有多吸引人?请看:

你为什么喜欢历史?因为女娲不是蛇而是一只大蟾蜍?

女娲在神话故事里是一个人首蛇身的人,这里要说一下,神话也是历史,只不过是早期的历史跟倾向于象征意义,内容的真实性反倒是其次的,因为神话是口口相传的,他比文字出现的还早,所以神话其实就是懵懂时期的历史,民族懵懂时期的记忆。那么话说回来,西方神话里最让人既有深刻的是什么?应该是神之间的乱伦,父亲是自己的哥哥,儿子把父亲的生殖器砍掉(有兴趣的可以查一下),几乎每一个故事都伴随着性,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早期的神话伴随着生殖崇拜,中华民族也不能免俗,只不过咱们没有这么露骨,羞耻心比较重的东方人喜欢暗示,那么生殖崇拜怎么暗示?用动物,比如男性生殖器就可以用蛇和鸟来隐喻(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论》),但是这里面有一个疑问,女娲造人在先,造人的时候也只有女娲自己,熟悉历史的也知道,早期的社会关系是从母系氏族开始的,那为什么代表男性的蛇会落在代表母系氏族的女娲身上?(详看《易中天中华史·祖宗》),答案是有人动了手脚。那么根据文物出图不难发现,女性生殖崇拜是有的,对象也很清晰,是鱼和蟾蜍,一个是形象,一个是“多子”(生育能力是早期高死亡率的唯一对抗手段,所以母亲的地位极其重要,关乎族群的生死存亡)。所以伏羲这个带着“羊面具的美男子”(详看《易中天中华史·祖宗》),不仅改了户口本,还给自己的女人做了整容手术(一说伏羲女娲是夫妻)。这背后能看到什么?看到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看到氏族变成了部落,部落发展成联盟(炎帝黄帝尧舜禹),联盟又发展成了国家(夏启)。

你为什么喜欢历史?因为女娲不是蛇而是一只大蟾蜍?

所以结论,女娲不是蛇,她是蟾蜍或者一条鱼,当然,这都是象征意义上,另外女娲是鱼或者蟾蜍也补全了中华民族历史的大拼图,这对咱们来说是好事,因为知道来龙才能看到去脉,知道怎么来的,才知道该去往何处。好了,谢谢大家,祝大家生活愉快万事如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