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大廚炒菜都勺子而非家庭用的鍋鏟,原因何在?

老姚文字江湖


這是一個有趣的現象嗎?

仔細看下圖,勺子的下面就壓了一把鏟子。看到沒

不是廚師不用鏟子,是在做什麼菜的時候用什麼工具。只不過一勺子會用的多一些,是因為需要節省時間,和一些技法的合理運用。根本不存在用習慣了和什麼用順手了之類的規劃,有些技法是必須用勺子來完成的。

下面這個,焯水的時候撇去血沫,鏟子行嗎

下面這個,添加調料,鏟子能添加液體嗎?

下面這個,炸東西的時候需要均勻澆油,不用勺子?

下面這個魚呢,也一樣

出鍋的時候給才上面澆汁,用啥?還是隻能用勺子

軟嫩的食材,用啥?鏟子?早就豆腐花了

再說說劑量問題,廚師不是沒道菜都做爆炒的菜,也要做湯也要開油鍋。做一份湯加多少水?一份湯是多少?總要有個劑量物體,勺子是有刻度的,一勺8兩、十兩、十二兩。廚師心裡有數。你在邊上根本看不懂為啥用4勺水或者4勺半,一看廚師做出來的湯和湯盆也就是容器分離不差,你正佩服呢,人家心裡其實早就有數。

這個問題不復雜,很多答案說實話真的都看不下去。

存在的一定有道理,多從實用上面找道理,謝謝,就說到這


小秀私廚


我自己開過餐館,家裡也全都開過餐館,家中還有兩個廚師,現在家族中也還開著一家中餐館。我自己也上過很多次灶臺,親自體會過馬勺炒菜的優勢。所以,我也還算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

你所說的這種大勺子,通常叫馬勺。

1、馬勺分量重,拿起來穩當,易於各種操作

廚師做菜對速度要求挺高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快速而又不出錯的炒好菜,一個穩穩當當的馬勺就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小勺小鍋鏟,一用力菜都不知道上哪去了。

而且馬勺分量重,有的時候還可以用來敲碎一些材料。

2、取料方便快捷,便於控制分量

為了能夠加快炒菜速度,酒店廚房的調味料全都是預先盛放在油缸、調料缸裡,然後用取料勺挑到馬勺裡,再倒入鍋中(當然,也有一些廚師為了方便,直接用馬勺來舀調味料,但是這樣的弊端是馬勺底部容易粘上調味料,導致取料不準)。在這個過程中,既能保證快速取料,又能很好的控制好調味料的多少,取多了也方便倒掉一些。

當然,廚師炒菜的時候取料不限於調味料、還包括高湯、勾芡汁等等。

3、保持材料完整

做菜講究色香味俱全,所以非常講究美觀度,這也是為什麼配菜的時候就要求切菜要有型有樣。入鍋後,如果用家用的鍋鏟炒菜,因為鍋鏟有邊角,很容易把材料炒破損,這就有損菜品的外觀了。用馬勺就可以大大降低這種事情發生,因為馬勺周邊圓滑,不太會損傷菜品。

4、裝盤更方便快捷

無論是用大鍋還是小鍋,因為馬勺能更好的兜起鍋裡的菜,容量也更大,所以,出鍋裝盤時更方便,更快捷。

5、勾芡、澆汁、澆油等等更方便快捷

大家都知道很多菜最後是要勾芡、澆汁、澆油(包括澆冷油增色增光澤度,還有熱油用於蔥油等等),這個時候,一個大容量的馬勺就可以完全勝任這些需求,而家用的小鍋鏟完全不合適。

6、其他妙用

如果使用大鍋炒分量大的菜時,馬勺因為手柄長,還可以架在鐵鍋的雙耳上,協助廚師各種操作,而且還很好的避免了滾燙的鐵鍋燙到手。


Mr四不先生


這個問題不是你發現的,是早就存在的一個現象,本人搞過餐飲,也管理過餐飲企業,很多人問過我,家庭婦女都是用鍋鏟炒菜,為什麼廚師都用勺子炒菜而不是用鍋鏟子?

在一個家庭裡,勺子一般只是用來盛裝湯菜或粥類的食物,炒菜一直用的是鍋鏟,因為家庭主婦炒菜有幾個會顛勺啊,有些菜不顛勺翻炒的話,容易糊鍋扒底,而鍋鏟子就能解決這個問題,鍋鏟的平口可以將鍋裡原料從鍋底翻到上面來,不需要翻鍋就可以了。

廚師用勺子炒菜有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由於廚師都會顛勺,不需要鍋鏟就可以將原料翻炒均勻。

二是廚師用湯勺炒菜是因為不能將調味品直接放入到鍋裡,那樣會導致無法控制各種調味品的用量致使失誤。將調料放在勺子裡再放到鍋裡,就會避免這種失誤,從而保證了菜餚的質量。

三是在廚師的操作過程中,不能因為頻繁地更換工具而耽誤操作時間,而湯勺就是一種既可以製作炒菜也可以製作溜炸,也可以製作湯菜類的菜餚,可謂全能型工具。

四是便於出菜,在製作菜餚的最後環節,就是把做好的菜餚盛裝到器皿中去,鍋鏟就不能勝任了,最好和最快捷的工具就是勺子,無論湯菜還是其他種類的菜餚都可以用勺子盛裝。

這就是為什麼廚師喜歡用湯勺炒菜的主要原因。


我心唯美


飯店的大廚都用勺子而你在家裡都用鍋鏟,原因太簡單不過了。因為你自己做菜的材料其實不多,只需要用鏟子把食材翻翻面就可以了,但飯定裡是批量的食材,如果用鏟子就太慢,容易糊底,所以大廚都使用勺子直接顛勺,這樣食材受熱快而且翻炒起來也不錯。

還有,在餐廳裡面用勺子也是為了上菜快,節約時間。直接用勺子炒菜,可以很方便的舀水和各種油和醬料等,這個便利性比勺子好太多。其次裝盤的時候,勺子可以直接把一些醬燒的菜醬料也很容易舀到盤子裡,假如用鍋鏟還得換工具。

一個勺子,沒想到作用那麼大吧!哈哈,其實從方便性來考慮,很多東西都是可以做到的哦!


暴走饞舌精


主要是因為飯店要求出菜速度快。一般來說,飯店裡菜單上最多是炒菜,因為只有炒菜可以預加工,比如炒肉絲,肉絲可以預先下油鍋,到時候只要把蔬菜和熟肉絲下鍋翻幾下,調好味就可以上桌了。飯店的爐灶都是大火,翻菜用顛鍋,所以就不用鏟子,用勺裝調料也更方便和準確。當然也不是一定的,一些小飯店或私房菜就用鍋鏟,因為這些飯店客流量不大。對上菜速度不是很高。

像燉煮類必須預加工,但是沒人點咋辦,所以一般會把燉煮類的菜作為招牌菜,服務員推銷。記得有次去西湖吃東坡肉,當然不可能是現做的,是做好了凍著的,蒸熱以後上桌,可是裡面還是冷的。


眾妙之門


事實的確如此。如果你要是拿一把鍋鏟在飯店炒菜,這絕對證明你不是高手,至少在廚師界你是隻管蒸米飯或者剝蒜的打雜,就如同戲曲舞臺上,顛勺的大廚是主唱,你拎把鍋鏟就是兩邊打旗的龍套。

在家裡,我們都習慣用一把順手的鍋鏟有空了來一兩個小炒。整潔的廚房裡,是我們已經洗涮好的多種菜品,今天的午餐時間充裕,多來幾個拿手好菜改善一下刁蠻的嘴巴,也為這幾天的忙碌親自下廚犒勞一下。

火點起,鍋放上,倒點油,蔥薑蒜爆炒,放入已包好粉芡的肉片,幾個青椒,一陣濃香撲來,滋滋的冒著白煙,此時只得用平鏟去翻鍋,或者說是熗鍋,這是我們用平鏟在家裡的煎炒。

油鹽醬醋味精水,五香粉等我們一點一點的加入,畢竟一日三餐也用不了太多各種調料,所以一個小小的調味盒就是全部,即省地方還省的受潮而影響味道。

但在飯店那可就是兩回事了,一天要供應眾多的點菜,火是第一,飯店炒菜講究大火爆炒,要是廚師再拿個調味盒慢吞吞的加料,沒等加完,菜成木炭了,或者一會一往調料盒裡加料,所以,飯店炒菜區,就整齊地擺著一串大碗,一樣調料一個碗,大廚用平鏟肯定不行了,就得用大勺一個一個大碗來一點,各類調料齊全下鍋,美味佳餚瞬間上桌。

我們在家裡炒菜,使用鏟子翻鍋,免得糊了或者不均勻,但在飯店大廚都是掂鍋,用大勺在後面輕推,另一隻手抓著鍋沿按照從上到下、由裡及外的方法把菜從鍋內揚起,再用大勺在入到國內的瞬間攪拌,而且菜鍋內火苗突突,這要是用鏟子也是無法啊。

所以,一把大勺掌廚房這也是飯店大廚們的鐘愛。


冰雹藍天


何止大廚,就是我萬能的外賣小哥也是用勺子!就是中國廚師才有的:顛勺!

廚房的大師傅們的勺子主要作用是用來加調料的,大廚們翻菜餚全靠顛勺,即使不用任何工具,大廚們也能把菜成功炒出來!


大廚也使用鍋鏟,比如烙餅、煎東西的時候,都會使用鍋鏟;比如下圖的煎餅,不適合顛勺,大廚也會使用鏟子來操作!

家庭主婦使用鍋鏟的原因是因為大部分家庭主婦不會顛勺——鍋太重!加上食物後,一般會更重,顛勺相應很困難!所以鍋鏟比勺子更好用!比如筆者炒菜就喜歡顛勺,用勺子!煎餅還是用鍋鏟!但是女的就不會,她拎不動鍋,所以鏟子更合適!

建議男同胞們學一下顛勺,這動作太帥了!不說了,我顛勺去了!


嘟嘟讀讀


用勺子是因為勺子比鏟子更有優勢!具體表現在:

1、在肉類焯水過程中,容易撇去浮沫

2、對於已完成的固態、液態菜品更容易裝盤

3、勺子更有力道,廚師通常用勺子對水龍頭方向、水量大小進行控制

4、可以充當量具,比如粉末、液態的調味料用勺子可以控制用量

5、在菜品煸炒環節,勺子較大、較長,對食材更容易翻炒,更易受熱均勻

6、油炸時更容易在目標物上淋熱油,更容易抓去油炸的目標物

7、勺子揚起菜品,更容易觀察湯色、菜品粘稠度、鬆散度、生熟程度

8、勺子一般柄比鏟子長,力道更大,使用方便,也更加安全(可有效避免燙傷)


長樂未央1981


小悟來了。


想當初,小悟在廚房的時候也想過這樣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在小悟拿勺炒菜的那一刻就知道答案了。

(當然也根據廚師習慣和菜品特性了)

因為廚師的勺子用處非常多:

  1. 比如顛勺的時候,圓潤的勺子比鏟子好用太多倍了,因為鏟子的頭是方的,會跟鍋邊產生夾交,從而使得翻炒的遺漏和不均勻,影響效率和菜品。

  2. 勺子更利於掌握調料的劑量,勺子比較深,對於大鍋來說,一次就可以把雞精鹽糖耗油等調料放齊,但是鏟子就需要分好幾次,而且放液體調料的時候那酸爽的感覺,嘖嘖

  3. 出鍋的時候勺子也有優勢,因為鏟子會照顧不到鍋邊,所以勺子的使用更帶勁一些。


還有很多很多,但是隻可意會不能言傳,等到你們拿勺子做飯的時候就會愛上它的圓潤!

更多健康與美食,就關注閃悟!

在家看閃悟,美食不迷路!

閃悟靈感美食


飯店的廚師為何不用鍋鏟?


去過飯店後廚的都會發現一個現象,廚師炒菜都是用勺子炒的,很少用到鏟子甚至是都看不到鏟子在哪?反觀家裡炒菜,都會用到鍋鏟,幾乎每個家庭都有鍋鏟。

像用勺子炒菜這種也幾乎只在東亞這邊才有,西方的做菜方式和我們不同,他們是不用像中國廚師這麼累的去急匆匆的炒菜的。慢條斯理地炒菜時西方的特色,而中國的廚師講究的是個急火爆炒,客人多了菜肯定是要抓緊炒的。於是為了儘可能的將菜炒出來,用具是十分講究的。

之所以用勺子是基於以下幾個方面的:

首先來說廚師的勺子不是像鍋鏟一樣用來翻炒菜的,勺子主要是用來加調料的,並輔助翻炒。廚師的調料比較多,用量也是不一樣的,調料都是裝在小容器裡,使用時直接用勺子去舀出來,反之鏟子就沒有那麼方便了,而且鏟子還不安全容易掉料。大廚的翻炒大部分都是靠左手來將鍋掂起來翻炒的。掂起來翻炒要比用鏟子勺子迅速的多,並且翻炒的還更加均勻。

其次在烹飪帶有湯的飯菜時,勺子還可以用來品嚐飯菜的味道,這個功能鏟子是做不到了。

最後就是出鍋時要用到勺子。我們知道廚師的鍋是很沉重的,單單用一隻手將整個鍋端起來相當的費勁,這是就要藉助勺子了。廚師的鍋都有兩個耳朵,一個用手抓住,另一隻就是用來搭配勺子出國的。

這個動作叫做搭鍋耳,尤其是當鍋裡的東西很多並且有湯時,搭鍋耳的動作就顯得十分的重要了。你鏟子能做到這個動作嗎?當然不能!這種技術性的動作也只有中國大廚能做到了,炒菜出鍋時有了這個動作,那叫一個帥啊!!!比國外的廚師帥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