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心慌是怎麼回事?

邵晉愛


心慌是一種常見的症狀,能夠引起心慌的原因有很多,今天咱們來單獨瞭解一下,經常經常心慌到底有可能是哪些情況?

一、心律失常

幾乎所有的心律失常都會讓患者有心慌不適的感覺,比如我們常見的心動過緩,心動過速,房顫,房撲,房速,室上速,早搏等等。都會讓患者感覺到有心慌不適的感覺。


二、甲狀腺功能異常

甲狀腺功能異常,無論是甲狀腺功能亢進或者是甲狀腺功能低下,也會讓患者感覺到心慌不適。需要我們在日常臨床工作中加以注意。


三、血糖異常

我們常見的低血糖的時候,患者最為主要的表現就是心慌大汗,所以如果有經常心慌的情況,還要排除一下患者是否血糖異常,比如低血糖。

四、心臟神經官能症

心臟神經官能症可以表現出你想象到的任何一種症狀,比如常見的心慌患者可以以心慌為主訴來就診,但相關檢查並不能發現異常排除,器質性疾病以後,就可以考慮患者心慌為心臟神經官能症所致。

當然心慌還會有其他一些疾病導致,比如發熱,感染,疼痛等等都會引起心慌。所以鑑別心慌的原因就顯得非常重要了,看懂了嗎?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給您。


心健康


所謂心慌,醫學稱之為“心率失常”。

是由於主觀對心臟跳動的不適感覺。心臟一旦失去固有的規律,就會不舒服,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心慌”。

心慌可能是疾病的徵兆,也可能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因為正常心臟每分鐘跳動60--100,而當心髒跳動的過快、過慢、或者不規率,我們就會感覺不適,一般就會感覺心慌,是由於機體對外環境的適應或者機體本身內環境的波動所致。所以不必擔心。

但是,心慌也可能是病理性的,如果經常性無誘因的心慌,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所以心慌要找對原因,對症下藥。

生理性的

如劇烈運動,睡眠不足,大量的煙、酒、茶的刺激,情緒激動,壓力過大,都會導致心慌。

病理性的

如高熱,貧血,甲亢,低血糖,缺氧,各種器質性心臟病,高血壓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也會導致心慌。

對於生理性的反應,不必過於擔心,可能是心臟敏感所致,找對原因,加以調整,平時少飲酒飲茶,保證睡眠質量,控制自己情緒,避免劇烈運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慢慢就會改善。

對於有心臟病史的患者,需要特別注意,一旦感覺心慌,應立即就醫,儘快治療。


紫韻33555528


經常心慌,也就是心悸,可能是心律失常,也可能是心血管神經症等其他功能性改變。

所謂心慌,專業術語就是心悸,這時候應該先做一個24小時動態圖檢查,明確心悸性質。心悸的病因中,最常見的就是心律失常。如果是竇性心律,且心率超過100次/分,那就是竇性心動過速,這時候需要找一下引起竇性行動過速的原因,如甲亢?貧血?熬夜?等。如果是出現的早搏較多,要區分是房早還是室早。一般房早對人體危害不大,室早應尋找病因,即使無器質性心臟病的室早如數目較多(24小時超過1萬或佔總搏數超過10%)也應積極控制。當然,引起心悸的心律失常也可能是陣發房顫、房撲、室上速等其他心律失常,通過HOLTER檢查也可明確。

當然,通過HOLTER檢查也可能並無大的問題,心跳既不快,也無其他早搏等心律失常,心超也無異常,特別是年輕的女性也可能是心血管神經症,表現為長出口氣心悸會有所好轉或者專注一件其他事情後會忘記心慌。

簡單講,對於題主心慌的處理,首先是查24小時心電圖明確有無心律失常,如果有心律失常要明確病因,是否有器質性心臟病等,然後對症處理及病因處理。如果所有檢查均無明顯異常,也可能是心血管神經症,應放鬆心情,生活規律,保證睡眠,積極鍛鍊身體。


醫患家



木木1505847360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