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一個現代化農業大棚,有什麼要注意的?

卜坤波


我們種菜的大棚有一部分是和科研院所合作的,還算不錯,我覺得建一個現代化的大棚至少要做到這三點吧。

1、物聯網環境監控與智能控制技術

先不說這個技術有多高大上,但是至少可以實現半自動化,解放了勞動力,我們可以根據傳感終端檢測到的棚內溫光溼度情況,結合蔬菜的生長,根據作物模擬,遠程或自動控制捲簾放簾,曾降溫或者補光等。保證溫室大棚內環境最適宜作物生長,為作物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創造條件。

2、太陽能地溫加熱技術

設施蔬菜主要填補的是冬季蔬菜的空白,這就要求最好具備加熱技術,直到現在一直沒走特別成熟的技術,太陽能加溫是其中的一項,效果還算不錯,該系統主要由太陽能集熱器、電輔加熱器、地熱加溫循環系統及控制系統4部分組成。控制系統可以根據設定溫度自動控制地溫加熱循環泵,對棚室土壤進行加熱,同時太陽能集熱器溫度低於設定溫度,電輔集熱系統自動啟動進行電輔助加熱。通過太陽能加熱能顯著提高地溫2-3度,有效預防低溫冷害,提前播期和延後收穫,而降到低溫冷害帶來的損失。

3、 設施蔬菜生態基質栽培技術

設施蔬菜土壤障礙越來越嚴重,並且也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法,基質栽培會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方法,所以現代化的農業種植中一定要具備基質袋栽培技術。採用水肥一體化自動控制系統,同時施用蔬菜專用水溶肥,其省工省力、省水省肥、避免連作障礙。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謝謝您的閱讀,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種菜姑娘


為滿足羅馬皇帝對新鮮黃瓜的全年需求,早期的園藝家發明了農業大棚,通過溫室的原理,實現了蔬菜瓜果的反季節生產。而現代的農業大棚在向效率和資源保護的方向發展。

現代農業大棚的建設,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注意:

一是基於計算機的監控系統和數字分析系統。對於傳統的大棚,日常的植物健康和作物發展主要依靠人力來完成,然而,現代的農業大棚通常都比較多、成片建設,種植的作物種類也多,根本不能依靠肉眼判斷。因此,基於計算機的物聯網監控、雲計算和大數據分析系統就成為了必然。現代農業大棚用於監測光合速率,土壤成分、特定疾病和害蟲的傳感器越來越靈敏、高效,這些現代化的手段讓種植者能夠根據植物的需要精確控制肥料、藥物和水的需求,大大降低了投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作物的質量。

二是LED照明系統。50多年來,大棚裡都安裝了人造光源系統,以填補陰天或冬天的光照不足,但實際上大多數照明系統用的光源光譜卻沒有達到最有效的植物光合作用,反而給種植者的預算增加了一大筆電費。美國農業部位於奧爾巴尼西部地區研究中心採用新的節能燈泡,每年節省約20萬美元的電費,電力消耗節省了75%。美國大約有4200英畝的大棚面積,新的LED照明系統可以減少高達35億千瓦時的能源消耗,減少近300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三是大棚可以考慮採用半封閉式系統。大棚不是辦公室,沒有必要考慮人的舒適性,半封閉系統通過在溫室裡回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而不是簡單的蒸發掉,半封閉式系統會使空氣通過溫室,但是能重複使用的水分和氣體仍保留在大棚裡。

四是大棚覆蓋採用新材料。由於太陽仍然是所有大小溫室的主要熱源,大棚覆蓋材料必須允許太陽輻射的通過,同時保持足夠的耐久性。目前廣泛使用的是四氟乙烯,是一種傳統的建築材料,它具有很高的抗腐蝕能力,並且具有重量輕、可回收、導熱快等特點。


鄉親鄉畔


最需要注意的是風水,雷人吧。

所謂風就是風的走勢,通風口的位置以及通風口的大小。

外行人進入農業最容易忽視的恰恰是這個問題,這種大棚我撿的很多,這樣的老闆我也接觸過好多。大棚建設得高大上,但華而不實。這恐怕是最大的坑,大棚建好後不好用不能用,還得再投資改造。很多農業投資者往往後悔莫及,很多基礎設施投入了以後根本沒法改。關於通風口的設置沒有統一的固定的模式,要因地制宜,最好是專業設計人員設計好後,找當地的農民,特別是有種植大棚經驗的農民參考,論證,修改,拍板,注意是拍板。

所謂水不是指灌溉水源,而是水的位置和走向。農田排水和存水是基礎,必須提前規劃設計,而且必須科學設計和本地實際經驗以及生產習慣相結合,拍腦袋做決定吃虧的多。

總之做農業必須考慮當地獨特的小氣候和生產條件,生產習慣,認真的探尋規律,遵守規律,把握規律,拍腦袋做決定往往吃大虧,農業做好了確實是聚寶盆。但做不好真的是無底洞,我的頭條號歷史信息裡有篇文章,《隔壁老王的故事》,寫的就是一個誇張了一點的真實案例,希望對你做農業有所警示。


一起葡萄


建一個現代化農業大棚大體應該注意以下問題,選址,選擇地平,閉風,向陽,交通方便,水源好,電利方便。地平指土質好無汙染保水保肥的土壤,避低凹之處,不利排水。閉風指儘量閉開風直吹或風口。向陽是充分利用太陽光,跟據太陽角度造定棚的定向角度。交通方便,水源好,和電利方便是為以後的生產做好準備。

現在大棚的建築材料很多,也有很多高科技材料,要跟據自身能力選擇建築方式和建築材料,關建和最重要的是大棚的保溫,只有做到大棚的保溫才能有良好的收益。例如壽光的半上半下式保溫棚就是最好的一種保溫方式。其次如地質不可半下半上式,就必須從各種方式加厚牆體或加保溫材料以達保溫目的,只有一個溫暖的大棚才能算建設成功。


飛龍在天102844416


既然是現代化大棚,那除去傳統的自然條件之外,自然要在技術、設備等方面多下功夫。

比如說物聯網技術,要用無線傳感網絡來測量控制區,採用不同的傳感器節點和具有簡單執行機構的節點,省去原有的人工程序化探索、節省人力;

再比如智能控制,實時調控大棚通風口開合、噴霧、滴灌、噴灌等設備,進而自動調整棚內空氣溼度、土壤溼度,不但更精準,還減少了人力上可能產生的誤差。

當然,數據普及、視頻傳感、系統分析等都是現代化大棚要注意的問題。大家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具體分析。

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農視網


日光溫室與連棟溫室,已經非常現代化的溫室內部裝修,再加上各種智能設備,溫度、溼度、二氧化碳、光照等傳感器,智能灌溉系統,基本就是現代化智能溫室。主要還是看你的要求,我是什麼都可以做,看你預算投資和想法。




起點農業


前面勇往直前和紹波二位已經較為詳細的把這個問題說清楚了。

一個現代化的農業大棚主要應該注意的問題:

採光,溫控,供水,排溼,通風,同時可兼顧立體裁培,無土種植以提高使用空間。而且還要儘可能保證消毒殺菌及施肥,防治病蟲害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