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的硫磺島之戰,慄林忠道嚴禁玉碎,尼米茲為何將黑夜變白晝?

到1944年底,太平洋戰爭已經持續了整整三年,美軍從西南太平洋兩個方向向日本本土步步逼近,勢如破竹。

1945年2月19日,美國太平洋戰區總司令兼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尼米茨率領500艘登陸艦艇、400艘軍艦和2000多架飛機,載著11萬多名身經百戰的美國大兵浩浩蕩蕩從關島出發,他們的目標非常明確,那就是日本外圍最後一道防線—硫磺島。

5:1的硫磺島之戰,慄林忠道嚴禁玉碎,尼米茲為何將黑夜變白晝?

在1944年前,硫磺島還僅是日軍在中太平洋上的一個不起眼的航空中繼基地,島上只部署了幾百人的守備部隊和10餘架飛機。這座僅21平方公里的彈丸小島北距東京1200公里,南距塞班島1100公里,正好處於東京和塞班島直線航線的中間點,雙方都很清楚,這裡就是通往日本本土的門戶。

當年7月,經過一場浴血奮戰,美軍拿下馬里亞納群島。此後,雖然戰鬥機因距離不抵還無法執行護航,但從塞班島起飛的美軍飛機可首次對日本本土進行轟炸。

5:1的硫磺島之戰,慄林忠道嚴禁玉碎,尼米茲為何將黑夜變白晝?

如此一來,硫磺島的重要性日趨明顯。對日本來說,這裡的守軍不僅可對東京提供早期預警,更為重要的是,從硫磺島起飛的日軍戰鬥機可攔截美軍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極大地降低美軍對日本本土的轟炸效果。

“轟炸專家”李梅將軍明確提出:”如果不能拿下硫磺島,我就無法有效轟炸日本。”日本人也不傻,丟掉馬里亞納群島後,日軍開始大力加強硫磺島防禦力量,精心修建地下工事的同時,還在島上配備了岸炮、高射炮。從5月開始,日軍陸續把海軍航空隊5000兵力調至島上,而後從父島調來5000人,又從塞班島調來近3000兵力。

與此同時,駐紮在朝鮮釜山的日軍兵力也向硫磺島進發,雖然受到美國艦艇的攔截,日軍仍源源不斷地向島上運送,截止1945年2月,島上日本陸軍約1.6萬人,海軍約7000餘人,共計2.3萬人,飛機30餘架,日軍大本營將其整編為第109師團,由慄林忠道中將任師團長統一指揮。

5:1的硫磺島之戰,慄林忠道嚴禁玉碎,尼米茲為何將黑夜變白晝?

慄林忠道,有天皇麾下第一猛將之稱,早年去過美國,潛心研究美國軍事,很清楚美國人打仗的套路:即先以猛烈的炮火摧毀對方工事,隨後再展開進攻。對此,在開戰前,慄林忠道請來當時日本最好的工程師,把司令部、坦克掩體壕,野戰醫院等全部設在地下

縱橫交織的戰壕長達18公里,形成一道強大的防禦網。同時,先進的地道系統又將各作戰單位連接起來,每個洞穴設有多個洞口和通風管。除了兩萬多守軍,日軍的火炮、迫擊炮、高射炮也一應俱全, 尤其是70門火箭炮,裝配著從近100公斤射程為2-3公里到250公斤射程為7-8公里的火箭彈,防衛力量不可謂不強。

5:1的硫磺島之戰,慄林忠道嚴禁玉碎,尼米茲為何將黑夜變白晝?

以北方的父島為中轉站,日軍採取小艇駁運的方式將裝備和物資運到硫磺島,儲備的食品足夠堅持80天。在島上,日軍修建了兩個機場,分別叫做一號機場和二號機場,以此保障兵力支援和物資輸送。

按照部署,美軍第28海軍陸戰團負責攻打折缽山。二營營長約翰森中校在率領疲憊的戰士繼續戰鬥時說道:這裡就像是地獄,今天肯定要到鬼門關去闖一闖了。

美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戰鬥已經成為不折不扣的消耗,有時一整天只前進4米,慘重的傷亡甚至使美軍軍官們都沒有勇氣再將士兵投入戰鬥。3月9日,美軍佔領了尚未完工的3號機場。

慄林中將得知美軍突破了防線將日軍一分為二時,立即組織部隊進行反擊,他深知美軍火力強,正面進攻難以奏效,所以進行的是夜間滲透反擊。許多日軍越過了美軍的前沿防線,有的甚至滲透距離達1600米。整整一天,美軍只前進了200米,幾乎每前進1米就損失一名士兵。

登陸第一天,美軍傷亡人數是日軍的整整6倍,經歷了無比黑暗的一天。慄林忠道命令日軍守衛部隊滲透到美軍後方,儘可能穿越防線而打通兩翼。

5:1的硫磺島之戰,慄林忠道嚴禁玉碎,尼米茲為何將黑夜變白晝?

美軍預備隊和後方勤務人員依託工事頑強抗擊,給予反擊的日軍重大殺傷,日軍的反擊被徹底粉碎,傷亡慘重,損失了大量有生力量,給後續作戰帶來不利的影響。

天黑後,一貫傲慢的尼米茲在吃了苦頭後,再也不敢大意了。由於擔心日本人像以往戰役中發動夜間突襲,尼米茲下令艦隊不間斷地向島上發射照明彈,無數照明彈將硫磺島的夜空照到如同白晝

,美國大兵們如同驚弓之鳥,一整夜不敢閤眼,隨時準備迎擊日本人。

慄林忠道親自下令改變日軍的“死拼”戰術,嚴禁自殺衝鋒,號召每一個日本士兵要殺死10個美國大兵。同時,慄林借鑑塞班島日軍反登陸戰3天內損失3萬人的戰例,主張對美軍搶灘採取不抵抗戰術,直到美軍先頭部隊進入陸地500米再發起反擊,利用隱蔽工事近距離射擊,大量殺傷美軍有生力量。

5:1的硫磺島之戰,慄林忠道嚴禁玉碎,尼米茲為何將黑夜變白晝?

慄林的苦心經營收到成效,確實給美軍造成巨大困難,硫磺島戰役因此成為太平洋戰爭中最殘酷的兩棲登陸戰役,最終被冠以“太平洋絞肉機”。

攻下折缽山的美軍驚訝地發現,日本人甚至在山裡挖了一個7層樓深的巨大掩體。付出慘烈代價的美軍瘋狂地收拾殘餘日軍,彈盡糧絕的日本人窩在洞穴中,聽任火焰噴射器灼燒的痛苦。最後,眼看都是一死,慄林忠道“嚴禁自殺式衝鋒“也不管用了,衝出洞穴“玉碎”的日本守軍接連不斷。

硫磺島被美軍攻下後,日軍大本營隨即發佈公告:”我硫磺島守軍英勇抵抗,最高指揮官身先士卒,當夜發起壯烈的全體總攻擊,接到此電後集體失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