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國船伕唱的這首《越人歌》,最後十四個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春秋時期,越國的音樂藝術,文學程度非常的高,很多朗朗上口的辭句,至今還經常被影視劇拿來放在劇中當主題曲。例如這首《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qian)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zi)詬恥。

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越國船伕唱的這首《越人歌》,最後十四個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這首創作於春秋時期的民歌,創作手法直白奔放,但是又不粗俗,讀起來非常的唯美,韻律和諧,古人的很多歌是押韻的,這首《越人歌>文字也不難懂,但是藝術成就之高,真的是後無來者。

春秋時期,越國和楚國毗鄰,彼時流傳的一些民歌,後來被楚國的屈原蒐集整理,成為《楚辭》的來源。《楚辭》之所以瑰麗卓絕,和它的前身,春秋時期越國的民歌是分不開的。

越國船伕唱的這首《越人歌》,最後十四個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歷史上的越國,有過很多美麗的傳說,比如越王勾踐臥薪嚐膽,西施美女的美人計等等,這些傳說都讓我們對於越國這個國家,充滿了好奇。我們知道的是,越國勾踐滅了吳國後,後來楚國又滅了越國。越王此後分為閩越和東越,到了漢武帝時期,才把閩越和東越正式劃入西漢的地界,越國正式滅亡。

越國地理位置在東南方,東臨東海,西到安徽和江西,管理著今天的浙江、江蘇等地盤,是一個水利資源豐富,美女盛行的地方。而越國的人說話的聲音也是吳儂軟語,非常的動聽,越國的文化源遠流長,這首《越人歌》可以代表越人的文化成就和詩詞水準。

越國船伕唱的這首《越人歌》,最後十四個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這兩句的意思是,今天是怎樣的良辰美景啊,我們一起在河中盪舟;三生有幸啊,能夠與君子同舟。

這幾句淋漓盡致地寫了搖漿者對於船中的君子的熱愛。原來,楚國的鄂君子皙是楚王母親的弟弟(也就是楚王的舅舅),他姿容很美,坐在船中,划船的舟子對他產生羨慕的心。覺得能夠和鄂君共度一舟,三生有幸。

越國船伕唱的這首《越人歌》,最後十四個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我們看到這裡的時候,不必誤會古人的感情,是不是有雜質。古代的男人,是非常講究友誼的,比如鍾子期死後,伯牙再也不彈琴,伯牙還為鍾子期寫了一首詩,其中幾句寫道“ 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雲。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義,歷盡天涯無足語”,伯牙這幾句詩句,很強烈地表達了對於知音鍾子期的想念和追思。

鄂君因為姿容俊美,又氣質脫俗,所以搖船的舟子很是欽慕,又唱到: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

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越國船伕唱的這首《越人歌》,最後十四個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這幾句的感情表達得更為強烈:能夠和你一條船上,得到你的同情和友誼,你也沒有嫌棄我身份的卑微,我即高興又羞愧!我思緒煩亂,但是遇到君子,讓我的心得到了安慰,山中有樹枝,樹枝上有枝丫,我心裡喜歡君子,君子不知道。

從這幾句中,我們可以想象出,鄂君真是一個玉樹臨風的人,舟子對他的仰慕,二千年後的今天,我們還能夠讀出舟子的一片心。

越國船伕唱的這首《越人歌》,最後十四個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此後“鄂君”這個詞,成為美男子的象徵,唐朝詩人李商隱喜歡用典,他曾有“鄂君悵望舟中夜,繡被焚香獨自眠。”的詩句。“繡被焚香”的男人,從這華美的辭藻中,我們可以想見,這個男子一定是姿容俊秀,風雅貌美。

也許是這首詩表達的感情太完美了,以至於很多人,把這首民歌用在愛情裡。實際上,古風中的愛情,比《越人歌》更為直白熱烈,“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類更為熱切的表白,才是古風中的愛情,而這首《越人歌》,描寫友誼感覺更覺清新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