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期—如何幫助學生掌握文章修改方法

第5期—如何幫助學生掌握文章修改方法

【寫作指導】第5期

如何幫助學生掌握文章修改方法

	第1期我們討論了學生寫不好作文的“四大病症”,主要包括寫“假作文”、無話可寫、未掌握寫作方法和不重視文章修改。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探討如何幫助學生掌握【文章修改方法】。

修改文章,第一步要弄清什麼是好文章。好文章,關鍵要素是真實。內容方面,要切合題意、中心突出、內容充實、感情真摯;表達方面,要結構嚴謹、表達流暢、用詞準確生動。分開來看,主要有如下四個方面。

第5期—如何幫助學生掌握文章修改方法

一看是否切合題意、中心突出。

寫作本身就是通過文字向別人表達一箇中心意思,這就是“題意”;怎樣才能讓讀者很輕鬆地理解“題意”呢?這就需要中心突出。對於學生來說,經常會範“中心不突出”的毛病,寫作喜歡“繞圈子”,喜歡“東拉西扯”。寫作就像是畫圓圈,寫作前就要把“圓心”想好,寫作後修改文章,關鍵要看看文章這個 “圓心”在嗎?這個“圓心”偏離了嗎?這個“圓心”突出嗎?如果“圓心”不在,就要重新找回“圓心”;如果“圓心”偏了,就要糾正過來;如果“圓心”不突出,就要把它重點突出出來。

二看是否內容充實、感情真摯。

之前說過,作文就是告訴讀者一個觀點,或者是描述一個物、一個景、一件事。濃縮成一句話就是文章的中心,但是光有中心還不行,還需要豐富的內容來支撐這個中心。比如,寫桂林山水,中心是自己的觀點“桂林山水甲天下”,怎麼讓讀者信服這個觀點呢?這就需要豐富的內容,山到底是什麼樣子?水到底是什麼樣子?需要充實的是這些內容。怎麼更有說服力呢?既然看了桂林山水之後,作者產生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想法,那就需要把自己看到景色之後的真情實感寫進去。通過文字,讓讀者看到作者所看到的景色,讓讀者感受到作者所獲得的思想觸動,就會產生共鳴,得到同一個觀點,這就達到了寫作的目的。所以,修改文章,就要圍繞中心去充實內容,把不需要的內容刪掉,增加該充實的內容;另外,看看自己的感情表達是否到位,是否真摯,若有矯揉造作感覺一定要修改。

三看是否結構嚴謹、表達流暢。

古人講,寫文章要“鳳頭、豬肚、豹尾”,修改文章就對照這個標準,開頭簡潔漂亮,中間豐富充實,結尾鏗鏘有力。還要看文章思路是否清晰,是否符合一般的認知邏輯,千萬不能頭上一句腳上一句。

四看是否用詞準確生動。

很多學生喜歡用漂亮的詞語,或者過多引用成語。用可以,但是不要濫用,不要為了顯示自己掌握的詞語多而刻意去用。修改文章,就要看用的詞語是否準確,主要看詞語的意思和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再漂亮的詞語放在這裡都是錯誤。還有就是成語,其實很多時候都用得不夠恰當,都是為了用而用。

第5期—如何幫助學生掌握文章修改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