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質量最好的100所高校,這兩所二本,超清華北大、中科大

科研質量最好的100所高校,這兩所二本,超清華北大、中科大

高校科研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教師的科研實力,是高校科研實力的一部分,高校科研實力的高低,除了科研規模外,科研質量同樣非常重要。國內高校時常被國外高校“看不起”的便是不注重科研質量,以量取勝,因而,對於國內高校而言,提高科研質量尤為重要。一般來說,科研質量可以採用FWCI指數評價,FWCI為論文的被引用次數與同類型論文的平均被引用次數之比,高校的FWCI>=1,說明該高校的論文質量達到並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

清華北大是國內的頂尖高校,科研實力同樣遠超國內其他的高校,然而,就科研質量來說,清華、北大並不能排前三,起碼並不能超過中科大。不過,令人意外的是,有三所“四非”大學,其科研質量水平超過了中科大,分別是南方科技大學、渤海大學和遼寧工業大學。

其中,南方科技大學是高等教育改革試驗校,屬於創新性高校,建校的目的便是參與國家的重大科學技術研究,因而,南方科技大學儘管建校僅幾年,但科研質量高是無可厚非的,不過因為科研人員不多,每年的論文數量很少。

南科大的科研質量高我們可以理解,不過渤海大學和遼寧工業大學作為兩所“二本”大學,科研質量卻不可思議的超過了中科大以及清華、北大。不過FWCI指數不存在造假的可能,只能說明這兩所大學在科研上還是不錯的,儘管科研規模很低。

當然,除了這三所“非211”大學外,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論文質量最好,而且論文數量遠超前面三所“非211”大學,可見,儘管南科大、渤大、遼工大三所大學科研質量超清華、北大和中科大,但很顯然,其與中科大、清華和北大仍然不是同一個層次的存在,因為論文數量的差距太明顯。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科研質量前100的大學中,相同層次的名校中,論文數量多的高校,往往科研質量不高,例如上海交通大學和浙江大學,論文數量遙遙領先,但論文的質量卻並不高,而與上交大和浙大同層次的高校中,中科大和南京大學論文數量僅為這兩所大學的一般,但科研質量卻遠超它們。可見,高校的科研實力不僅僅只要數量,質量更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