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稱為神童,12歲上中科大,16歲進美國名校,最終卻自我封閉!

在中國,人們似乎天生就會對一些智力超群的孩子產生極大的關注、投以極高的期望,期待他們在未來能像兒時一樣擁有比普通人更高的成就,似乎這樣就能表明自己的眼光有多準或是對其心理產生一種欣慰,殊不知這種壓力往往成了壓死駱駝的稻草,也不知並不是所有的“神童”都能按照“神童”的軌跡來無縫連接成人生活。

他被稱為神童,12歲上中科大,16歲進美國名校,最終卻自我封閉!

初中我們都學過文言文《傷仲永》,仲永是名正言順的“神童”,可是這樣一個“天才”也會在不斷地消磨與非全面發展中不斷變得平庸,最終不過芸芸眾生中平凡一員。

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與仲永一樣結局的“神童”。不同的是,仲永是因為家人的只顧眼前利益磨損其才能才變得平庸,而干政卻是因為家人的太過寵愛不能處理生活而因受挫泯滅才能。

他被稱為神童,12歲上中科大,16歲進美國名校,最終卻自我封閉!

干政是安徽省廬江縣人,1975年在廬江中學讀書,12歲考上中國科技大學。16歲時,在全國物理赴美研究生考試中獲得第二名,進入普林斯頓大學。

少年班招生時,招生老師曾給干政出了這樣一個題目:如果對一隻西瓜橫豎各切多少刀,會留下多少塊的西瓜?而當時才12歲的干政面對節節上升的數字並沒有一絲慌亂,反而對答如流,當數字升到一定的數值時,干政的回答也沒有錯誤,這讓招生老師對他的智力有了更震驚的認識。

他被稱為神童,12歲上中科大,16歲進美國名校,最終卻自我封閉!

進入少年班可以說是干政人生的一次轉折,而16歲斬獲普林斯頓大學入讀名額,則是另一次轉折。人們對於憑藉第二名的成績獲得資格的干政有了更高的期待,盼望著他能學成歸來回報祖國,在某個領域發光發熱。但很可惜,干政去國外之後,一些國內家庭環境而產生的缺陷性問題終於暴露出來。

他被稱為神童,12歲上中科大,16歲進美國名校,最終卻自我封閉!

在國內,干政只需要專注於自己的學習,學習之外的一切都有家人為他包辦,不管是日常生活需求還是人際關係處理,他都不用考慮。去了國外,干政生活能力的短板一下成了促進他精神矛盾爆發的驅使力。各種人際交往和關係處理讓干政束手無策,而與導師的矛盾更是直接促使他回國。

他被稱為神童,12歲上中科大,16歲進美國名校,最終卻自我封閉!

這時的干政不過是精神失意但學業仍存的“天才”,一些老師對他還抱有信心,但干政拒絕了老師的讀博邀請,選擇在家閒居。

自從回科大的請求被科大拒絕之後,干政就開始了隱居生活,與前塵往事都斷了聯繫,干政的故事也讓人不禁深思:“神童”的教育在某種意義上也存在著不可忽視的缺陷,可能也印證了一句話“上天對每個人都是空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