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大家如何理解?

buwu1989


這句詩源自一個典故。慧能在五祖門下參禪,卻一直不受重視,可是他仍舊勤懇的挑水做工,悟道參禪。

後來有一天,五祖想在寺中選一個人,能夠將衣缽傳給他。於是他讓重弟子將悟道的感受寫下來。後來他的大弟子神秀寫了一首詩:身如菩提樹,心是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菩提樹是五祖參禪悟道的地方,但是菩提樹根並不是普通的樹根,而且一種叫做貝葉粽的樹籽,佛家將菩提根看做是聖物。

而明鏡臺就是古時用的梳妝檯。神秀說心是梳妝檯,要及時去擦拭,才不會被塵埃沾染。

但是慧能卻了一首詩說: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慧能覺得,菩提是聖物,不是樹。而明鏡也不是臺。既然一切都是虛空,又哪裡會有塵埃呢?

其實慧能是已經大徹大悟的人。他真正的明白了佛家所說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

真正超脫的人是不會染上塵埃的。如果能夠染上塵埃的人,也就是心裡還不能完全放下的人。真正的禪機就是達到無我的境界。

《道德經》中也有類似的觀點。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道家講的也是這種萬物皆空的道理。

五祖看到了慧能的慧根,便將衣缽傳給了他。




灰姑讀書


本句詩其內涵之意是指無物便無埃,沒有沾染塵埃的物體,你又怎麼會發現塵埃的存在?

其完整的句子為:

“菩提本非樹,明鏡亦無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是呀!人何來煩惱?那些看似的煩惱,只不過是虛像而已,它似乎在你的眼前,細看卻又空無一物。如果將它當作實體,豈不是於水中撈月,鏡中尋花,自是枉然,徒累其心。面對煩惱,上上的做法是“本來無一物”,心中無需“染塵埃”。





詩海泛舟


漢傳佛教禪宗教派,自五祖弘忍之後,分為北宗神秀,南宗惠能;北宗主張“漸悟”,南宗主張“頓悟”。

“悟空問答”所出題目:“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和尚,最有名的揭語的後面兩句;正因為惠能的這四句名揭,對禪宗佛學的大徹大悟,才令五祖弘忍大師將衣缽傳與惠能。

禪宗主張“頓悟”成佛,佛教的“四大皆空”並非什麼也沒有?那是佛門的頓悟。惠能大和尚有名的揭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是對“四大皆空”最經典的詮釋。

佛學博大精深,講究一個“悟”字,突出一個“空”字;佛門哲學的精妙之處,就在似悟非悟之間,似懂非懂之間。我等凡夫俗子,也只能領會其皮毛,不能悟其精髓也。





昌國7504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六祖慧能作的偈,非常有名。

與另一首偈對應,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臺,時時勤扶拭,莫使惹塵埃。這首主要偏向修行功夫,講修行需要時時反觀虛妄的汙染心,讓其清淨下來。

第一首,重點在直指人心,徹見本心,說明眾生自性清淨無汙染,本來無一物,這是心的體性、空性,是佛法的根本。離此清淨心,佛法就建立不起來,也是宇宙與生命依存的根本。此心是虛空如來藏,也叫真如。每個眾生的這個心都具有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本自清淨、本不動搖、本自具足、能生萬法的體性。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用心觀,而不是眼觀。眼睛能看到的都有具體的事物,而心可以看到一切本來空,宇宙生命都是這個空性的作用與表現。


般若究竟涅槃


二句實際就是“萬物無自身性”究竟真理的闡述。

那何是“事物有自身性”呢?---我們說甲物時,甲物必有自身,否則就無法談論甲物了,沒法張口了。言某人時某人也必有自身,對不對?朋友們,我們就是這種觀念、這種心理,這就是自身性之見。

也就是指“事物有內在規定性、確定性”---甲物必有可以區別於乙物的內在規定性,因而可以確定哪個是甲物,哪個不是甲物。我也如此,有自己的內在規定性、確定性,只有這樣才能和你區別開來,與他區別開來。這就是自身性之見。

也就是指“事物有獨立自存性”-----甲物、乙物、丙物。。。。既然每個事物都有自己的規定性、確定性,自然各個事物就不是一個東西了,這樣甲物是獨立自存的“一”物,乙物是獨立自存的“一”物,丙物也是獨立自存的“一”物。。。。等等等

朋友們,上面萬物“有自身性”之見,是我們凡夫俗子先天性就有的不明觀念。

請接著看~~智者善喻,今我也一喻,“無自身性”真理現在可以用你的智慧來觀察一下。比如手心與手背。試問哪位能找得到手心與手背的確定分界線呢!如果找不到,那請問如何能確定手心的疆域呢手心手背的處所呢?如果確定不了,我們為何信誓旦旦的說,這裡就是手心,那裡就是手背呢。如此道理有心人一定要特別三思:我們不過是內心不自覺的假設了一條分界線,請聽好,是假設了一條分界線,於是把一部分命名為手心,另一部分命名為手背罷了。這個始作俑者本來是自心,但如果不做深刻反省的話,我們還會真認為確實有能獨立存在的手心和手背呢。【實際手心與手背不過是關係中的分別存在,純粹是人為設定的】。而諸如此類的錯謬見地因失於反省,反倒會以獨立客觀境界身份來蠱惑我們自心,我們的世界觀宇宙觀就這樣稀裡糊塗的設計完成而不自知。

       


說道者


塵埃,有可見的,有不可見的,灰塵也好,塵土也好,大概都是指它。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佛家一名言,當然離不開佛系的思想。總的來說還是因果報應的意思。但是,從科學的角度來講,塵埃來源何處,似乎到今天也講不清楚。有人說,是風等作用力產生的塵埃呀!也因此有人說黃土高原的泥土是風送來的理論。但當我們在一個完全密閉的空間裡,沒有任何作用力(當然是我們能夠感知的那種),我們會驚奇發現,塵埃會產生,且會有積累。這個塵埃來自哪裡呢?這似乎與佛系以上的這句話有相背之處。即,即使無一物,也會有塵埃。其實,把這個問題搞清楚,我們能會知道,宇宙從哪來,地球從哪來,地球上的物件從哪來,人從哪來。那麼塵埃從哪來的呢!本人無知,粗淺。但大膽設想,塵埃應由宇宙間靜電產生。如果此事為真,地球上泥土由石頭風化,植物腐化之說當推翻矣!以此類推,誰建造了地球?怎樣形成?是不是有了一個研究的方向呢?當然,佛系的經典話語不容置疑,但她所指的恐怕是些特定的領域,與科學並不矛盾。仁者見仁,算亂吹吧!


山之力助水愛無邊


佛祖問,徒弟答: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臺。時常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佛祖回:菩提亦非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出處應該有很多人知道。自不贅述。

我想,這一答一回,反映出來的是修行的佛和人的兩種境界。

在人們心中,有修為有道行的人,他們“潛心向善”能夠“克己復禮”,壓制自己的慾念、邪念。以此總是提醒自己“時常勤拂拭”別讓壞習慣沾身。按理說,能夠做到如此地步已經算是“正果”匪淺。

那麼,佛對此是如何看待的呢?

佛說:我佛沒有了物質慾念,心也並不是清如明鏡。四大皆空,灰塵——往哪兒沾啊!喏,這是何等境界!

欲和求需要剋制,無慾無求就不需要剋制了。這就是“原本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頑石補天


這個是禪宗六組慧能悟道之語 對應的是神秀佛偈 身似菩提樹,心似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六祖對應說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我個人覺得如果把塵埃也看做無一物 那麼染了塵埃又如何呢


牛28881714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若塵埃。這是六祖慧能的四句佛偈名句。六祖慧能的真人經過特殊的防腐處理後,真身不爛面目傳神保持完好。現在供奉在廣東韶關南華寺。後來引申出四句: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輝哥H99602836外在美


原本就是沒有,又何必去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