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湖州諸老大粽子沒有嘉興五芳齋粽子出名?

沙鷗


這個我真有經驗。簡單地說,五芳齋會包裝,諸老大不會。下面展開說一下。論品牌歷史,諸老大是中國最早的粽子世家,始於1887年。五芳齋就遜色多了,始於1921年。但是兩家企業都是中華老字號。但五芳齋同時還是國家地理註冊產品。


這個就牛逼了,相當於歐洲法定產區

產品(AOP)。這個在認證上是相當嚴格的。好比西湖龍井,出了產區,就只能叫龍井而不能叫西湖龍井,否則人家一告一個準。
但是說實話,從口味上來說,五芳齋還真不如諸老大(個人口味,看官輕噴)

。也許是諸老大生產線比較單一(諸老大的產品除了粽子只有糕點)而相對用心的原因。
但是我們說,五芳齋能走到今天這一步也是很不容易的。
當年為了拓寬品牌路子也是頂住了各種壓力。現在都說要創新,如果產品過於單一,那麼靠本地消費,顯然是無法滿足五芳齋的“野心”的。於是在這幾年,五芳齋陸續推出江南名滷系列,傳統糕點系列,挑拾系列。
而且關鍵,各條生產線還都不錯。過年過節都搶一樣。同時,五芳齋這幾年開始涉及房地產,典當,廣告,旅遊等各種行業。可以說是全面開花。作為嘉興的龍頭企業,五芳齋不僅在浙江出名,在全國甚至海外都有不錯的口碑。而在產品多元化方面,諸老大要遜色的多了。因此也造成這種情況,只聞五芳齋不知諸老大。


西索的蘋果


“名不符實”、“實力跟不上名氣”這幾乎已經成為所有領域的必然現象。當然,壹周君不否認五芳齋的粽子能火遍全國,還是有它的歷史和機遇的。

諸老大肉粽始於十九世紀末,五芳齋則是在上世紀初,這一比較,諸老大的歷史長了近40年。

為什麼嘉興五芳齋能後來者居上,做到了粽子界的頭部品牌,這其實有多方面原因。

最主要算是機遇——歸功於滬杭鐵路的興建,時至今日,滬杭線上路過嘉興火車站的每一班客車上的旅客,都還能聽見月臺上賣粽子女工們賣粽子的叫賣聲。這也同時印證了“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所在。

除了嘉興五芳齋憑藉著地域的優勢搶佔先機,不得不說,作為一個百年老字號,它摸準了事件營銷精髓。

比如讓壹周君至今記憶最深刻的“五芳齋花 1000 萬徵集裹粽機器人”:給一項不可能的任務貼上一個高額懸賞,然後又給出一個無論如何都穩賺不賠的兜底條款。

隨手包一個粽子很簡單,但是包一個符合標準的五芳齋粽子卻不是那麼簡單的:光說把米飯灌入粽葉的環節。為了保證米粒的生熟口感,米粒的緊實層度很有講究。在老法師的手上,靠感覺和肌肉記憶可以輕鬆的調整完成;但是對機器來說,需要實現一系列的測量反饋和模糊控制。

在大家觀望人工智能的大環境,這個營銷就非常高明。

當然,貼著美國隊長的熱點進行宣傳,還開什麼無人餐廳啊……五芳齋其實做到了一個科技公司的前瞻性和探索性,這種創新的生命力在於一個百年老品牌上,其實也是非常難得的。

不過有名歸有名,不少人眼中五芳齋的粽子不如湖州諸老大的好吃,尤其是肉粽。包括金庸先生,他無數次在小說中提及這粽子,卻還是的是湖州產的最佳。


武漢壹周


其實粽子一直以來都是嘉興的一張名片,特別是肉粽,很多人認識嘉興都是從嘉興肉粽開始的。不管是五芳齋的還是真真老老的,而湖州的粽子相較之下就沒有嘉興粽子這麼出名了。而且從外形上來說嘉興的粽子也更加符合大家一貫以來對粽子的認知,我知道湖州的粽子有三角粽和四角粽,其中四角粽是比較修長的。個人認為湖州粽子可能走的是一種比較不一樣的風格。這可能也是嘉興粽子更加普及和為人所知的原因之一。

從歷史來看湖州“諸老大”粽子要更佳悠久一點,它始於公元一八八七年當時還處在清光緒年間。而嘉興的“五芳齋粽子”則要晚很多它創於1921年,可是“五芳齋”這個品牌卻得名於清道光年間。所以在這裡很難說那個歷史更加悠久,從品牌出現來講嘉興的“五芳齋”更早,但是從經營粽子的歷史來講則是湖州的“諸老大”更加悠久。當然我們不能光從一個品牌出現的時間來證明哪個品牌應該更佳出名。一個品牌是否出名主要還要看它的品牌經營和產品被大眾的接受程度。

個人認為嘉興“五芳齋”粽子的走紅除了它們良好的品牌運營之外,也跟嘉興獨特的地理位置分不開。嘉興地處交通要道,周邊圍繞著上海、杭州、蘇州等城市,無論是鐵路還是公路等重要的交通樞紐都從嘉興經過。而“五芳齋”作為嘉興特產——粽子中的第一塊牌子,當然也藉助這些優越的條件得到了傳播。還記得當時在周邊的每一個火車站臺上都能看到”五芳齋“的推車,在高速公路的每一個服務區都能看到“五芳齋“的專賣店。所以五芳齋比諸老大的名氣大也就理所當然了。再加上“五芳齋”品牌有實力去運營好自己的品牌,發展多樣化的產品和多種經營模式。現在說起“五芳齋”已經不僅僅只是一個賣粽子的品牌了,而是一家以食品產業為核心,集食品、農業、房產、金融和貿易業務板塊,兼具科研、生產、銷售、服務等綜合功能的集團企業。

我們在這裡做這樣的比較並沒有哪個品牌就比另外一個品牌好的意思,只是客觀分析一下兩個品牌為什麼會在當前市場存在著這樣的知名度差異。


南湖晚報


有名沒名的都不見得好吃。上海超市裡賣五芳齋居多,價格貴,肉有腥味;難得也能看見賣諸老大,價格太貴,失去了吃的意義。六七年前在湖州吃過諸老大,估計摻的糯米佔比較高,所以口感較軟。三年前又在湖州吃了一回肉粽,價格過高不說,肉也開始有腥味。對我來說,五芳齋和諸老大目前性價比都極差!我不知道嘉興本地人是否吃五芳齋,湖州本地人一般不吃諸老大,往往是買來送給外地朋友。食品類產品不論投入多少廣告,講情懷也好,論歷史也罷,附加值不可能太多,人的口蕾總歸騙不過的。我在上海到浙江的路上來回了二十年,在服務區只吃過一回五芳齋,我想服務區的五芳齋就是自我定位於不會有回頭客上頭吧。在杭州的五芳齋中餐廳也吃過多回,各家門店的肉粽口味參差不齊,果腹有餘,美味不足。總結:美味才是食物的落腳點,只談營銷、廣告,必將被時代拋棄,在可預見的將來,摘牌破產!


小呀小博士


嘉興人,諸老大的是太貴了點。價格偏高,說到質量,口感和料多上,諸老大的要好吃。五芳齋走的銷量路線不一樣。價格上要低。更親民點吧。現在吃粽子,我是到小作坊定做的。粽子這的老人都會做,口感上不少比五芳齋的差,但估企業和自己吃的,也沒什麼好比的。


一行白鷺河邊來


一般端午節我們發高陽橋粽子哈哈,座標海寧


聽水居


中國有幾大民俗節日,端午節就是其一。端午節又和粽子有聯繫,作為有歷史背景的五芳齋自然被推舉為一大城市名片。其實作為嘉興人,和五芳齋口味相近,甚至更好的品牌都有。

湖州特產也很多,我感覺最有名的是安吉白茶。

太湖蟹也很有名,為什麼比不上陽澄湖,道理一樣的。


老燃視頻秀


個人覺得諸老大的牌子不夠響亮,且諸老大粽子這些年就一直這幾個品種,不思進取。嘉興五芳齋的粽子口味比較多,超市裡擺放的都是五芳齋粽子還有很多單位端午節發的也是五芳齋粽子,而諸老大的在超市就比較難看到,還有就是廣告投入也遠遠比不上五芳齋,這就是差距。


Lxy668


內情人士告訴你,把五芳齋做大的團隊已有很多離職進入了諸老大,諸老大將會以全新面貌問世


八風不動9


自從溫州人買去以後。就基本不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