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江湖書法沒有底線,為什麼總是有市場呢?

程萬慧


對於這個問題,我談談我個人的一點看法,希望大家提出不同的看法,我們共同討論。

“江湖書法”,顧名思義就是有一些“江湖習氣”的書法,它和醜書不同,醜書不是書法,而江湖書法卻勉強還能看得過去,至少還是有一個字的樣子,不過,有的江湖書法也沒有個字樣子,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一些所謂的江湖書法吧!



這些就是所謂的江湖書法,當然了,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從上面的這些江湖書法裡,我們可以看出,江湖書法的特點就是保留漢字的字形,而任意發揮!比如第二幅作品就說明了這個問題!

那麼,很多人就會問了,江湖書法沒有底線,但為什麼總是有市場呢?我覺得有幾點原因:

第一,江湖書法書寫者的自我吹捧,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因為他寫這種所謂的江湖書法,肯定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所以,他有一定的方法。



這些書寫者,往往把江湖書法搞得很神秘,所以,很多人也覺得很神秘,於是江湖書法也就有了市場了!

第二,那就是無知者的吹捧,有些書法愛好者,審美和欣賞能力低下,所以很容易接受這種所謂的創新,覺得這是一種新的“書法”,卻不知這是打著創新的旗號在惡搞!

我覺得以上兩點就是江湖書法雖然沒有底線,卻依然有市場的原因。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留言,感謝關注,我是鐵匠論書畫!


存希齋書法


好馬配好鞍,陽春白雪,下里巴人,各有各的胃口,酸甜苦辣鹹,各有所適,這就是所謂這就是所謂的江湖。實際上的江湖也並不是沒有底線,也是有個三六九等的。畢竟高手在民間,也不是虛語。

江湖書法主要以利益為目的,以市場為導向,抓住了大眾的求福、求吉心理,市場需要什麼我就生產什麼,只要略有藝術之基本技法即可,不需要高深的學識和文化內涵,不但容易速成而且還容易名利雙收,雖然不是巨利,但是卻是聚沙成塔,沙是無限的,所以江湖書法也自然有非常大的空間。不向陽春白雪的藝術,高高在上,這類藝術家,不會迎合世俗和江湖,只會站在經典藝術和暢遊在經典藝術中探索得形式語言,更多的時候不會考慮市場需求的。如此以來自然圈子非常狹小。不過也有二者兼顧的,這就是那種民間的高手。他們時常遊走在陽春白雪下里巴人之間。

這就像生意一般,各有需求,一拍即合。還有一個關鍵問題就是江湖和者說市場有需求玩,自然有應者,需要,市場的需要就是原因。

不過話又說回來,江湖就是江湖,江湖有江湖的圈子,就像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並不是江湖就是鋪天蓋地的。

單純談到書法,其本身一直就有【江湖】,本身就來自民間,比如隸書,或簡櫝,甚至寫經體書法。基本是雅的書法也沒有什麼,畢竟一部分根在門民間。

存在自有存在的道理。何況有人的地方就要江湖。🙏





翰墨書道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而且江湖書法門檻低,表演性大於藝術性,只要會吆喝,迎合一下公眾未經正規書法藝術薰陶過的審美趣味,就一定能夠尋找到市場。

就像崔永元書房裡掛的這幅書法,據說就是“霸體字”,由小崔所拜名師都本基所寫。這就是江湖書法的代表作。名師都本基,徐悲鴻大師再傳弟子,陳墨先生門生,中國美術家協會、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家聯誼會理事、中國書畫家藝術品鑑定委員會專家組委員,名字入編《中國當代名人錄》《世界藝術名人大典》,作品入編《中國美術全集》、《中國美術選集》、《20世紀著名書畫家真跡大典》、《20世紀都本基為都氏家祠題字。中華學者墨跡》等。所以看到這一長串頭銜,腹中墨水餘額不足的一干批評家們就自覺閉嘴了,畢竟批評風險太大,只敢匿名認為“字很俗氣,都是一個套路”“只能算是‘寫字’,談不上書法”。但是在傳統書法圈裡,像都大師這種霸體的江湖書法和都大師本人都並不被認可。

書法藝術是需要坐“冷板凳”的,不經過潛心的技法修練與人文積澱是難有所成的。但在現在這個電腦廢了大家一手好字的時代,把字寫好都是奢望,更不要說什麼書法,甚至藝術了。當書法成為小眾藝術,書法藝術薰陶從日常生活中隱退,這其中的空白只會讓“江湖書法”來佔領。但這又能怪誰呢?

除非高考語文試卷都要求用毛筆作答,或許才有希望。


雲淡舷窗外


很多在書法上沒有底線的書法家,反而很有市場,我覺得這個底線應該是從書法上來說的吧,就是書法的底線,就這個問題,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書法的底線是什麼?

關於傳統書法的定義現在並不明確,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必須要用毛筆書寫漢字,毛筆和漢字就是傳統書法的底線,書寫漢字是底線的底線。

看下這個我們就明白了,很多人的“書法作品”並不是書法作品,因為他們突破了書法的底線,把漢字隨意的變異,比如把某一筆變成畫,或者把字寫成了繪畫作品,寫出一種四不像的造型來,破壞了漢字本身的形象,這就不是書法作品了,是雜耍作品,或者行為藝術作品。



為什麼他們的書法反而很有市場呢?

市場其實說白了就是營銷,社會上其實真正的懂書法的人並不多,大部分的人都是喜歡聽介紹、看作品的形式,而這正是江湖書法家所擅長的,他們善於跑市場,善於推銷自己和自己的書法作品,能說會道,語不驚人死不休。


由於大部分人並不懂書法,聽完他們忽悠就會覺得非常有道理,也願意花錢購買,時間長了,這些人的市場跑開了,就會越來越好。

反觀那些真正寫字的人,天天憋在家裡,每天就是練習啊、臨帖啊,雖然寫的很好,到頭來連自己練習書法的筆墨紙硯錢都掙不回啦。

書法再好,走市場,靠的還是營銷。

你覺得呢?


不二齋


江湖書法不入流。購買者大多不懂書法,表面上看著龍飛鳳舞的,實際上是俗不可耐。

江湖書法在街頭上也就是十元八元一張字,有人圖便宜,圖新鮮,就買。實際上,紙是幾毛錢一張的,墨有臭味,內容也是胡連八扯的,低俗得很。

(上圖為亦涵書法)


江湖書法遠不如醜書,幾善醜書者,大多都小有名氣,其作品多少還蘊含有傳統元素,而江湖書法什麼也不是滴。


(上圖為亦涵書法)

江湖書法自古以有之,可以說是有歷史,有背景,對之不要大驚小怪的,看慣了就好了。該包容還得包容,因為那是江湖人的謀生手段,就是對江湖書法不包容,它也依然存在,而且還有一定的市場。

(上圖為亦涵書法)

如果大家認為俺說的有道理,就請點個贊。如果大家認為俺說的木道理,也不要緊滴,俺只是參與回答問題,木啥子想法的。


情感專家亦涵


江湖書,靠雜耍書墨之手段,一時得金,書法終歸無生命力。早晚沒有市場,而今現象有亂於書界,喧囂一時,不會持久,或名噪一時,亦不會長久。靠譜的書家,才有實力,才有前景。

常人看其現象,在社會上,依然有部分人,為了這個江湖書法圈子,而炒作。但是隨著時間,很多被炒書家之作,理性的收藏者不會再去理會,

愈加有很多明智的投資者,開始對現代有爭論的江湖書家,失去了熱情,反顧真正有魅力書藝,又有書界中肯者,書作有望價值升飆。

對於常人,未可關心,只應閒談而已,隨著人們對藝術鑑賞的提升,藝木市場愈來愈加成熟,決定書藝價值是那些美的作品。



狂喜淡墨a


家中有生了個傻女兒的,出嫁一次要價數萬元彩禮。有老男人為生理需要或為傳宗接代計,咬牙湊齊彩禮娶了。年餘,生一子,男人即棄之。不久,又有老男人上門求娶,其家又得彩禮數萬。四、五年間得金二十多萬。

家中有生了個俊女兒的,在外與人“自由戀愛”,把自己打工掙的錢都倒貼了,二、三年後因男朋友嫖賭不得已離了,回家後一無所有。

所以,市場這個事很難說的。


亦喻之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國家對這塊是沒有監管或者指導性意見,真正懂書法的沒多少,江湖字之所以有人喜歡是因為體體誇張的造型,誇張的表演,和從事者胡吹海捧,自封的某某第一人,拿出一大堆各種假的世界級國家級證書潤格,讓不懂的人覺得很厲害有價值,幾十萬的潤格最後幾十塊錢幾塊錢賣了,讓買家覺得的賺了大便宜。但江湖字的存在對中國傳統書法的傳承和創新影響特別大,尤其對於孩子學習書法,影響其正確的選擇學習,對書法的傳播百害無一利


用戶64065586896


江湖書法也是“書法“。有市場是兩種情況:一是這種情況大多是針對不懂書法的人忽悠得天花亂墜、上當受騙了;二是有的人是出於個人愛好或是某種“信仰“確實喜歡某種書體的造型而甘願之。這種情況也是不懂書法的人。

市場是龐大的,欣賞的人群也是多層次的。我們總結的好:懂得不買,買的不懂!江湖書法有一種現象:表演會贏得人心!

而另一種情況,有的書法確實寫得不錯,也有個性,為生存計而跑“江湖”。這種情況在前些年時有出現。江湖情況也較複雜。而有的“專業”人士,並不見得比“江湖”寫得好!


建飛圖文


比一比,誰怕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