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忽略生命中對你不重要的事物

學會忽略生命中對你不重要的事物

學會忽略生命中對你不重要的東西與人,簡單的說就是“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這句話哲理頗深,小到做事,大到做人,小到經營企業大到經營國家都是如此。

美國哲學家威廉詹姆斯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明智的藝術就是清醒的知道該忽略什麼的藝術。”生活中每一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時間和生命都是有限的,你不可能什麼都想做,什麼都想要。

學會忽略生命中對你不重要的東西,與人簡單的說就是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這句話哲理頗深,小到做事,大到做人,小到經營企業,大到經營國家都是如此。

魯迅先生說,即便是資質平平的人,花10年的工夫做一項事後,也會成為專家,設想如果真有這樣一個人,專心做這樣一件事,真要有些有所不為的精神才行,如果朋友讓你去喝閒酒,為了面子去了同學叫打麻將,盛情難卻,去了同事邀請打排位了關係,又去了如此先來2萬,或許弟兄們感情是維護住了,但要做的事情,別說10年,就是20年恐怕也難以做好人的一生,會有幾個20年,若一股不加節制的事是周圍,那麼你的人生也會因此而荒廢掉。

海爾集團是最受國人推崇的成功企業之一,從他盡人皆知的創業歷史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有所為有所不為的表現,比如砸冰箱事件,海爾寧肯砸爛幾十臺價值不菲的冰箱,也不讓次品流入客戶手中,毀壞信譽,這種氣魄有幾人能真正做到成功的企業只有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時,才有可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學會忽略生命中對你不重要的事物

1957年松下毅然放棄,已經研究長達5年之久,投資15億日元的大型計算機項目消息傳出後,全日本上下為之震驚,因為松下的兩臺樣機10分先進,不久就可以進行市場推廣和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許多人都接受不了他的這個決定,他的部下多次勸他他都不為所動。

松下放棄的原因是因為在幾周前美國大通銀行的副總裁到松下訪問話題,不覺中轉到電子計算機上,副總裁聽到目前包括松下在內,日本共有七家公司生產電子計算機時,嚇了一跳,他說在我們銀行貸款的客戶當中,電子計算機制造廠幾乎都經營的很不順利,公司效益一年不如一年,前景很不樂觀,又以美國來講,幾乎所有公司對計算機項目都在減縮中,而現在日本一共有7家,恐怕太多了一點吧,這種企業的危機感你們應該認識到了吧?

副總裁走了以後,松下仔細的做了考慮,最後決心從大型電子計算機上撤退,因為松下的大型計算機項目在接下來的科研生產以及市場推廣,還需要投入近300億日元,如果不放棄這15億,那損失的可就是300億,這個決定使松下更加專注於對電氣和通訊事業的發展,使松下逐步成長為當今世界的電器王國。

學會忽略生命中對你不重要的事物

有所不為是企業戰略的重要工具,也是作為管理人員的管理法寶,可以讓企業輕裝上陣,更加理性的進行盈利模式的選擇,項目選擇以及制度選擇。

在企業中有所不為,是讓經營者要學會放棄,有所為是幫助管理者發現哪些重要因子給企業帶來了大部分的利益。

學會忽略生命中對你不重要的東西與人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卻能給人帶來無盡的思索,它也是一種成功的智慧,要想改變自己,要想有所作為,想要成功,這種智慧就必須得具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