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公墓數百座遺體墓無人祭掃

福田公墓数百座遗体墓无人祭扫

福田公墓內的遺體墓,由於歷史原因,有的已經沒有墓碑攝影/本報記者 崔毅飛 探訪

在京西福田公墓,除了各種現代骨灰墓,還隨處可見老式的遺體墓,見證著近現代公墓葬式的變遷。然而時過境遷,一部分老墓已多年未見祭掃痕跡,據北青報記者瞭解,這些疑似無人問津的墓在福田公墓存在400多處,全部為早年間的遺體墓。

很多疑似無主墓

未見祭掃痕跡

昨日上午,北青報記者走訪位於北京西郊的福田公墓。讓工作人員沒想到的是,清明假期第二天並未出現人滿為患的祭掃大軍,祭掃人數開始走低。福田公墓內桃花盛開、不時飄來祭掃民眾留下的淡淡酒香。墓園,除了嶄新的現代墓碑,還隨處可見年代久遠的老墓。相比於現代墓,這些老墓佔地面積相當於普通骨灰墓的4-5倍,墓碑前砌築有長方形墓蓋,高出地面20-30釐米。據瞭解,這些多為遺體墓。

遺體墓,有的用白色水刷石砌築,有的檯面上鋪滿小塊鵝卵石、四周圍以青磚,看上去樸素、優雅、略顯滄桑,類似的葬式風格,在新墓中已極為罕見。

來福田公墓祭掃的範女士對記者說,她的父母安葬在福田,首先看中了這裡離市區近,再有就是福田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都很不錯。墓園裡有很多年代久遠的老墓,很多墓主人生前具備較高的文化修養。她每年祭掃過後,都會在園子裡走一走,同時發現了一些無主的老墓,好像多年無人問津。

記者注意到,清明節前後,很多骨灰墓前擺滿鮮花等祭品,而一部分遺體墓則顯得很冷清。由於歷史原因,一些遺體墓的墓碑已經殘缺或徹底消失,只剩一塊高出地面的墓蓋,墓主人身份更不得而知。公墓管理方會在墓地周圍打掃衛生,但卻看不到有祭掃痕跡。

無人問津墓全部為遺體墓

疑為後代失傳

據福田公墓負責業務工作的靳主任介紹說,福田公墓發展到今天,已經擁有79年曆史,共容納12000多座墓,其中骨灰墓9000多座、遺體墓2000多座。民眾所說的無主墓,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準確,福田公墓的確存在多年未見祭掃痕跡、且無人問津的墓地,大約有400多處,全部為遺體墓,佔到遺體墓的20%。但墓主人的身份,他們可以通過歷史登記信息查到。

靳主任分析,遺體墓相對年代久遠,部分多年未見祭掃痕跡、也不見後人來辦理業務,有可能存在墓主人的後代移民、後代失傳等諸多原因,從而形成了現在的局面。對於這部分遺體墓,他們作為管理者首先要確保其安全,同時維護好周邊的環境衛生。

從殯葬文化角度講,這些遺體墓也代表了一個歷史時期的葬式風格,見證了殯葬事業循序漸進的發展。

福田公墓告別遺體葬

已有53年曆史

靳主任介紹,福田公墓佔地約100畝,由原清末九門提督江朝宗之子江寶昌與救世新教會負責人沈性禮共同出資創建,是北京歷史較早、管理較為完善的公墓之一。清王朝最後一位攝政王愛新覺羅·載灃、近代著名國學大師王國維等名人均葬於此。

福田公墓建立初期,墓園內多為佔地面積較大的遺體墓,直到1966年國家推行遺體火化,福田公墓基本告別遺體葬的歷史。此後的20年,福田公墓停止經營公墓,開始專門經營果樹生產,直到1986年,市民政局將福田園藝場交給北京市殯葬管理處領導,恢復福田公墓名稱,作為殯葬事業單位經營管理,此後的葬式基本上是骨灰墓和骨灰牆。文/本報記者 崔毅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