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車停候超過三分鐘請熄火——致泉城廣大市民的倡議書

剛剛過去的3月,雖然乍暖還寒,但一次次刷爆朋友圈的“泉城藍”,讓難捨厚厚冬衣的泉城廣大市民,美美享受到了羞澀的濟南春天帶來的福利和美好。今年4月1日,也是讓泉城市民自豪難忘的日子——濟南軌道交通1號線商業運營,載滿希望,開往春天!自此,濟南有了更立體、更多樣的公共交通,其節能減排效應將換來更多藍天白雲。

同一個城市,同一片藍天。為了呵護我們的“泉城藍”,在這個春日裡,不少市民朋友上山植綠、綠化家園,有的市民朋友選擇綠色出行、踐行低碳減排……你們是泉城“藍色天團”的最美隊員。其實,呵護我們的“泉城藍”,還有很多方式。養成良好的機動車行駛習慣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種。在此,我們向廣大市民朋友發出“機動車停候超過三分鐘熄火”的行車倡議。

駕駛機動車出行時,停候超過三分鐘熄火主要是減少汽車怠速時的汙染物排放。顧名思義,汽車怠速是指發動機在無負荷的情況下運轉,只需克服自身內部機件的摩擦阻力,不對外輸出功率。簡單地說,就是發動機“出力不出功”,車在原地不動,發動機卻“突突”地轉著,白白地燒油。

車輛長時間處於怠速狀態,汽車燃料燃燒不充分,會產生大量一氧化碳(CO)以及碳氫化合物(HC,低空臭氧汙染的重要前體物)。如車輛的發動機轉速從怠速的700轉/分提高到800/分,兩種汙染物可分別下降10%、15%;而達到正常等速行駛時,則可下降50%以上。柴油車更明顯,怠速狀態下產生的氮氧化物(NOx)相當於直接排放到大氣中,其排放濃度是正常行駛狀態的5至10倍。

看似不起眼的汽車怠速,不僅在悄然製造著空氣汙染,而且容易產生積碳,降低發動機使用壽命。據統計,截至2018年底,濟南機動車保有量已突破230萬輛。即使我市車輛在日常使用中長期怠速狀態的情況只佔10%,如若這些車在此時熄滅發動機,則可減少全市機動車排放的CO、HC約10%,NOx約20%。對於大氣汙染防治來說,這樣的數據變動絕不可小覷。

機動車停候熄火,不僅是個人行為,也涉及到法律。2016年1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第五十七條明確規定:“國家倡導環保駕駛,鼓勵燃油機動車駕駛人在不影響道路通行且需停車三分鐘以上的情況下熄滅發動機,減少大氣汙染物的排放。”據瞭解,我國已有多個城市實施了“停候機動車必須熄火”的相關條例。比如,珠海市為維護空氣質量,2009年就在《市環境保護條例》中規定,在住宅、學校、機關、醫院、停車場、旅遊景點等環境敏感區域停候機動車須熄火,違反規定,可以處以20元至200元的罰款。這是全國首次明文規定機動車停候須熄火。比如,北京市的《市大氣汙染防治條例》規定:“本市提倡環保駕駛。在學校、賓館、商場、公園、辦公場所、社會、醫院的周邊和停車場等不影響車輛正常行駛的地段,機動車駕駛員在停車三分鐘以上時,應當熄滅發動機。”此外,江西、武漢、佛山和成都等省市均在相關法規中提出了鼓勵倡導型停車熄火的條款。停車超過三分鐘時熄火也是國際上的通用做法。雖然濟南在立法上沒做專門規定,但好的行車習慣和倡導人人都應當學習遵守。

積薄而為厚,聚少而為多。為了守護“泉城藍”,我們倡議廣大市民朋友,儘量選擇軌交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駕駛機動車時,停候超過三分鐘主動熄火。比如等人出發時,不要提前開始點火;長時間等紅燈時,可選擇熄滅發動機……養成一個好習慣,不但省油省錢,還能為泉城添抹藍,何樂而不為呢?濟南市生態環境局濟南日報報業集團濟南廣播電視臺

2019年4月4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