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這個城市給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

唐山IPTV新媒體


我第一次去洛陽剛好是清明節,也是牡丹花會的前夕,走在王城公園內看到很多的牡丹,還有各種植物,還有周天子登基的表演,後來才知道這裡是西周早期天子登基的遺址所在,建設成了王城公園。


沿著王城公園到中國國花園,我是步行前去的,經過洛河的時候看到遠處的電視塔和周邊的建築,最深的印象就是洛陽的城市格局比較大氣,因為之前我去過江西南昌,路過贛江的時候也是這樣的感受,但在漯河、周口卻沒有這樣的感覺,當時的第一反應就是如果洛陽是省會那麼就要漂亮的多。

第二次去的是龍門石窟,石窟與伊河水相生相伴,周圍的山地丘陵連綿曲折,在山與水的映襯下更能理解為什麼先民會選擇在這裡居住,建立都城,因為在春暖花開的季節,山好水好景也好,非常適合休養生息和勞動耕作。

總之,洛陽給我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是一個有靈魂和生命力的城市,城市建設滿足人們的物質生活,文化建設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

我是河南這些事兒

,持續更新更多河南本地問答,喜歡請加關注,歡迎評論點贊,謝謝!


河南這些事兒


從本地上學,到後邊外出求學,再到工作奔波,其實說到印象,無外乎幾個方面,吃穿住行,和我們息息相關的這些方面。

印象中吃是排在最前

說到吃,洛陽的湯湯水水著實吸引著味蕾和眼球,畢竟這個“喝湯”的城市,“早期喝碗湯,給個神仙也不當。”不是憑空來的。這個可以去關注下洛陽的美食,話不多說。是個吃貨,都不用我說。而近些年由於城市定位和發展的因素,餐飲的提升和改造,相比其他城市有些慢了,不過近年來,洛陽餐飲行業的整體水平也在不斷升級完善,只是步子慢了點,期待未來更美好,發揚洛陽的美食文化。

印象中洛陽的經濟效益不高

這個最明顯的就是住房和工資的對比,洛陽本地縣區人對於這個是最有感覺的,畢竟一般整體工資水平3000,都是被政府和老國企企業給平均了,所以網絡出現的6000+的人均工資標準,都是被吐槽的點,一點也不為過。

印象中洛陽的出行可以說是最爛的

記得11年前後很多其他3線城市公交系統都已經基本上的新車,部分都開始智慧交通了,到現在洛陽還沒有實現,老百姓著實著急,也是日常吐槽的焦點。其他比如出租等都是如此,詬病諸多。

近兩三年的高鐵和共享經濟,在洛陽生根發芽,還是發展勢頭不錯,畢竟能夠讓這個老工業城市,接受新東西,新思想,著實為難。特別是2018年大搞基建以來的堵,以及限行的出臺,老百姓的吐槽聲就不斷……但也是一時的,畢竟這都是前幾年不發展的鍋嘛!

印象中洛陽的古都文化發掘不給力

擁有眾多資源和文化,沒有進行挖掘開發,規模和形象都不足以配得上“神都”二字,尷尬至極。也難怪很多閒人對洛陽和西安進行比較,畢竟“十三朝古都”的洛陽,近些年有些暗淡,不過宜居的城市排行還是很高的,不是常有人說“洛陽適合養老”。大概就是對洛陽的高度概括了吧。

謹代表個人觀點,態度中立,只為洛陽發展的更美好,貢獻自己的力量。

歡迎關注,相互討論關於洛陽的故事。宣傳洛陽文化,探索城市未來!我是宣洛陽。


宣洛陽


每當有朋友問我“洛陽有什麼”,我總會驕傲地回答:“洛陽是十三朝古都,是牡丹花城,有數不盡的風景名勝和歷史典故。”再問,我會一一列舉諸如龍門石窟、白馬寺、河洛文明、交通樞紐、如畫風光……

朋友的臉上寫滿訝異與羨慕,我對自己的回答也很滿意。

直到那一天,我在孟津黃河溼地的一個荷塘邊,意外地看到近百隻白鷺、黑鸛、翠鳥、蒼鷺等悠然踱步、翩躚起舞的場景,那種美與和諧帶來的震撼,使我久久不能忘懷。

我這才發現,在介紹洛陽時,有一個關鍵詞,我一直忘了說——溼地,洛陽的溼地以及溼地中的精靈。

洛陽坐擁溼地近60萬畝,伊河、洛河、瀍河、澗河4條河流穿城而過。鳥、蛙、魚、蟲,是溼地中的精靈,它們比人類更早到達這片土地,在這裡繁衍生息,各得其樂。人類的文明有多豐富,溼地的世界就有多精彩!

千百年前,我們的祖先在水草豐茂的溼地生存、定居、紮根。那群鳥翩躚、蘆花飄揚的天地,曾是我們最初的精神家園;那溼地中的精靈,原是我們最親密的鄰居。人類的文明,從溼地中走出;祖先的精神,以此處為原點。

溼地呈現給我們的,是本真的世界——自然的風情,當然遠比熒屏之上、故紙堆中的生動鮮活。

當城市逐漸變成一個巨大的牢籠,比鄰的溼地,或許就是那把打開牢籠的鑰匙!這個春節,讓我們卸下心靈的包袱,和家人一起或與朋友一道,到溼地的廣闊懷抱中去放鬆吧!


安是你0o


09年的時候坐綠皮車路過洛陽,火車站賣水的收了我一百塊錢,硬說我沒給他錢,我當時沒錢,身上只有400塊錢,我一看少了一百,就叫鐵路警察給我要回來了,洛陽人能把我說暈,我當時還真以為我沒給錢呢[捂臉][捂臉][捂臉]


用戶9971778210432


洛陽沒去過,不過頭條裡的某些洛陽人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假!造假嚴重,素質低下!

狠起來連自己都騙!

虛偽小人行徑,還各種假裝別的城市的人挑撥是非!

整體沉寂在歷史裡跟周邊城市打嘴炮!生怕別人跟他搶宇宙中心!


旅行詩人安安的十三爺


喜造假,吹牛逼,民風不佳


觀刈麥一一一


第一次去洛陽感到有點遺憾,與想象的相差甚遠,覺得像個大點的縣城一樣,水席可能是不對口味吃不慣,糊塗面超級難吃,公園裡看牡丹沒什麼感覺,只有龍門石窟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影響。為不虛此行,返回時買了一大把塑料牡丹花(比真的好看的多),以作紀念。不過,相比較而言,第一次去洛陽,比第一次去南陽玩,感受還是要好一點。


漢風唐韻828


好的就不說了。說說不好的,有利於改正吧。景點散;北面,城市道路鋪裝細節上差,立面亂;夜晚很多街道光彩工程作的不好,太暗;市中心一條河流兩岸這麼好的資源,卻沒有打造成景觀帶,太浪費了,很多內陸城市求都求不到的條件;古墓博物館好像改名字了,光改名字恐怕難打消中國人對“古墓”的排斥心理,地上是否建一些吉利祥和的佛教景點中和下,這麼高等級的獨一無二的的博物館不利用好可惜了,我沒去,不知道其它遊客是不是也有這種心理。


馬蹄聲升


【洛陽紙貴】

早已聞名洛陽曆史古都的大名,南下時候經過洛陽,可一定要參觀【龍門石窟】他可是跟莫高窟,雲岡石窟,麥積山石窟並稱中國四大石窟的藝術寶庫聽聞最大的石像神似武則天,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

發佈於 2018-08-06

堅少道滘粽


安常守故。別的地方都在發展,這裡十年沒有變化,錯過了十年的發展機遇!有很好的資源優勢沒有利用好開發好,現在只是個國內三線城市,新區發展很好,老區破舊,對外窗口火車站幾十年一副灰頭土臉,於十三朝古都形象相去甚遠。不過,最近幾年洛陽警醒,修地鐵,架高架,老區新區建設全面開花,城市建設如火如荼,好像是把失去的十年奪回來,相信洛陽的明天會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