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逝世一週年 : 這個“狂人”到底說了什麼

李敖逝世一週年 : 這個“狂人”到底說了什麼

李敖逝世一週年 : 這個“狂人”到底說了什麼

只要你讀過李敖的哪怕一篇文字,就不會忘記他。

只要你曾知道李敖的一個身份,就有興趣知道他的所有。

他是著名的作家,臺灣有名的政治犯,人人皆怕的訴訟大王;他是胡適的追隨者,錢穆的學生,還是胡茵夢的前夫,陳文茜的好友。

他平生最喜歡十七歲的女生,找女友的標準是“瘦高白秀幼”;他喜歡吹牛,喜歡罵人,吹牛的時候狡黠可愛,罵人的時候酣暢淋漓。

敵人說他:狂妄、張揚、跋扈、難纏、有才無德。

朋友說他:義氣、豪氣、俠肝義膽。

如果要評選近四十年最有影響力的知識分子,他絕對榜上有名。

在過去半個世紀裡,李敖長期活躍在熱點之中,“語不驚人死不休”。他的言論一呼百應,卻也招來無數罵名。

例如小說家陳村曾公開發文批他:

“一個人被單獨囚禁在牢裡,必須鼓舞自己自上而下的勇氣。

需要點大話和空話是應該的。李敖的‘大話癖’想必是那時落下的病根。”

李敖逝世一週年 : 這個“狂人”到底說了什麼

李敖集譽謗一身,他的去世也引發了輿論的沸騰,但有趣的是,過去這一年除了紀念日,很少再有人談李敖,不僅是大眾,也包括知識分子群體。

昔日在兩岸三地一呼百應的他,卻在死後遭遇冷落。

今天正是李敖的週年祭。

回顧他83歲的一生歲月,寫下了無數文章,也得罪了無數人,自然是有人愛極,也有人恨極,以致“敵人比朋友多”。

“以玩世來醒世,用罵世而救世”。

在他的字裡行間,我們還能依稀窺見這位“狂人鬥士”的風貌。

李敖逝世一週年 : 這個“狂人”到底說了什麼

01 和這麼多人為敵

一九八七年四月一日,鄧維楨寫信給我說:

“和這麼多人為敵,我真佩服你的勇氣!

這不只是敵人多而已,而是許多朋友會因你樹敵太多而不敢和你做朋友。”

不過,從謔畫的角度看,我這種四處樹敵的作風,豈不也正是檢驗“朋友”、驗明“朋友”的好法子?

如果“朋友”是這樣偽善、膽怯、騎牆、閃躲,這種朋友,也真可有可無了。

我常笑我自己說,別人整天做公共關係討好人,我卻整天破壞公共關係批評人;我的敵人不是一個個出現,而是一窩窩出現,我幾乎每半個月就要多出一窩敵人,我真“闊”得很呢!

我為什麼這樣與人為敵?因為我爭是非、不講俗情、不肯做鄉愿。

我的敵人十九都是小人,如果我的朋友不勇於做君子(戰鬥性的君子),不敢和我做朋友,我覺得我該就此人我兩棄,也不錯啊!

王爾德(O.Wilde)說世人都疏遠了我,而仍在我身邊的人,就是我真正的朋友。我年紀越大,越覺得他這種嚴格的擇友標準其實還不夠。

我覺得該改為:我疏遠了他們、他們仍挺身為真理而公然站在我身邊的人,就是我真正的朋友。

看來我懸格太高了。

李敖逝世一週年 : 這個“狂人”到底說了什麼

02 我吹牛,因為你沉默

我承認有些人了不起,但他們活在我活的時空裡,不會凌我而上。

王陽明說他做聖人,他做不到;但聖人做他,也不會超過他。真相在此。

我一生的“苦心焦思”、一生的“困學紀聞”、一生的“沒個商量處”、一生的“雖千萬人,吾往矣”都是我“綜合爆發力”的張本。

因此在八十前夜,我寫下這本書“自大其身”。清朝學者李塨說:“交友以自大其身,求士以求此身之不朽。”

我一生朋友不多,也不花時間招朋引類,所以“自大其身”,全靠自己吹捧自己。

吃不消我自吹自擂的人應該慚愧,你們本該替我吹的,但你們閃躲,我就只好自己來了。

我吹牛,因為你沉默。

李敖逝世一週年 : 這個“狂人”到底說了什麼

03 “三不朽”中的我

古人講“三不朽”,有三方面:立德、立功、立言。

先說立功,臺灣太小了,無功可立。

再說立言,在立言上,我一直被奉為大寫手,不分敵友,對我的健筆如飛,皆無間言。

在寫的字數上,從梁啟超到胡適、魯迅,都不能跟我相比。我的《李敖大全集》,早在一九九九年就出到四十巨冊,早都壓倒群雄。

一九九九年後十六年來寫的還沒計入。雖然在立言數量上我如此拉風,但奇怪的,我每自吹自擂、排起順序來,卻總把“立德”排在“立言”前面。

換句話說,我一生自憙我人格的偉大,乃在文章的偉大之前。

一些淺人(包括所謂正人君子)聽了,有的會奇怪,會發笑,為什麼你李敖不以文章蓋世,卻以人格號召?

答案是,眼觀天下,我在人格上,的確雄踞第一,因為我有“大人格”。

李敖逝世一週年 : 這個“狂人”到底說了什麼


李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李敖前妻胡因夢,曾寫過一篇《李敖和我》,白描李敖的日常生活。

每天清晨,李敖都早早起床,一個人在書房裡聚精會神蒐集資料,做剪貼,開始一天的寫作。

他像一部精準的機器,規律地運作著,他不抽菸,不喝酒,不聽音樂,不看電視,不打麻將,可以說沒有任何娛樂活動,而只有工作。

不懼生,不畏死,不浪費一分一秒,拼勁全力,活出自己。

狂生李敖,這輩子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