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池畔發現“詭異”石像,收入博物館後,因為一個原因被送走!

漢武帝是一位偉大的皇帝,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還曾經北征匈奴,創立下大漢王朝廣袤的版圖,這些盡人皆知的事兒小編就不說了,今天咱們說一下漢武帝挖湖的事兒。

昆明池畔發現“詭異”石像,收入博物館後,因為一個原因被送走!

昆明池畔發現“詭異”石像,收入博物館後,因為一個原因被送走!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漢武帝曾經在西安城外,挖了一個昆明池,還在池畔豎立了兩尊石像,一尊石像是牛郎,另外一尊石像是織女,一轉眼,兩千多年過去了,這兩尊年代最久的石像就成了國寶,可是他們入駐西安碑林博物館後,卻發生了一件事,讓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不勝其擾,沒有辦法,只得將其遷出了博物館……您想知道這兩件最古老石雕背後的秘密,那就聽小編“嘀嘀咕咕”地為您揭秘吧:

漢武帝為何要在西安城外挖這個大水池子,這事兒其實簡單不復雜,在《西南夷傳》中,有一段記載,在西南有一個昆明國,國內一座滇池,漢武帝為了彰顯西漢王朝的偉大,決定在公元前119年,仿照滇池,挖一個昆明池,昆明池被開挖成功,就有了三個作用,第一,可以彰顯漢武帝的偉大;第二,可灌溉莊稼;第三,可以練習水軍。

為了讓昆明池壓滇池一頭,漢武帝還命手下,在該池的東西兩端,分別建造了兩個石人,有的讀者看到這裡,不由得一頭的霧水,昆明池旁豎立石人,怎麼就能壓滇池一頭?

華夏的古代,有一本地理書,名叫《三輔黃圖·關輔古語》上面寫有這樣一段話:“昆明池中有二石人,立牽牛、織女於池之東西,以象天河”——看明白了吧,漢武帝用這對石人,證明昆明池是浩瀚的“天河”,是天河隔開了牛郎和織女。

昆明池畔發現“詭異”石像,收入博物館後,因為一個原因被送走!

昆明池畔發現“詭異”石像,收入博物館後,因為一個原因被送走!

但事實上,人工的昆明池比不了滇池,它更不是天河,隨著時間的更迭,歲月的積存,昆明池被淤積的泥沙給填滿了,昔日波光粼粼的池水已經不見,留下的都是黃色的土地,滄海變桑田在西安城外,又一次上演了。

昆明池消失於人們的視野,但是昆明池旁豎立的牛郎和織女的石像,卻留存了下來。

牛郎和織女是古代的四大民間故事之首,更兼之這兩位故事的主人公的孝義和恩愛,感動著世人,一來二去,遠在唐朝的時候,這兩個石人就成了有保佑功能的神仙——石公石婆。

當地的老百姓一旦生病有災,求子求財,都想到這對石人面前祭拜一番。有人講燒香磕頭,純屬是封建殘餘,有人說這是民俗學的範疇,跟迷信一點都不沾邊。

在解放後,西安市的文物專家,經過調查研究,確定這對石頭人被雕造在公元前,屬於國內最古老的石雕,為了對國寶石雕進行必要的保護,便將其請進了西安市碑林博物館。

昆明池畔發現“詭異”石像,收入博物館後,因為一個原因被送走!

這對石公石婆,被安放在“風吹不著,雨淋不著”的碑林博物館中,確實應該是最好的歸屬,可是讓館放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那就是當地的老百姓拜“石公石婆”的習俗沒有變,每有難事,每到三節,甚至是夫妻間鬧矛盾,他們還是要坐車進城,對館內的“石公石婆”進行祭拜。

“石公石婆”在博物館方面前,是文物;可是在善男信女的眼裡,它們是神仙。博物館是嚴肅的,祭拜的場面是民俗的,面對著洶湧的人潮,面對著不可調和矛盾,倒逼著博物館方做了一個決定,那就是將這一雙石像,還給當地的百姓。

昆明池畔發現“詭異”石像,收入博物館後,因為一個原因被送走!

如今織女石像,被安放在石婆廟中,而牛郎的石像,被安排在斗門鎮一家棉花廠的後院的石爺廟中,兩個人的廟址,距離大約兩公里左右,他們能保護世間的夫妻和美,但他們卻無法在塵世中團聚……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文秀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