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擊長空!二戰後新興的導彈類武器對美國海軍發展的碰撞歷史

在二戰結束後,新興的導彈武器對海軍艦體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現代海上霸權大國的美國,面對新興的制導武器,是選擇怎樣改變發展自己強大的海軍的呢?

本文共計6851個文字,29張配圖。

時代的終結

18世紀末期至19世紀初期,世界各國海軍創立時的船型是風力推進的木製帆船,艦載武器主要是配備在船體兩舷側的大量前裝炮。自蒸汽發動機出現後的19世紀中葉,蒸汽與風力開始並用,可謂是蒸汽推進裝甲艦的時代。但是,舷側炮仍是主流,最大的變化就是旋轉型炮塔的出現。

鷹擊長空!二戰後新興的導彈類武器對美國海軍發展的碰撞歷史

20世紀初,2門大口徑炮作為主炮,以旋轉型炮塔的形式在艦艏、艉部各裝備1座,多門口徑炮作為副炮,配置在舷側,這成為主力水面艦的標準裝備。1907年,英國皇家海軍“無畏”號戰列艦開始配備5座305毫米雙聯裝炮,美海軍以此為契機進入新型艦時代。

鷹擊長空!二戰後新興的導彈類武器對美國海軍發展的碰撞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年)爆發後後,航母、戰列艦和重型巡洋艦等水面主力戰艦上開始裝備雷達,不僅實施對空警戒,而且可用於大口徑炮射擊時的目標搜索探測,並在夜間射擊時也能發揮作用。水面作戰艦除大量裝備用於水面射擊的大口徑炮外,還裝備127毫米、76毫米的中口徑炮,以及40、20毫米機炮,並採用近炸引信,提高射擊指控裝置的性能,發揮對空防禦的威力。

鷹擊長空!二戰後新興的導彈類武器對美國海軍發展的碰撞歷史

以美國的眼光看,1943―1944年期間最後竣工的4艘“衣阿華”級戰列艦宣告了的大艦巨炮時代的終結。 大艦巨炮終結的自身原因可以歸結為2個:

一,戰列艦所依賴的最主要東西兩樣無非是堅甲和利炮。二戰結束後導彈化時代開始來臨,裝甲防禦在大型反艦導彈面前變得毫無用途,十幾英寸的大炮縱然威風八面可射程不過40公里,打擊距離有限,已經不適合現代海戰了。

二,戰列艦厚實敦重的裝甲仍然是抵不過飛機一輪又一輪的攻擊。防空火力已經與艦載機的發展出現了代差。

在二戰結束後,著手成為世界級海上霸權國家的美國為了應對主力艦的這種尷尬防空情況和攻擊距離不足的情況,開始放眼把新興的武器——導彈,搬上水面艦艇。

鷹擊長空!二戰後新興的導彈類武器對美國海軍發展的碰撞歷史

開發並裝備防空導彈

美海軍航母機動部隊在太平洋戰爭末期,受到日本海軍“神風”特攻機的攻擊卻束手無策。之後,美海軍開始在航母自身及其護衛艦上裝備防空用的中口徑艦炮和自動炮,以及採用40、20毫米機炮的近炸引信,提高射擊指控裝置的性能,發揮對空防禦的威力。同時,美海軍於1944年後開始啟動多項防空導彈的研發項目,希望利用防空導彈擊毀飛機。是的,你沒有看錯,1944年,二戰還沒結束,日本還沒投降,美國就開始著手研發防空導彈了(當然1944-1945年只是論證階段)

但是,這些項目都沒趕上實戰,雖說戰後也取得一定戰績,有些項目還是中止研發了。期間,“大黃蜂”項目產生了3T導彈,即“黃銅騎士”遠程防空導彈、“小獵犬”中程防空導彈和“韃靼人”近程防空導彈。 RIM-7E“海麻雀”艦空導彈

鷹擊長空!二戰後新興的導彈類武器對美國海軍發展的碰撞歷史

“黃銅騎士”遠程防空導彈

1952年,“黃銅騎士”遠程防空導彈測試中成功擊毀目標,但是其1959年才完全實用化。該導彈射程初期為93千米,1966年的改進型射程達到185千米。1951年,從“黃銅騎士”遠程防空導彈中衍生的“小獵犬”中程防空導彈開始試驗並投入使用,通過改良制導方式和推進裝置,其改進型RIM-2F射程最終達到75千米。

鷹擊長空!二戰後新興的導彈類武器對美國海軍發展的碰撞歷史

“小獵犬”中程防空導彈

改變“小獵犬”導彈的制導系統後,新型“韃靼人”導彈於1962年列裝,最新型RIM-2C導彈射程為32千米,擁有對地攻擊能力。新型防空導彈最先裝備的首艘艦就是“波士頓”號巡洋艦(CA-69),該艦是在二戰期間1943年6月服役的重型巡洋艦,1952年1月變更艦種為導彈巡洋艦(CAG-1),同年2月開始撤去後部的三聯裝203毫米炮塔,裝備2座“小獵犬”導彈發射架,1955年11月再度服役。隨後,“堪培拉”(CA-70)變更為導彈巡洋艦(CAG-2),二戰末期服役的巡洋艦均逐步轉換為導彈巡洋艦。從第3艘“卡爾・文森”級(CL-93)往後均由輕巡洋艦轉換為導彈巡洋艦(CLG3-8),在艦體後部裝備1座“黃銅騎士”(CLG3-5)和“小獵犬”(CLG6-8)導彈雙聯裝發射架。新造的核動力巡洋艦“長灘”號(CGN-9)裝備“黃銅騎士”和“小獵犬”導彈,並於1961年9月服役。

鷹擊長空!二戰後新興的導彈類武器對美國海軍發展的碰撞歷史

“韃靼人”導彈

鷹擊長空!二戰後新興的導彈類武器對美國海軍發展的碰撞歷史

驅逐艦也開始裝備防空導彈,首艦“基阿特”號(DD-712)在二戰結束前的1945年7月服役。1955年9月,該艦開始實施改裝,在其後部裝備1部“小獵犬”導彈雙聯裝發射架,同年12月作為導彈驅逐艦(DDG-1)再次服役。在現役驅逐艦上裝備防空導彈的僅有“基阿特”號。此後,美海軍開始建造新型防空型驅逐艦,首艦“查爾斯・亞當斯” 號(DDG-2)裝備“韃靼人”導彈,並於1960年9月服役,以後又建造了23艘。之後,美海軍逐步建造配有防空導彈的水面作戰艦。

鷹擊長空!二戰後新興的導彈類武器對美國海軍發展的碰撞歷史

(“基阿特”號驅逐艦。她是美國第一艘導彈驅逐艦。看見後面那兩個豎著尖尖的東西了嗎,那就是她的艦載導彈)

3T導彈之後,美海軍開始發展“標準”導彈,1964年開始研發中程(MR)和遠程(ER)“標準”導彈。由“韃靼人”導彈的最新型RIM-24C派生的“標準”-1(SM-1 Block Ⅳ,RIM-66A)中程防空導彈於1968年開始服役,射程32千米;用於取代“小獵犬”導彈的“標準”-1增程型(SM-1 ER,RIM-67A)於1970年開始服役,射程73千米。之後,美海軍又開發了性能更先進的“標準”-2(SM-2 )導彈。 “北極星”A3潛射型彈道導彈。直到現在,美國海軍依然離不開“標準”系列導彈。

鷹擊長空!二戰後新興的導彈類武器對美國海軍發展的碰撞歷史

早期的標準系列導彈還是用導彈發射架裝載

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後的美海軍現有戰艦和新造戰艦均裝備了防空導彈。但是,這些導彈系統的弱點也逐步暴露出來了――制導雷達和目標照射雷達的數量制約了導彈的發射數量,難以抵抗蘇聯戰機加導彈的飽和攻擊。為解決這個問題,美國開始研發新的先進水面導彈系統(ASMS)。經過多次探索,最終研發出同時具有多目標搜索和跟蹤功能的新型相控陣雷達,以及在電子戰環境下能應對飽和攻擊的新一代“標準”導彈。 “魚叉”反艦導彈 1969年12月,ASMS項目變更為“宙斯盾”武器系統項目並繼續研發。1973年,在陸上試驗的SPY-1D多功能雷達實現追蹤目標能力,此後各部件的研發都進展順利,於1973―1974年裝備在試驗艦“諾頓灣”號(AVM-1)上。美海軍針對高速、低空和多個目標等諸多條件繼續導彈發射試驗,同時開啟能夠搭載“宙斯盾”系統的新艦船建造計劃。

鷹擊長空!二戰後新興的導彈類武器對美國海軍發展的碰撞歷史

裝備量產型“宙斯盾”系統的首艦“提康德羅加”號巡洋艦(CG-47)於1983年11月服役。此後,在“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和“阿利・伯克”級驅逐艦裝備的“宙斯盾”系統,在細微處逐步更新升級,但基本框架沒有變化。現在,“標準”-2系列的最新型“標準”-2 Block Ⅳ導彈射程已經達到370千米。此外,美海軍還研發了可攻擊視距外目標的主動、半主動制導方式的“標準”-6導彈。

以3T導彈為基礎發展的防空導彈射程逐步延伸,而近程防空導彈一直處於空白,直至20世紀60年代“海麻雀”空空導彈轉為艦載型防空導彈。RIM-7E“海麻雀”導彈被稱為短程點防禦導彈系統(BPDMS)單艦防禦系統的原型,裝備在1967年改裝的“企業”號(CVN-65)核動力航母上。之後,其他航母、驅逐艦的標準裝備是半主動雷達制導的RIM-7E導彈,其最大射程為12千米。隨後,按照北約的使用要求,美海軍研發了NSSMS(“北約海麻雀”水面艦艇導彈系統),經過RIM-7H的改良型,又研製了發展型“海麻雀”RIM-162。21世紀初,美海軍開始裝備的發展型“海麻雀”可以應對以往“海麻雀”系統無法應對的低空、高旋轉目標,其最大射程為30千米。

鷹擊長空!二戰後新興的導彈類武器對美國海軍發展的碰撞歷史

核動力潛艇和彈道導彈的出場

美海軍首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號 (SSN-571)於1954年竣工,1955年服役。該潛艇依靠核動力航行,可在水下長時間高速航行,具有以往潛艇無法達到的能力。之後,核動力潛艇成為美海軍潛艇的主力,但20世紀初潛艇實用化以來就裝備的武器――魚雷一直沒有變化。20世紀70年代開始,Mk37之後出現的533毫米重型魚雷Mk48在推動力、制導方面進行了改良。現在,Mk48 Mod6魚雷已經發展為最新型的Mod7。

鷹擊長空!二戰後新興的導彈類武器對美國海軍發展的碰撞歷史

美海軍對水面艦船除發射魚雷進行攻擊外,還設想在隱蔽性高的潛艇上搭載導彈。在核動力潛艇應用以前,美海軍於1953年建造了“天獅星”Ⅰ巡航導彈(射程926千米)搭載艦,緊接著建造了搭載“天獅星”Ⅱ巡航導彈(射程超過2200千米)的核動力潛艇。但是,發射時搭載艦必須上浮,作戰使用上很受限制。隨著同期研發的“北極星”潛射彈道導彈實現水下發射能力,美軍中止了“天獅星”巡航導彈的開發計劃。

鷹擊長空!二戰後新興的導彈類武器對美國海軍發展的碰撞歷史

“喬治・華盛頓”級彈道導彈核潛艇(SSBN)新搭載了16枚“北極星”A1潛射型彈道導彈(射程1850千米)。1959年12月服役的首艘“喬治・華盛頓”號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於1960年7月在水下成功發射了“北極星”A1潛射型彈道導彈。雖說有低速航行、淺水區發射等制約條件,但發射潛射型彈道導彈可謂是劃時代的事件。

之後,潛艇發射彈道導彈的型號為“北極星”A2(2780千米)/ A3(4630千米)和“海神”式導彈C3(4630千米)。其射程進一步延伸、命中精度提升,裝有多個核彈頭,性能大幅提升的潛射導彈裝備在後來的彈道導彈核潛艇上。

鷹擊長空!二戰後新興的導彈類武器對美國海軍發展的碰撞歷史

“喬治・華盛頓”號彈道導彈核潛艇

隨後,射程7400千米的“三叉戟”Ⅰ導彈(C4)列裝,搭載在1981年服役的首艘“俄亥俄”級核潛艇上。最後1艘艇即第18艘艇於1997年服役,其中第1~8艘裝備24枚“三叉戟”Ⅰ型導彈(C4),第9~18艘裝備24枚“三叉戟”Ⅱ型導彈(D5),射程延伸至11000千米,命中精度也大幅提升。 “戰斧”巡航導彈

反艦導彈和巡航導彈

1967年10月21日第3次中東戰爭中,阿拉伯聯合(現在的埃及)海軍的“蚊子”級高速導彈艇發射蘇制“冥河”級反艦導彈,擊沉了以色列海軍“埃拉特”號驅逐艦,震驚了全世界。誰都沒有想到,一艘不起眼的小艇,竟然能幹沉一艘主力驅逐艦。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各國海軍的重點都放在防空方面,大力開發、裝備防空導彈,似乎忘記了對艦攻擊。但是,通過“埃拉特”號事件,人們認識到反艦導彈相當於過去大口徑炮的威力,世界從此進入了反艦導彈時代。

鷹擊長空!二戰後新興的導彈類武器對美國海軍發展的碰撞歷史

美海軍20世紀60年代開始研發可搭載在戰機上、能攻擊水面目標的“魚叉”導彈。以“埃拉特”號事件為契機,“魚叉”導彈的搭載範圍擴大至水面艦和潛艇上。最終,水面艦艇、機載和潛艇用“魚叉”導彈分別於1977年、1979年和1981年開始列裝。

水面艦艇的“魚叉”導彈從傾斜型固定發射筒發射,潛艇從艙室的魚雷發射管發射到達水面後,以亞音速飛行,使用無線電高度計進行慣性制導,末端由主動雷達引導其接近目標。

“魚叉”導彈服役以來,經過幾次技術提升後(Block1A~1D),1A和1B型最大射程為92千米,1C為124千米,1D延伸至240千米。21世紀初研製的最新Block2具有目標識別功能,使用GPS定位系統提升對艦攻擊能力,還能實現對地攻擊。

鷹擊長空!二戰後新興的導彈類武器對美國海軍發展的碰撞歷史

1972年,美海軍開始研發“戰斧”巡航導彈,最初還包括空中發射型巡航導彈,但最終只裝備了水面艦艇和潛艇發射型。“戰斧”型亞音速巡航導彈,對地攻擊型除用慣性制導外,還採用地形匹配和數字景象匹配區域關聯,對艦攻擊型採用慣性制導,末段採用主動雷達制導。

鷹擊長空!二戰後新興的導彈類武器對美國海軍發展的碰撞歷史

水面艦艇發射型“戰斧”巡航導彈最初採用箱型發射架,現在使用垂直髮射筒,潛艇使用魚雷發射管或者垂直髮射筒發射。1991年海灣戰爭中,該型導彈首次投入實戰。在之後的戰鬥中,美海軍從水面艦和潛艇發射1500枚以上,每一枚擁有450千克彈頭的對地攻擊能力。 “戰斧”巡航導彈始於初期的BlockⅠ。BlockⅡ添加了GPS制導系統,發展成為BlockⅢ,最新型BlockⅣ是從2004年開始服役的,其具備雙向衛星信號傳輸功能,發射後可更改攻擊目標、進行再設定,可進行戰場監視,最大射程超過1600千米。

鷹擊長空!二戰後新興的導彈類武器對美國海軍發展的碰撞歷史

“戰斧”巡航導彈裝備在除護衛艦以外的主要水面作戰艦(巡洋艦、導彈驅逐艦)以及潛艇(SSN)上。之後,還出現了專門裝備“戰斧”巡航導彈的核動力潛艇(SSGN)。“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SSBN)的第1~4艘撤去彈道導彈,改造為裝備154枚“戰斧”的巡航導彈核潛艇。

此外,對艦攻擊型“戰斧”巡航導彈自20世紀90年代前半期就退役了,全部轉為對地攻擊型。 “拉姆”紅外製導近程防空導彈

鷹擊長空!二戰後新興的導彈類武器對美國海軍發展的碰撞歷史

應對近程防空威脅

反艦導彈的出現對於水面艦船而言成為新的防空威脅。“埃拉特”號事件發生的第2年即1968年,美海軍為彌補“海麻雀”單艦近程防空導彈的不足,開始討論一種應急防禦反艦導彈,其可防禦較“海麻雀”防空導彈更近的射程,並與“海麻雀”構成雙重防禦網。此後,美海軍開始研發近程防禦武器系統(CIWS),該系統由可自動探測跟蹤目標的射擊指揮裝置和高速發射的6管20毫米機炮組合而成,命名為“密集陣”近程防禦系統。1979年8月,“密集陣”系統最初的量產型完成。1980年4月,3座該系統裝備在常規動力航母“美國”號(CV-66)上,並開始正式服役。“密集陣”近程防禦系統經過改良性能不斷提升,現在裝備在以航母為首的幾乎所有美海軍水面艦艇上。

鷹擊長空!二戰後新興的導彈類武器對美國海軍發展的碰撞歷史

“海麻雀”

鷹擊長空!二戰後新興的導彈類武器對美國海軍發展的碰撞歷史

“密集陣”近程防禦系統

此外,美海軍還開發了可從21聯裝發射架上發射的“拉姆”(RAM)紅外製導近程防空導彈,和裝填在11聯裝發射架上、可與20毫米“密集陣”機炮互換的“海拉姆”近程防禦系統。

鷹擊長空!二戰後新興的導彈類武器對美國海軍發展的碰撞歷史

“拉姆”(RAM)紅外製導近程防空導彈

反潛兵器的充實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潛艇開始使用核動力推進。但近年來使用常規動力推進的潛艇性能也不斷提升,對水面艦造成的威脅不斷增大。因此,水面艦開始採取固定船型提高拖曳聲吶的性能,進而提高潛艇的探測能力。美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採用的攻潛武器――深水炸彈和反潛火箭彈後來都不再適用,其水面艦艇開始搭載反潛魚雷。

鷹擊長空!二戰後新興的導彈類武器對美國海軍發展的碰撞歷史

Mk46輕型魚雷

20世紀60年代,美海軍開始裝備主/被動制導的324毫米Mk46輕型魚雷,既可從水面作戰艦的魚雷發射管發射,也可將其用作捕手水雷,其雷體是個密閉容器。此外,輕型魚雷添加火箭助推器可向空中發射,飛行規定距離後入水。由此產生的“阿斯洛克”系統可助推魚雷,其本身也是一種反潛武器。20世紀60年代,“阿斯洛克”採用旋轉俯仰型發射,20世紀90年代以後改為垂直髮射。進入21世紀,反潛輕型魚雷由Mk46更新至Mk54。

鷹擊長空!二戰後新興的導彈類武器對美國海軍發展的碰撞歷史

彈道導彈防禦

隨著1989年東西方陣營冷戰結束,1991年蘇聯解體,美海軍的軍事戰略開始大幅轉型,其一就是基於冷戰戰略建造的“宙斯盾”驅逐艦運用方向的轉換。美海軍想定的事態不再是在遠洋上對抗包含飛機在內的蘇聯大艦隊,而是對付第三世界國家擴散的彈道導彈。

隨著“宙斯盾”艦裝備系統的不斷升級,可實現在海上防禦來襲的彈道導彈。為實現廣域防禦,攔截各種彈道導彈,美軍開始構築戰區彈道導彈防禦系統(TBMD)。由於防禦對象是廣域範圍來襲的彈道導彈,需要應對所有方向的導彈,特別是大氣層外高處來襲的導彈,美海軍為此研發了“標準”-3導彈。美海軍通過多功能相控陣雷達SPY-1延伸探測追蹤距離,還對其進行改裝以提高目標識別能力。

鷹擊長空!二戰後新興的導彈類武器對美國海軍發展的碰撞歷史

戰區彈道導彈防禦系統經過陸上模擬、發射試驗後,開始進行海上試驗。升級試驗是數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自1999年承擔的幾次準備試驗。2002年1月發射的“標準”-3型導彈,成功攔截在大氣層外的模擬彈道導彈。之後,該導彈逐步適用於“宙斯盾”巡洋艦和驅逐艦,幾乎每年實施的攔截試驗保持很高的成功率。使用的“標準”-3型導彈由Block0到BlockⅠ、ⅠA、ⅠB型,性能越來越先進。此外,日本還參與開發了實戰型的ⅡA、ⅡB型。

鷹擊長空!二戰後新興的導彈類武器對美國海軍發展的碰撞歷史

其他最新進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水面作戰艦裝備的艦炮是127~76毫米的中口徑炮。Mk42型127毫米炮之後出現了Mk45。由於遠程精確攻擊陸上目標這一要求,其炮身長由以往的54倍口徑延長為62倍口徑,由此誕生了Mk45 Mod4,射程由24千米延長至37千米,21世紀初開始裝備在“宙斯盾”驅逐艦上。此後,美海軍還試圖研發127毫米增程制導炮彈(ERGM),將Mk45 Mod4型炮的射程延長至93千米。但由於發射試驗接連失敗和費用增加,2008年美海軍中止了該計劃。不過,相關企業仍在研發多軍種制式的制導彈藥(MSSGP)。

鷹擊長空!二戰後新興的導彈類武器對美國海軍發展的碰撞歷史

此外,為追求更遠射程,美海軍研發了62倍口徑的155毫米先進艦炮系統(AGS),並裝備在“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上。該艦在前甲板上搭載2座先進艦炮系統,除可發射射程為41千米的常規彈炮外,還計劃發射可達185千米的遠程對地攻擊炮彈。此外,美海軍還開始研發電磁軌道炮,力圖使其射程達到370千米,該型炮不斷試驗後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2014年,此實驗型激光炮裝備在海上浮動基地艦(USS Ponce, AFSB-I-5),並將其部署至波斯灣。

鷹擊長空!二戰後新興的導彈類武器對美國海軍發展的碰撞歷史

另外希望大家能夠關注我,動動小手點個贊轉個發。我會在日後繼續放出有才有料的硬核向軍事剖析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並支持我,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