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山雕”在民國時期實力如何?

逆鱗


“座山雕”的人物原型就是民國時期東北的大綹子張樂山。那個年代的土匪有很多種類的,像什麼小股的山間野匪、大股份政治土匪……“座山雕”屬於後者,實力是不容小覷的。

那作為政匪的“座山雕”怎樣一步步發展、壯大實力的呢。



▲座山雕

混入東北抗聯,開始了他政治土匪的道路。

張樂山原本是東北深山土匪窩裡的一個小卒子,後來憑自己的槍法本事拉挑子單幹,在牡丹江開了個山頭。

但那旮瘩太冷了,天寒地凍的,他和手底下一幫人經常吃不飽穿不暖。而且當時日本發動“918事變”,佔領了東北,加強當地的軍事管制,圍剿殘餘的武裝力量。

張樂山那幫子人雖然落魄,但是槍還是有幾條的,自然也在日本圍剿的範圍之內。恰逢當地的義勇軍、游擊隊為了反抗日本的侵略,組成東北抗聯,並且宣稱凡有報國抗日之心者皆可加入。


▲東北抗聯

這對於因為日本圍剿而一籌莫展的張樂山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便挑頭加入抗聯,躲避日本的圍剿。

張樂山“腦有反骨”,勾結日本。

投靠東北抗聯之後,他一場像樣的戰鬥都沒有參加過,整日躲在山溝溝裡看戲,抗聯戰士對他的做法十分不滿。

後來,日本加大對抗日聯軍的打擊。牆頭草的張樂山看到日本勢力太強大,抗聯抵擋不住,便暗中聯繫、勾結日本人。



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張樂山帶著百多號的對於投入日本人的懷抱,他的隊伍受編為“東北討伐隊”,其本人也被任命為“東北討伐隊大隊長”,加入圍剿抗聯的行列。

張樂山仗著日本對他多年的庇護,好事一件沒幹,壞事從沒落下,短短時間就成為東北的頭號土匪。

日本投降,張樂山投入國民黨麾下。

抗日戰爭結束,國民黨就加緊準備內戰的步伐。此時的張樂山和國民黨之間是互有用處的。



他明白,自己在東北為禍多年,屠殺了不少抗聯戰士,紅軍是肯定要剿他的,希望得到國民黨的扶持;國民黨也為了之後的內戰做準備,招安各地流氓土匪。

這個時候的張樂山搖身一變,成為國民黨駐東北先遣軍二支隊司令,正規部隊的頭銜。

作為已經在東北紮根的土匪,張樂山的勢力是不小的,而且又得到了國民黨各方面的軍工、物資、裝備支援,就像是一把尖刀,釘在我我軍的後背上。

▲剿滅座山雕的楊子榮

看著這塊難啃的骨頭,一時間也讓解放軍頗感頭疼,也就有了後來戲曲演繹的楊子榮智取威虎山。


如果您對我的回答感興趣,歡迎評論點贊或關注,不勝榮幸!

老衲法號是道濟


想必不少看過林海雪原和智取威虎山的人,都對影視劇裡面的三爺座山雕非常感興趣,座山雕的原型人物生活在清末民國時期。

在我們的歷史中實際上是有這個人的,他的原名叫做張樂山,座山雕這個名號只是張樂山在道上混,為了避免名諱所取的一個名號,他這個人身材細瘦、形容跟電影中描繪的非常相似,林海雪原的作者就是按照張樂山的模樣照模子搬到書上的,所以為了更深入的瞭解張樂山其人,接下來我們就講一下他的人生的大概以及主要的實力。


張樂山從小在一個大黑染缸子裡面長大,他家中的幾代長輩都是在道上混的,各種江湖上的規矩以及手段在張樂山很小的時候就灌輸給了他,所以張樂山在父輩多年的薰陶下,年輕時就成為了一個非常會來事的江湖混子,各種道上的規矩他都是門清的。

從小在這樣家庭長大的張樂山長大之後自然不會甘於平凡,所以他後來在山中做了土匪,最終憑藉著自己的能力成為了土匪們的頭子,眾所周知張樂山有三大過人才能:

第一是槍法例無虛發,在那個槍械彈藥欠缺的年代裡,這是一項非常受土匪們推崇的才能。第二是有著一雙如鷹一般敏銳的眼睛,張樂山座山雕的名號有一大半都是這雙眼睛給他帶來的,能時刻的觀察周圍的危險,為張樂山避免了很多麻煩。

第三就是身法好,尋常人在山林裡面都會有種如陷泥潭的感覺,但張樂山並不會如此,他在山林中簡直猶如猿猴一般迅捷,各種上牆攀簷對他來說也是小事一樁,正因為這極佳的身法,讓張樂山在那個危險的年代裡撐到了最後。

當時東北最強大的土匪是謝文東,而不是張樂山

影視劇裡面的座山雕非常強大,他所擁有的一整個山中堡壘也讓人膽怵,但是實際中的張樂山並沒有這麼強大,張樂山手下人數最多的時候只有幾十人,槍支也是當時普通土匪們手中的槍支,沒有特別過人強大的軍械,在當時的整個東北絕對算不上是第一流的。

當時東北最強大的土匪是謝文東,在日本人投降之後謝文東被國民黨冊封為了土匪聯軍司令,授予了他中將的軍銜,為的就是讓謝文東以及東北的全部土匪們幫助他們抵抗國民黨的敵軍,這個時候的張樂山雖然也被國民黨收編了,但只是一個縱隊的長官而已,他帶領著手下的土匪們為蔣介石干擾起了敵人。


(第三是謝文東)

非常狡猾、難以圍剿的張樂山

張樂山的實力雖然不是特別強大,但他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讓人頭痛不已的存在,他這個人非常滑頭,如果是大軍到來連他的影子都看不到,人數少了又不是他的對手,所以讓不少人恨得咬牙切齒,在張作霖的年代以及日本的年代,張樂山都曾經受到過圍剿,但最終都安然無恙的活了下來,生命力簡直就像是小強一樣堅強,這裡面雖然有著獅子不屑於對一隻老鼠動手的想法,但也從側面說明了張樂山反圍剿、遊擊力量的強大。


東北是1931年被日本人佔領的,比中國的很多地方被日本人佔領的時間還要多了六年,所以在這十幾年的時間裡張樂山一直遊移不定的跟日本人展開了遊擊,給日本人造成了很多麻煩,甚至還殺死了不少的日偽軍,也因此日本人對他痛恨無比。

所以說這就是歷史中座山雕張樂山的實力,雖然人手不多、手下的勢力在東北也不一定是最強大的,但是張樂山卻憑藉著他獨特的游擊戰法使實力比他強大許多倍的敵人都對他無可奈何,他因此成為了許多人的心腹大患,也在抗日戰爭中為國家做出了不小的貢獻,雖然很多時候都是為了生存的自保,但他對日本人實力牽扯卻是一項不小的功勞,從這一個方面來看,座山雕倒不至於那麼不堪,歷史理應給他一個客觀的形象。


孤客生


由一部“智取威虎山”而火遍大江南北的座山雕,在老一代人的知名度絲毫不亞於現在任何一個流量明星。下面在就扒一扒這個“座山雕”到底是何許人也?

座山雕其實是有原型的,他是東北深山老林中一個老土匪張樂山的外號,說到這個張樂山,在東北那嘎達也算不上什麼大人物,算是土匪界的小遊擊隊,因為此人三代慣匪(父親爺爺都是土匪),所以他算是個匪三代吧,他們家原本是伐木為生,但軍閥混戰在加上日本侵略,正常的營生是幹不下去了,只能落草為寇,他自小受這野生江湖的薰陶,在加上他自身智商也高。很快就成為了土匪群裡的小頭頭。據坊間傳說,張樂山有三絕:一是槍法如神,彈無虛發。二是眼光毒辣,看人極準,情商極高,三是野外生存極強,大雪封山後從不轉向,翻山越嶺那是如履平地。

座山雕在民國混戰之時,就屢屢遭遇清繳,每次都是靠著過人的本領化險為夷,而且在偽滿洲國時期,還時常騷擾日本人,弄死不少鬼子,後來硬的不行只能對其“招安”,但他卻精明的腳踩兩隻船,另一面又投靠了東北抗聯,等到小日本投降後,為了自保,他又成了國民黨的東北第二縱隊第二支隊司令,爾後解放軍解放東北,這個老土匪又負隅頑抗,跑到威虎山安營紮寨幹起了老行當。解放軍剿匪英雄楊子榮將其生擒,這段演繹就不用多說了,電視上天天演。

最後評價一下座山雕實力,個人實力四顆星(五星滿分),理由是能在亂世活下來的野生狠人都是優勝劣汰的結果,個人影響力四顆星,理由是被當做反面典型宣傳後人盡皆知,個人軍事影響力一顆星,理由是他只是算小股土匪,攏共二十幾個人而已,註定掀不起什麼風浪。


老豬的碎碎念


大部分的人對於“座山雕”的印象相比都是在智取威虎山這部作品裡面,很多人認為“座山雕”是一個很有權力的人,在作品當中,打敗“座山雕”更是用了很多種辦法,經過了各種困難才打敗的。但是實際上,作品終歸不能最終代表事實,作品裡面的東西其實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用了各種手法的,所以當不得真,那麼到底他在民國時期的實力如何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座山雕的原名叫做張樂山。

生於清末,山東昌濰人,職業就是土匪頭子。因為本身家裡上幾輩都是混黑的,所以他也是很有混混的天賦,後來靠著自己的努力當上了土匪中的老大。而張樂山集團為什麼被成為座山雕集團呢?

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張樂山的眼睛非常的靈敏,可以很快的察覺到危險。其次就是張樂山的槍法很不錯而且身法也很厲害,在當年那個土匪橫行的年代,有一身這樣的本領是很了不起的。

不過在當年的那個年代裡面。座山雕集團也並不是最大的一個,只是很多土匪集團裡面的一個。要知道當時東北土匪中最強大的那個土匪名字叫做謝文東而並不是張樂山。很多人都看到了電影當中的座山雕集團非常的兇狠,甚至是有了自己的山中堡壘,勢力強大無比。但是實際上在真實歷史當中,他們並沒有那麼大的勢力,甚至最多的時候也只有幾十個人,也不存在什麼山中堡壘。

在當時,張樂山確實是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是根本算不上是一個什麼巨頭,因為張樂山本人是一個比較滑頭的人。他的隊伍雖然人數不多,兵力不強,但是他們比較滑頭。因為人數少,所以大軍來了他們可以跑,但是要是隻是來了一點點人的話,那他們幾十個人又可以反打,所以就很難纏,因此最後張樂山是一直活躍在東北那一塊的。當然,從這裡也可以看得出來,張樂山的反圍剿能力很強悍。

在1931年的時候,整個大東北都被日本人佔領,但是張樂山根本沒有屈服,而是跟日本人鬥爭了十幾年,殺了不少的日本人。來去無蹤,今天打這裡明天打那裡,一直在跟敵人打著游擊戰。所以,在那段時間裡面,日本人對張樂山也是恨之入骨。

但是不管怎麼說,張樂山所領導的座山雕集團也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土匪集團。後面被抓入了監獄裡面,雖然他是土匪頭子,但是也並沒有殺他或許是看在他有功的份上,不過也沒活多久,進了監獄後不久就死了,壽命70多歲。

因此,“座山雕”在民國時期其實實力最多也就是眾多土匪集團之一罷了,而且還屬於排不上號的那種。但是因為後面“智取威虎山”這部電影的播出,才讓這個土匪集團成名了,讓大家以為這個“座山雕”是一個什麼厲害的集團一般。


羽評郡主


誠邀,如題。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威虎山上有個座山雕,他本是土匪,後佔山為王數十年,連東北王張作霖拿他也沒辦法,抗戰時期也曾打過日本人,解放戰爭中投靠了蔣介石,憑藉著狠辣的手段以及國軍提供的武器設備,在東北的土匪中也算小有名氣了,那麼“座山雕”在民國時期實力如何呢?

座山雕的原型便是民國時期的張樂山,張樂山的祖上三代都是清末私運私鹽的黑道人物,所以自小受家庭耳濡目染的張樂山在長大的時分就沾染上了濃濃的黑道風氣。正因為良好的黑道家教。座山雕的個人實力也還算是不錯的。

座山雕有三絕。

第一是槍法絕,座山雕這個人槍法精絕,善於運用毛瑟手槍雙管齊下,百發八中。據說指哪打哪,跟黃忠百步穿楊差不多。

第二個是視力好,這個眼神好不是指座山雕的視力比誰好而是說這個人在晚上的眼神適當亮堂,看什麼都一覽無餘,具有“夜視”功能,有的說他就像狼相同晚上目光如炬,這儘管有點誇大的意思,但證明這個人的視力槓槓的。

第三個便是座山雕的輕功十分了得,有一次解放軍根據大眾舉報,發現了座山雕的行蹤,於是打開包圍,兩邊一交手,座山雕逃進樹林就不見了蹤跡,解放軍打開地毯式的搜索也沒發現他的影子。

當然狐狸再狡猾,也逃不過好獵手,座山雕實力再強也不是訓練有素的人民解放軍的對手,所以很快,與人民作對的座山雕就被楊子榮打敗了。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民國時期,民不聊生,時局動盪不安,在那個兵荒馬亂的時代,土匪滋生佔山為王的現象屢見不鮮。其中在東北威虎山就有一股土匪,其勢利絕不亞於正規軍部隊。這股土匪的總瓢把子就是被稱為“座山雕”的張樂山。




張樂山,出生於1882年 山東省泰安龍廷鄉苗莊村人。因家中兄弟七人,他排行老三,所以後來人稱他為“三爺”。張樂山祖宗三代為匪,在他八歲的時候,父親就因打家劫舍被處以死刑。父親死後不久母親因驚慌過度,積勞成疾也去世了。

孤苦伶仃的張樂山哥幾個就跟著長輩們開始“闖關東”,來到了東北黑龍江額穆一帶,為了生計,他們就給人家做起來伐木的活,當了苦力。本來就出生於土匪世家的張樂山,怎麼能給人家做工呢,所以沒多久,張氏兄弟集讚了點資本,就準備另起爐灶,自立門戶 ,延續了他父親的行當,繼續做起了土匪。



你還真別小瞧這個張樂山,這小子不僅聰明機智,而且還有三絕,哪三絕,就是槍絕,眼絕,和腿絕。張樂山槍法如神,百步穿楊是百發百中。眼絕,走夜路山路從來不用照亮,而且東西南北分的特別清楚,從來沒有轉向的時候。腿絕,穿山越嶺如履平地,腳步飛快。這三絕也註定了張樂山就是佔山為王當土匪的料。

張樂山幹起來土匪,一發不可收拾,由於他心狠,膽大,敢幹,後來隊伍越來越大,在當地土匪中頗有影響力,後來匪徒們都尊稱張樂山為“三爺” 。因為張樂山想成為山林中王者,所以起了一個飛禽之王的綽號“座山雕”,以顯示自己的威嚴。自己還堂而皇之的居然也養了一隻大雕。據說他的這隻雕兇猛無比,而且特別聽他的話。




座山雕之所以在山林中盤踞那麼多年,很大程度上也是取決於他有了這幫行走山林的哥們 ,另外群山峻嶺也有利於土匪藏匿,所以座山雕這幫土匪才能逍遙自在的生存下去。

那麼座山雕的實力到底有多大?這麼跟你說吧,座山雕久居山林多年而未被剿滅,他的家底自然是豐厚的很。你想啊,聽說當年東北王大帥張作霖想剿滅他,都沒有成功,可想而知這小子勢利有多大。

而且後來座山雕還加入了國民黨,居然由一個土匪頭子搖身一變成正牌軍,購置了大量殺傷性武器,修築了碉堡,圍牆,手下精兵足有幾萬之多,據說手下還有八大金剛為他效命。就這樣座山雕在威虎山上做起了他的土皇帝。你說霸不霸道吧!

座山雕在江湖上,官場上通吃,儘管這個手眼通天的大土匪頭子,實力再大,可是也終究逃不過人民的制裁。1947年2月7日,座山雕被我人民解放軍牡丹江軍分區戰鬥英雄楊子榮成功抓獲。


戰鬥英雄楊子榮率領小分隊深入虎穴,與敵人鬥智鬥勇,克服重重困難,配合剿匪部隊終於端了座山雕的老巢,成功消滅了這股土匪。座山雕被活捉後,當月11日召開了公審大會,之後即被關押在了牡丹江監獄,接受改造,後來據說病死在了監獄裡面。


任馳贏天下


電影《智取威虎山》裡面,座山雕可是東北勢力最大的土匪,國民黨都要封他當東北土匪軍的總司令。手下不僅有上千人馬,而且依山伴水修建碉堡,甚至還有坦克飛機!不過,真實的座山雕,實力在東北肯定排不進前四名,他被抓的時候身邊只有二十幾個土匪。



座山雕的原型是張樂山,家中三代都是慣匪。被抓的時候已經七十多歲,張樂山長的很猥瑣,瘦高個,黑臉,一頭白髮,鷹鉤鼻,眼神猥瑣。


座山雕有三個絕活。第一,槍法好,土匪沒有經過正規訓練,能有好槍法非常了不起。第二,眼神好,走山道不迷路,夜晚走路不用照明。第三,身手好,腿腳快,走山路快。

張樂山十幾歲就當土匪,被抓的時候已經作了五十多年土匪,為人特別機靈。準確的說是,老謀深算,陰險狡詐!他還給自己起了個綽號“座山雕”。

張作霖和日本人都想剿滅他,但是,都摸不著他的影子。後來,日本人想通了,對於這幾十人,沒必要費勁剿滅,於是就詔安座山雕。座山雕按時赴約,結果,在“惠吉”樓吃飯時,張樂山以為日本人要殺他,跳樓跑了。後來,知道是一場誤會,他還是投靠了日本人。

(下圖,電影中座山雕的備用軍火庫)

他這次跳樓,偽滿報紙也有報到:謝文東跳飛機, 張樂山跳惠吉。

偽滿報紙提到的這個謝文東,才是東北最大的土匪頭子。日本投降後,國民黨在東北組織了四個土匪部隊:謝文東、李華堂、張雨新、孫榮久等四大土匪。人稱“四大旗杆”。謝文東是四人之首,最大的土匪。他手下土匪編為2個師、6個團,最多時擁有近萬人,成為當時北滿地區勢力最大的一支國民黨土匪隊伍。

而座山雕,手下最多的時候只有百十人。後來被我軍消滅不少,僅剩下二十來人。碉堡,重武器,機槍等,座山雕肯定是沒有的。對於這股狡猾的小土匪,我軍就派楊子榮率領五人小組剿滅。

(下圖裝備的火箭筒,楊子榮他們可沒有)

當時,楊子榮冒充另一個土匪頭子“九彪”的手下,抓獲了座山雕兩名手下。楊子榮假意不知他們是否是“自己人”,先委屈下他們,等上了山再放了他們。這兩人也不懷疑,就帶他見了座山雕。


楊子榮見到"座山雕"張樂山時,馬上用槍控制住他。楊子榮告訴座山雕說,座山雕的兩個弟兄上來就繳他槍,不合道上的規矩。所以,請他去下山跟自己“大哥”解釋下。土匪之間鬧矛盾很正常,座山雕就同意下山道歉。

下了山,座山雕才發現,綁架他的是解放軍。座山雕也只能哀嘆自己“打了一輩子雁,讓雁鷳了眼”。

(下圖,電影中座山雕逃跑時坐的飛機。)


不過,座山雕沒有被公審槍斃,可能是因為他曾經打過鬼子吧。最後,他大煙癮犯了,又得了病,在獄中待了一年就病死的。


勇戰王聊歷史


個人實力不容小覷,綜合能力不夠,亂世莽夫而已。這是我個人對他座山雕的評價。所謂時勢造英雄,座山雕不是英雄,是土匪,但就是有了座山雕這樣的土匪,才有了楊子榮這樣的英雄!

座山雕,原名張樂山,據說祖籍是山東昌濰,出生在清末民初。最初是跟著親戚去東北謀生,後來去了匪,期間投靠過國民黨,後來又被日本人“招安”,後來被楊子榮代領的人民戰士智勇拿下威虎山,活捉座山雕。雖然被活捉,但是他並沒有被為難,而是被關押收監,好生待遇,只是這心高氣傲,自由慣了的老匪頭子,還是病死在監獄中,去世時七十多歲。

座山雕被人們所孰知還是通過作家曲波的文學作品《林海雪原》,這個故事還被排成樣板戲,流傳甚廣,在那個娛樂文化相對貧瘠的年代,這樣的俠匪故事自然風靡一時,無人不知座山雕,也無人不識楊子榮。文學作品自有文學作品的要求和目的,雖然原型取自張樂山,但是應該也誇張不識之處。

在作品之外的一些記載和探索中,我們大概能看出另一個更真實的,時人心中的座山雕。

第一,盛名之下

座山雕,也就是張樂山有三絕,個人實力很強。一槍決百發百中;二眼絕可黑夜行路;三腿絕可在山林中如履平地。

這三絕,應該是有誇張的成分,卻也不完全是空口而來。國民黨,日本人,包括人民解放軍都曾進意圖攻克下這波土匪,卻都失敗而歸。一方面,相對於政治大局而言,這波人不值得耗費太多精力,也給了對方一些喘息機會,次次逃脫,另一方面,可見座山雕是有真本事的,不然也不會多次虎口逃脫。張樂山有真本事不假,但是相對於真正的實際,戰鬥力應該不強,時勢給了他一個載人歷史的機會。

據說座山雕七十多歲還可以在山中空手活捉野兔,可見是有真功夫,我是相信這種本事的,並不是小說杜撰來的。我們現在很多人不太相信中國武術,總覺得是花拳繡腿,其實不然,只是現在的人退化了而已,民國時期是能人輩出的時代,也是真正有真才實學的時代,現代來說,這些已經被遺失了,或者被打上封建迷信,招搖撞騙的印子,可惜了。

第二,三代慣匪,子承父業。

當時東北最大的土匪頭子是謝文東,張樂山還算不上特別出類拔碎。只是張樂山先輩也是做土匪,深諳這一行的規矩,再加上張樂山本人有真功夫,所以在圈子裡還是有一定的地位。還是那句話,時勢成就了他的名氣,讓我們知道了大土匪“座山雕”,如果沒有之後的文學作品,樣板戲,以致後來的影視作品,我想張樂山的故事一定會蒙灰不少。



第三,雖為匪,卻也有為綠林的豪氣。

座山雕一直是個反面形象,當然為匪為歹的人也算不上好人。只是很多時候,我也在想,如果這個人是生活在現在,他還會喜歡過那種把刀槍架在腦袋上的日子嗎?

張樂山不是個愛國人士,他投靠國民黨,也接受日本人的招安。但是話說回來,張樂山也殺了很多日本人,所以招安酒宴上,以為日本人要藉此報仇加害於自己,情急之下破窗而逃。座山雕不是好人,卻是個想活著的人,他只能在各種勢力中夾縫求生,誰也不能信,誰也不敢信,他只信自己,和兄弟們。他的每一個決策,都決定著這些跟他出生入死的兄弟的命運。這是作為土匪頭子最大的責任。

後來楊子榮也是利用了張樂山的這種“綠林豪氣”智取威虎山。一個老匪,還是老匪頭子,可能沒人性,沒民族大義,卻萬萬不可沒義性,不能亂了道上的規矩。當被“誤抓”的楊子榮讓張樂山下山給自己“老大”道歉的時候,張樂山毫不猶豫的同意了,為了表示誠意沒帶任何武器。楊子榮當然是勇闖虎穴,智拿座山雕,當然很厲害,另一方面,我倒覺得這座山雕在性情上還是有一些可取之處的!

總結來看,亂世造就了座山雕張樂山這樣的人,而且張樂山本人確實很有些本事,但是總得來看,“座山雕”們並沒有什麼深謀遠慮,真知灼見,很難發成成真正的有抗衡裡的力量,只能在各大勢力中夾縫求生,這也是“匪”的很大的侷限性。


魚者佩之


座山雕的實力被智取威虎山誇大了。這是藝術創作的必然,如果打敗了一個菜雞,觀眾不會覺得有什麼了不起。故而,必須設定許多曲折。

座山雕是小說《林海雪原》中的角色,是威虎山上的匪首,後被楊子榮活捉。在歷史上,座山雕原名張樂山,是山東泰安新泰市龍廷鄉苗莊村人。論真正的實力,其實就是一個落草為寇的地方小股土匪而已,雖然當土匪50多年,但是沒有形成穩定的軍事力量。

土匪組織核心成員十幾名,土匪總數不過幾百人,可以說沒有太大影響力,最終楊子榮帶領5名突擊隊,智取威虎山,也只是活捉土匪13人罷了。

當然,座山雕有自己的絕技。那就是隱藏在深山老林,行蹤詭秘,號令牡丹江一帶綠林,時而下山搶掠,接受了國民黨東北先遣軍第二縱隊第二支隊司令的空頭職務。座山雕歷經清末,北洋軍閥,國民政府,偽滿洲政權統治,划水摸魚。座山雕的外貌特徵是,

白頭髮、黑臉膛、長著一副鷹鉤鼻子、留著一把山羊鬍子的瘦小老頭。

他年少時追隨家人闖關東,家裡三代慣匪,生存經驗豐富。座山雕被抓時,已經60多歲了,也就是一個老態龍鍾的土匪而已。

可以說,抓他更多是為了表明剿匪決心,肅清地方秩序。最終,座山雕被公審,死於牢中。


秦右史


“座山雕”並非只是《林海雪原》或者說《智擒座山雕》的的一個角色而已,他的原型也是一個大名鼎鼎的東土匪頭子,並且他遠比小說和影視劇裡的描述的要精彩多了,同時現實的人物更復雜,並非只是一個反動土匪。今天,我們就一起通過歷史的蛛絲馬跡,來了解一個不太一樣的“座山雕”。

“座山雕”絕非徒有虛名,身懷絕技。“座山雕”本名張樂山,生於清末,15歲進山當土匪,18 歲便當上了匪首,有50多年的土匪生涯,歷經清末、北洋軍閥、偽滿三個時期。此人老謀深算,詭計多端,在匪徒中頗有聲望,內部人稱“三爺”。他有三絕,一是槍法絕——槍法如神,百發百中;二是眼絕——走夜路不用照亮、是非辨別能力強,包括看人、走山路從不轉向;三是腿 絕——翻山越嶺如履平地。“座山雕”正是靠著這三絕,馳騁綠林,成為東北有名的土匪。

“座山雕”先抗日,再投日,一個複雜的土匪。座山雕做土匪的時候,張作霖沒有將其剿滅。九一八事變後,座山雕投靠了東北抗聯,和抗聯一起打過日本人,也算是為抗戰做出過一定的貢獻。後來,日軍一直都沒有成功抓到他,日軍認為沒必要和他糾纏,決定“招安”他。於是,他又投靠了日本人。見風使舵的座山雕在日本投降後,他又投靠了國民黨,與解放軍作對。

楊子榮智擒座山雕,跟影視作品裡的大不一樣。據當時參與抓捕座山雕的戰士回憶:見到張樂山以後,楊子榮自稱是另一個土匪頭子“九彪”的手下。 這之前張手下那個連長曾經想繳楊子榮的槍反而被楊擒住了,見到張的時候張還在睡覺。張起來以後,楊就用槍逼住了他。但是還不敢動他,因為張身邊有所謂“八大金剛”,都是慣匪,亡命之徒,拼起來自己要吃虧。楊只說那個連長壞了義氣,不該來繳自己的槍。

張樂山說這是我們的錯,不應該,現在怎麼辦?楊說你和我去見我們老大,當面道個歉吧。張縱橫綠林幾十年,在土匪中頗有威望,楊子榮化裝的又像,所以張毫不起疑,說好,我去。於是,楊和另一個偵察員就押著張下山,張為了表示誠意,連槍也沒有帶。他的手下問他怎麼回事,他一邊穿衣服一邊說是我們對不起人家,沒辦法了,去說說吧。順利的把張押下山,才發現等在下面的不是九彪,而是解放軍的剿匪部隊。

總之,在當時東北的土匪中不算大的股匪,但是他家是三代慣匪,自己為匪數十年,經驗豐富,要抓住他是很不容易的。當時,他被抓的時候,只剩下身邊二三十個親信死黨而已。據當時的戰士回憶:張樂山是個瘦高的老頭,形狀猥瑣,但兩眼放光,精力很好,為了防他逃跑上了重鐐,可是生活上對他並不壞,優待老匪,他每天有一頓肉吃。後來,因為座山雕抗戰時殺過鬼子,所以沒有公審,但因為他大煙癮犯了引發其他疾病,一年後在監獄裡病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