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回憶童年衚衕生活,天津河北區小王莊的故事

奶奶家住天泰路這邊的吉德大街菜園子衚衕12號,自己家住天泰路另一側的居慶裡5號,都是大雜院。

這兩處分別於2000年和2004年拆遷,90後的我,應該算是對這兩塊兒區域最後一代有較為深刻記憶的住戶。至今時不時仍能夢見回到老房子。小院兒裡熱鬧和睦的鄰里氛圍,誰家晚上做什麼飯,誰家來個親戚,都知道,都能聊到一塊兒去。

天津人回憶童年衚衕生活,天津河北區小王莊的故事

我是整個當時那條衚衕最小的,雖然不至於吃百家飯長大,但也是總愛串門兒。每個小院兒,大門外都有個地溝,小小子兒們,就在衚衕裡的地溝直接尿尿。當時住在一個護衚衕的老鄰居、發小兒至今還常聯繫;搬進樓以後的鄰居,卻如陌生人。立體的居住方式,改變了鄰里之間的關係。

天津人回憶童年衚衕生活,天津河北區小王莊的故事

那時的樂園,就是志誠公園了,從京津橋到耳閘的假山,俗稱河邊兒,滑旱冰、蹺蹺板、蹦床、還有其他簡易設施。夏天去逮蛐蛐,冬天膽大還去冰上玩兒,河邊還有釣魚的罾。現在我還是偶爾會跟發小兒回去看看。

天津人回憶童年衚衕生活,天津河北區小王莊的故事

吉德大街上的肉鋪、百貨商店、糧店、公廁、小賣部、畫室、大眾浴池、早點鋪(有個光頭大大家的雲吞,湯特別好喝,感覺後來再也沒喝過那麼好喝的雲吞)、,楊橋街的小醫院、網吧、菜市場、劇院(雖然從沒進去過);安定裡的小學,菜市場;過了鐵道,就覺得有點兒遠了,但也是常去。

一切回想起來,還是歷歷在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