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農民該不該在鄉下建房?

周言華


『如果到農村去走走,會看到一個現象:有些人家房子建的氣派,但一年中卻幾乎都是關門閉戶!這些房子是怎麼回事?是誰在這裡建的?為什麼建了又不用來居住?』

「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可以獲取頭條號原生態鄉村的更多優質內容!」



這個現象我不知道全國是否普遍,但在我們湘南是很常見!這邊農村離廣東較近,絕大多數農業人口都外出務工了,而且終年在外。有的已經在外創業成功,有的也靠務工發家致富。而他們都會不約而同地做一件事——那就是回鄉下把自己老家的房子建好!

在別墅式房子開始流行後,越來越多的農家房子也按照這個樣子進行改建,所以,農村的別墅式房子如雨後春筍般立了起來。

不管農民是否該在鄉下建房,事實是,即使一年住不了幾天,甚至幾年都難得回老家一次,但都在拿出部分財力把老家的房子建的漂漂亮亮的。



這個緣由其實很簡單,我們華人都有鄉土情節,哪怕是那些海外遊子,他們骨子裡絕對也是對老家割捨不下。所以,雖然在外有事業羈絆,但無時無刻不在做著撤退的準備。只要條件具備,或者等到退休年紀,他們就會告別奮鬥一生的城市,離開燈紅酒綠的生活,回到生他養他的老家!落葉歸根🍂,這就是他們所向往的歸宿!

當然,也不排除在外混的好的,看到別人在老家顯擺,自己也絕不能落後,一種虛榮心和衣錦還鄉的心理也是他們急於在老家鄉下建豪宅的動力!



對於農民是否真正應該在鄉下建房,我的主張是能夠緩一下就緩一下。原因也很簡單,國家政策對於農村的長遠發展肯定會有一個設計,農業的發展也會對農民居住的佈局產生影響。這就決定了今後不少農村會要適應大農業的發展而將分散的民房集中居住!那麼,目前投入較大,建的很好的話,無形中就會對不久就會出現的打造新型農村宜居社區形成阻力,讓拆除建好的別墅式農宅成本高企,也浪費資源、汙染環境!

所以,如果不必要急於建房的農家,完全可以緩上幾年;那些外出務工,一年難得回家一次的就更不用建了!如果有些想著靠拆除房子來獲取補貼賠償的,我也提醒,拆除老宅獲得的利益恐怕會比拆新宅更划算!


原生態鄉村


不曉得別人咋想,反正我是在農村建房了哈。

2017年春天建的,沒那麼多預算,就幾萬元,把老家山上的廚房和雞圈拆了,重新建個一廚一衛一房間。

以前的廚房太暗了,土灶臺,煙把牆上燻的黑糊糊的,窗戶也就一點點大,沒啥光亮,老媽也想要有一個敞亮的廚房,所以我就下決心爸舊廚房拆了,旁邊的雞圈也一起拆了。

再說,老家山上的房子也沒有正兒八經滴衛生間,上廁所,洗澡都是個問題。藉著翻蓋廚房的機會,也建了像城裡一樣的衛生間。夜裡上廁所也不冷了,衛生間有暖氣,冬天也可以洗澡啦。

再加上蓋一間新房子,也改善一下住宿條件,材料費,人工費共兩萬多,裝修一下,一萬多,共計三萬五左右,在農村老家的山上也算有個漂亮的小窩了,哈哈,感覺自己在老家有根了。

你們呢?





林家曉雨


農民是很有必要在鄉下建房(如果老家沒有親屬者除外)。

這裡從外出農民工和留鄉農民工兩種類別進行詳細闡述。

首先針對外出農民工,作為外出農民工而言,一年四季都在外面謀生,一年也就是過年幾天在家,有的甚至過年都不在家裡(老家沒有親戚的例外),但凡是家裡有親戚的過年就得回家,常年在外奔波,過年回家團聚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因此這類家庭也是有必要建自建房的,因為城市房價太高,農民工想在城市裡買房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其次真的留鄉農民工,這類家庭就更該建房了,畢竟自己一年四季都在這裡,而且還是自己的家,不管是從哪個層面上來講,都很有必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窩。



最後講講那種老家沒親戚的農民工,針對這種情況,在農村自建房就很沒有必要了,畢竟你也一年回不了一次,家裡沒有親戚,沒有牽掛,回不回去,有沒有房真的關係不大。



以上我的觀點,如您有不同的觀點,歡迎留言討論,謝謝。


天使一笑1985


我認為只要條件允許,符合相關規定,農民就有必要在農村老家建房。雖然這個問題是基於現在空心村越來越多的前提下提出來的,題主的意思可能是農村的房子建起來,農民很少有機會住 ,大部分時間只能以空心村的形式存在,建房可能會造成資金浪費。其實這雖然是眼前的一種常態,但農民只要在老家建房,就一定是有自己的打算的。

多數農民朋友蓋房子是為了讓父母家人住得好一點。自己在外面過苦日子,省吃儉用的目的就是為了讓父母家人能過上好日子。父母年紀大了,自己出去打工,身邊沒有人照顧,把房子建得堅固漂亮,讓父母住得舒適,有面子,自己在外面也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多掙錢,不用擔心房子的安危。所以,從孝順父母這方面來講,就應該在鄉下建房。

對子女來說,如果沒有在城裡落戶,還是要在農村老家結婚找對象。現在農村找對象結婚一般都要求男方家在村裡有套房,在縣城再買套房。農村結婚彩禮又高,找對象競爭激烈,為了能讓孩子順利成家,更有競爭力,也需要在老家建房。

再有就是農民現在雖然趁著年輕,能在城裡打工掙錢,可是總有幹不動的那一天。到時候城裡是呆不住的,還是要回到老家來的。所以,建好房子,將來就不用操心住的地方了。

基於以上以及文中沒有說到的原因 ,農民有必要在鄉下老家建房子。當然,在老家建房子的前提是要經過相關部門審批,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才能開工建房,而不是想蓋就蓋。只所以這麼說,是為了農村蓋房子能符合國家的統一規劃,只有這樣,將來的農村才會變得越來越美麗宜居。


勞文池


我們村子位於魯北地區,緊挨河北,內陸,擁有大片平原,經濟情況在山東倒數,但也基本實現了共同富裕,也就是說只要勤勞,吃上飯,有錢花還是能做到的,至於農民該不該在農村建房,我認為應該建房,至少對於我們山東農民來說,有能力的農民至少在鄉下擁有自己的一套房,理由如下:

(1)山東是孔孟之鄉,尊崇禮貌、孝順,人氣。對於每一個農村人來說,農村是一個人的根,而農房是一個農村人寄託思鄉之情的重要載體,如果在農村沒有房子,我想每一個走出來的農村人就會很少回到家鄉了,就很難再和家鄉的親人聯繫緊密了,思鄉之情難排,日積月累,難免成相思之病。

(2)對於現在山東北部的農村來說,年輕人都做生意或者出外打工,建一套房子的成本大概在七八萬元左右(簡單裝修),如果一家人兩口子都在外打工,一年,最多兩年掙得錢也夠建一套房子了,並且山東農村有一條不成文的習慣,就是孩子結婚必須要有房,哪怕農村的房子也行,所以很多父母早就給孩子們準備好了房子,年輕人需要自己建的佔很小一部分。

(3)現在國家馬上實行宅基地有償退出,空宅基地用不了幾年也就都屬於集體的了,城鄉規劃一體化,用不了多長時間,山東的農民也都住進社區樓房了,所以,所以,現在建造的房子未來也有拆遷補償的可能,只是拆遷補償費不會太多。

從我的觀點,在農村建房只是為了留住農村的根,讓我們有理由常回老家看看,看看這塊生我們養我們的土地。





農村公益阿濤


其實不是農民該不該在鄉下建房的問題,而是他們有著天然的建房需求。農民在鄉下建房,一種是改善性建房,這是剛性需求。另一種是為未來建房,這是預期需求。最後還有一種是為了面子,為了投資,為了拆遷而在鄉下建房。


第一,改善性建房。很多農村地區,尤其是一些貧困偏遠地區,農民以前蓋的房子質量比較差,居住生活環境不好。現在經濟收入得到了改善和提高,許多人開始將原先的危房進行改造,讓其適合居住,這種改善性住房是一種剛性需求。即使很多年輕人外出打工不在農村地區居住,但是還有老人孩子和婦女仍然會留在農村,為了給她們提供更加安全的保障性住房,讓他們的生活更加舒適一些,很多農村人都會回到農村地區進行房屋改造或重建。

第二,先建好,留給以後住。現在國家對於農村宅基地的管理越來越嚴格。很多農民對未來的政策走向並不是特別清晰明瞭,所以他們趁著現在能夠申請到宅基地到時候先將房子蓋起來。而且現在人工材料等各項費用在逐年上漲,但工資水平和種地收入卻沒有太大的提高。很多農民擔心以後蓋房子會花費太多的錢,怕以後蓋不起,所以先提前蓋好房子。另外還有大量的農民工,雖然現在不在農村地區住,但是等他們年紀大了,不再適合城市中競爭激烈,工作勞動強度大的重體力勞動以後,最終只能回到農村地區養老,這個房子也是為他們以後生活居住而建設的。


第三,為了面子,為了子女結婚,為了投資,為了拆遷而建新房子。這幾種情況在農村地區也比較常見。在農村人看來,一個家庭生活好不好,首先要看他的房子蓋的怎麼樣。所以很多農民在獲得一定收入以後,首先想到的就是蓋房子。因為現在子女結婚,如果沒有新房子的話,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同時有一部分人蓋房子是為了投資,比如說現在的一些環境優美的山區農村,大多在開發風景旅遊。而風景區周邊地區的農村人,在自己的宅基地上修建比較漂亮舒適的房屋,用作農家樂或者民俗客棧等,每年會有不錯的收益。同時對於一些近郊農村來說,隨著城市化規模的不斷擴大,很有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個時間內進行拆遷,所以有些人在現在允許蓋房子的時候,蓋新房子,在以後的拆遷過程中可以獲得更多的補償款。


以上幾個方面就是農民在農村地區蓋房子的重要考慮因素。他們不是該不該在農村地區建房子的問題,而是太多的農民都有著天然的建房需求,只要政策許可,只要資金許可,他們一定會在農村蓋房子。對這個問題你怎麼看呢?歡迎在下面留言評論,說說您的觀點。


茶人老七


你認為農民該不該在鄉下建房?

我是農村人,我認為在農村只要允許或已經申請建房,還是可以建房的,而不是該不該的問題?

其實現在好多農村建房子的人特別多,只要手續其全,原宅基地建房的情況下。農村建房有些條件是城市裡無法比的,比如,在農村建房子,門前壩壩一般每個人家庭都建得比較大,停車也比較方便。旁邊也可以留一些地拿來種點蔬菜水果吃,至少在農村空氣好,少了像城市裡喧鬧,汙染。





渝鄉小馬哥


作為農民當然應該在家建房,房子是一個家庭的有力保障。

我想題主的意思應該是一家人現在在城裡有了住房,問農村還有建房的必要嗎?大部分在外工作人員非常關注這個問題!在我們這裡,像這種情況,原先大都在農村建有房屋,但近年來越來越少了,只不過有時回家把老房子修繕一下,過年過節都很少回家。

因為農村目前大部分偏遠地區還沒有面臨拆遷,沒有補償政策,農民工進城政策也沒有真正落到實處,有些人投資建房是為了父母頤養天年,一小部分人處於觀望期,擔心建成的房屋以後沒有人繼承。但是話說回來,如果你不打算回農村了,在農村花十幾萬建房也不值得,只不過是安慰自己!這要根據你當地有關政策和自身條件決定,其他人不能幫你做主,你說對吧,畢竟農村的房子目前還沒有升值空間,不能夠作為投資!



今夜星光燦爛


農民該不該在農村建房?

本人認為,只要有在農村建房的資格,就有必要在農村建房,理由如下:

1、現在的農村,已不是過去的農村可以比的了,不管是農村的經濟、面貌,還是環境、人文,比起以前,都有了很大改觀;

2、農村,是農民們生活一輩子的地方,祖輩、父輩們傳承下來的東西還有必要繼續保持、傳承下去。即便現在我們國家的工業比較發達了,但我中華民族最偉大的農耕文明還需要傳承,不能摒棄!否則我們民族的根就會斷(不知這樣表述會不會顯得有些過了),但本人一直堅持這樣認為;

3、農民們“守土為疆”,因此應在農村建房,守住“最後的陣地”!

4、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各項惠農政策措施的落實,農村的各個方面會發展得越來越好,農村會變得越來越宜居;

5、工業也會長期反哺農業,一定是這樣!

謝謝🙏


燕嶺葉


我認為農民都該在鄉下建有自己的房子是最好的。

第一,方便回家探親有落腳的地方不用寄宿在別人家,更不想去麻煩別人。

第二,無論在城裡過得好或者不好,我們的根始終在農村,不能忘總有一天會回到故鄉。

第三,那天你在城裡呆累了,想到外面住一段時間,鄉下就是你嚮往的地方,清靜,空氣新鮮,無汙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