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大闹一场 悄然离去 再见!江湖依然都是你的传说!

10月30日,一代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先生去世,享年94岁。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今日终成绝响。

有人曾经问金庸,人生应如何度过?先生答: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人生在世,去若朝露。他的一生,就如一部武侠小说,前半生纵情恣意,洒脱妄为,后半生心怀敬畏,有不断向学之心。可敬可叹!

金庸:大闹一场 悄然离去 再见!江湖依然都是你的传说!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倚天屠龙记》

1947年,他进入上海《大公报》,从三千名投考者脱颖而出。第二年,《大公报》香港版创刊,金庸被派入香港,那年他24岁。当时的香港与上海相比,并不发达,但金庸说,“我一生很喜欢冒险,过一点新奇的生活。”

1959年,35岁的金庸创办《明报》,便是看不惯《大公报》所报道的“虚假事实”。他说:“我办《明报》的时候,就是希望能够主持公正,把事实真相告诉给读者。”

他的社评文章,高峰期每日一篇,他的武侠小说,几乎也是以日更的节奏推进,数十年间无间断。

一手写武侠,一手写社评,奠定此生基业,30年时间,金庸将《明报》塑造成香港极具影响力的报纸。

而这份报纸开办之初,只有六千份的发行量。在困难的时候,所有职员的的薪水都打了八折。金庸说,

“是大家和我一起捱了下来。”

金庸:大闹一场 悄然离去 再见!江湖依然都是你的传说!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书剑恩仇录》

看过金庸小说的人都会好奇,金庸到底跟他笔下的哪个人物比较像。是机灵圆滑的韦小宝?老实憨厚的郭靖?还是优柔寡断的张无忌?

虽然因创作出许多豪气万丈的大侠形象而被称为“查大侠”,但是金庸却觉得这个称谓实在过誉:“如果在我的小说中选一个角色让我做,我愿做天龙八部中的段誉,他身上没有以势压人的霸道,总给人留有余地。”

倪匡曾经评价“段誉有绝顶武功,朱蛤神功好象没有怎么用过,六脉神剑要紧时用不出,斗酒时却大派用场,凌波微步要来作逃命之用,倒十分实在。”在性格上,段誉博学多才、善良固执,被爹娘取小名为“痴儿”。由此看来,段誉的这些特征倒是与金庸有些相似。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神雕侠侣》

金庸:大闹一场 悄然离去 再见!江湖依然都是你的传说!

金庸的名气虽响彻中外,而且博古通今,历史、政治等知识信手拈来,他依然觉得自己学问不够。因此在81岁的高龄,即使是在获得剑桥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后,金庸坚持选择作为普通学生申请就读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

在剑桥读书时,金庸同普通学生一样。背着双肩包,里面放满了课本。金庸又变成了那个别人不太关注的查先生。不再有知名作家光环、不再有各种头衔,他做的一切都“不为学位,只为学问”。

在金庸眼里,在任何时候学习都不算晚。永远保持谦卑的态度去探索人生中的未知,自尊而不自负,骄傲而不自满,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中必须修炼的一部武功秘籍。

金庸:大闹一场 悄然离去 再见!江湖依然都是你的传说!

1972年,金庸封笔;1989年,《明报》创刊三十周年的日子,金庸卸任社长职务;90年代,金庸将《明报》集团卖给商人,退出商界;2007年,金庸辞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职务……在完成了一次次谢幕后,这次,他真的退出江湖了。

然而,金庸先生,对我们而言,仍旧是疲惫生活的英雄梦想。

金庸:大闹一场 悄然离去 再见!江湖依然都是你的传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