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說話晚的孩子都有自閉症傾向嗎?

愛心輔導媽媽


由於個體差異,每個孩子開始說話的時間是不一樣的,一般女孩會比男孩早說話,女孩可能在1歲左右就開始說些簡單詞彙,兩歲左右可以說大部分常見話語,而男孩語言發育晚於女孩,還有2歲或者3歲以後需要才逐漸變多的孩子。



所以不能單憑說話晚就判定孩子有自閉傾向。自閉症孩子有哪些症狀呢?

1.言語障礙及人際交往障礙

不怎麼說話,也不會與人交流,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2.目光呆滯或者遊離

反應遲鈍,很少與人對視,不會專注甚至目光有些呆滯。



3.喜歡發呆,喜歡一個人

不太喜歡社交,喜歡一個人,獨處或者重複一件簡單的事。

作為父母,發現孩子有自閉傾向,自己又無法判斷時,可以去正規醫院進行檢查以便及時確診,儘早治療。


放開那孩子讓我來


不會的。孩子說話晚,有時只是發育的一個過程,我的侄子就是個例子,小傢伙三歲了才開始說話,以前兩歲左右的時候說過一些短語,喊爸爸媽媽,但後來又不說了,拿什麼東西都是手指,或拉著大人的手去拿,感覺智商也沒問題,大人說的話都能聽懂,但就是不願意說話,為了這,我哥哥嫂嫂真是焦頭爛額,想盡了辦法,還是無濟於事。

現在好啦,三歲半了,從三歲開始就慢慢學說話,上了幼兒園,話變得好多,語言也特別有趣,常把老師逗樂,連其他班級的老師都認識他呢。在家裡也是很有禮貌,懂事。所以,有些寶寶只是說話比較晚而已。


周小黑與鄧大白


孩子說話真的有早有晚,早的不到一歲就會說簡單的詞語,晚的都三四歲了也不會說一個字,甚至還有更晚的。自閉症的孩子確實有語言障礙,但說話晚的孩子不見得是自閉症。

我周邊就有一個這樣的孩子,三歲半了不會說話,到醫院檢查,孩子沒有毛病,醫生說孩子就是沒有良好的語言環境,沒有輸入,就沒有輸出,所以導致孩子說話晚。讓家長多跟孩子說話,讓孩子多跟小朋友一起玩耍,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說話了。

有據可查,愛因斯坦四歲才會說話的,他不但不是自閉症,而且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事實證明,說話晚的孩子不一定是自閉症,所以,孩子說話晚,家長也不要太擔心。


愛心輔導媽媽


你好,我是一名特教老師,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這個命題顯然是片面的,自閉症的部分孩子存在著語言方面的障礙,但是並非所有說話晚的孩子都是自閉症,也有可能是語言發育遲緩的情況。

孩子從出生到掌握語言,一般都需要三四年的時間,而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是2-4歲,其中,9-24個月是理解語言的關鍵時期;2歲到4歲是表達性語言的發育高峰期。

很多的孩子又說話晚或者不會說話的情況出現,如果孩子又明顯落後於普通孩子的語言能力,那就要引起家長的重視了,因為發育遲緩也分很多種,單純的語言方面還好一些,但是綜合性的發育緩慢就很嚴重了,比如有的孩子除了語言之外,還有智力,運動,肢體等方面的遲緩。

說到自閉症傾向,其實大多數孩子都是三歲左右被診斷的,而有關症狀在三歲之前都有所表現。

語言:有的孩子有發育遲緩的現象出現,有的孩子兩三歲還不會說話,有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語言反而漸漸消失。(不過DSM中現在已經不把語言作為診斷的一個標準了。)

社交:喜歡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與外界無交流,對父母家人沒有依戀,對家長的到來或者是離開也沒有反應,不喜歡和同齡小朋友玩,對物的興趣要遠遠大於和人互動的興趣。

行為:大多數孩子行為刻板愛好狹窄,經常沉溺於吃同一種食品,玩同一種玩具,走一條路,喜歡旋轉的玩具。

智力:據調查,50%以上自閉症兒童都存在著中度以上的智力障礙(智商50以下),有25%的孩子存在著輕度的智力障礙(智商50-70).

大家有什麼疑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有時間的話我會一一回復!


育兒伐木累


你好,說話晚的孩子不一定是自閉症。自閉症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種亞型,其核心可以用一個詞“障礙”概括,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智力障礙以及行為刻板重複和興趣狹窄等。相較說話晚還是有一定差別的。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自閉症傾向?

家長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初步判斷:缺乏眼神交流,嬰幼兒無法與父母進行眼神對視互動;語言障礙,不會說話或主動說話少;對父母的擁抱呼喊等行為指示無反應;喜歡一個人獨處,且有重複刻板的行為動作,重複看一部動畫,撕紙、開關門等等。

醫生建議:家長們常常把語言遲緩、自閉症、多動症混淆,當發現孩子有自閉症的傾向時建議及時帶孩子去正規的醫療機構檢查判斷,如確診自閉症,則需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康復治療計劃。臨床醫學表明,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是可以較為明顯的改善患兒的病症,輕度患兒可恢復與常人無異的生活自理能力。


兒科醫生王波


孩子的生長髮育遵從一定的規律,一般新生兒在二月齡時最先學會抬頭,四月齡時學會翻身,六月齡時會做,七月齡時會翻滾,八月齡時會在地上爬行,滿週歲時會走路,之後開始逐漸會跑會跳。而在語言功能一般在週歲時出現,一開始會開口叫媽媽、爸爸,會咿咿呀呀學話,一歲半時能說出主謂賓完整的句子。在這些發育的呈現一定的順序是由於孩子的腦功能發育遵從由上到下,由近到遠的原則。頸部肌肉在上,所以先開始學會抬頭,之後到上肢肌肉,所以會爬,且是倒著爬,之後才到會走路。每個孩子具體的發育速度會有所差異,但大多數孩子的發育的時間都差不多,如果明顯落後大多數孩子數月之多,則需考慮發育異常。

如果孩子開口說話比同齡的孩子要晚半年以上則需警惕孩子存在發育問題。首先需要先排除是否存在養育問題,孩子還不會說話時需要家長們頻繁地和他說話,孩子對語言的儲備達到一定的量,才會開口說話。如果家長不常和孩子說話,那麼孩子開口的時間就會延遲。其次需要檢查孩子是否存在聽力障礙,同樣,聽力障礙會影響孩子的詞彙量的儲備,所以也會影響開口時間,甚至因聾致啞。排除以上兩項問題後,需要考慮孩子是否有大腦發育的異常,如精神發育遲滯的孩子因智力低下而致學會說話的時間明顯延長,設置無法習得語言功能。一般這些孩子除了說話晚,其它各方面都明顯落後與同齡人。還有就是孩另有一些孩子各方面都正常,就是開口說話時間比較晚,如延遲時間較長,可能為言語功能的發育異常,如延遲時間不超過一年,這些孩子可能完全正常,但也預示他們以後的言語表達能力較弱。


鵜鶘心理陳小康


這種理解是不正確的,說話晚並不意味著就是自閉症,自閉症的孩子也不一定都存在語言問題,兩者沒有必然的聯繫。

而且自閉症傾向也不是說孩子生下來沒有自閉症,成長過程中遇到一些原因才導致孩子有了自閉症的傾向,這裡的傾向不是說孩子有得自閉症的可能,而是用來描述自閉症中各種能力偏好的一種情況而已。

自閉症是先天性腦發育障礙,屬於神經系統疾病。是天生的疾病,並不是後天才有的,只不過有的自閉症孩子在很小的時候表現不明顯,到了某一個時期,一般是3歲左右才凸顯出異常。

自閉症有一些典型的症狀,但不是說每一個自閉症患者都同時具備所有症狀。

1、語言障礙:多數患者語言發育遲緩,或者在2-3歲出現全面倒退,甚至終身不語。

2、社交障礙:患者無法與人建立正常的社交關係,逃避對視,表情匱乏,對親人少有依賴感,對人的興趣極低。

3、狹隘的興趣和刻板的行為:對某些物品異常地熱衷,比如可以盯著風扇數十分鐘甚至數小時,生活習慣和規律固執不變,反覆一些刻板的動作,比如跺腳,拍手。

這三條是以前的標準,目前最新的標準把語言合併到了社交中,重點考察語言對社交的影響以及語言在社交中的應用。也就是說幾遍孩子說話晚,但是不影響他們的非語言社交能力,一樣對社交有興趣,可以和小夥伴玩耍,並通過肢體語言等正常交流,那麼孩子可能只是單純的語言發育遲緩,而非自閉症。相反,即便語言很好,但是不能用於社交,那麼依舊是自閉症的可能。

具體的還需要專業的醫生診斷,不能單靠家長定性的判斷來確認,自閉症的診斷是一個相對複雜的過程。

另外需要注意的,很多家長認為發育遲緩比自閉症好一些,其實不然,發育遲緩是一個大類,語言,動作,智力,社交等等方面存在和同齡人明顯落後的情況都稱為發育遲緩,而發育遲緩的原因很多,其中社交能力發育遲緩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自閉症,如果只是單純的自閉症,那麼孩子只是社交能力匱乏,但如果是幾個領域發育遲緩的疊加,危害遠高於自閉症。總之任何發育遲緩都要正式,都要及時就醫,堅持康復訓練,不能因為是單純的語言發育遲緩就鬆了口氣,不聞不問。


愛陪娃的熊叔


自閉症,是一類以嚴重孤獨、缺乏情感反映、語言發育障礙、刻板重複動作和對環境奇特反應等為特徵的精神疾病,也是兒童發育障礙中最為嚴重的疾病之一。

說話晚不一定是自閉症,如果只是語言發育遲緩的話,除了說話晚,其他各方面都是跟得上正常小孩的,而且會同小朋友們一起玩。

自閉症有幾種典型症狀,如逃避與人交往,抗拒或者害怕與人交往,說話、接觸時不看人的眼睛,很少或沒有目光交流。不會主動與人交往、分享或參與活動,連言語也非常少,顯得特別不合群,另外情緒波動大,行為、興趣非常刻板、狹隘。

孩子說話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如果家長髮現寶寶有嚴重的語言和說話發展遲緩的情況,那麼有可能是疾病的症狀,比如自閉症、聽力受損、口腔肌肉發育不足等等,家長便一定要帶寶寶及時就醫,找對病根,並進行語言康復訓練。

一旦發現寶寶由於疾病問題導致說話晚,家長應該儘快帶寶寶就醫,以免錯過語言發展的黃金時期。在治療期間,家長要多和寶寶互動,儘量多地和寶寶面對面說話,而且發音一定要清楚準確,減少使用兒語。寶寶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發音不準,家長可以適當地提醒寶寶,但不要太過較勁,不要讓寶寶有學習的壓力。家長更多應是鼓勵教育,不要太注重結果。


樂寶貝育兒


不是,每個孩子生長髮育有差異,說話早晚也由很多因素決定的。

如果發現自家孩子說話晚,先去醫院檢查是否是由病理性原因造成的,排除病理性原因,那麼再考慮其家庭環境,教養方式等因素。

不會說話只是自閉症明顯的特徵之一,孩子聽力智力正常,就是不開口說話,對父母說的話沒反應。但另外有一些自閉症孩子,卻可以說話,不過往往是不能正常交流的話,比如重複語言、自言自語。

擔心孩子是否是自病症,去醫院做專業的檢測,不要瞎想來想去。

孩子的語言能力的發展,要父母耐心且不厭耐煩的給孩子說話有關,從出生開始,不停語言刺激。

比如,喝奶的時候,說“喝奶啦”,洗澡的時候,說“胳膊小腿頭髮”之類的,多跟孩子互動,不要覺得孩子小不懂,就不跟他交流,他沒辦法學習模仿,語言發展就會相對遲緩。

大家都羨慕嗯哼的語言邏輯能力強,跟霍思燕杜江的教養很有關係,杜江說“無論嗯哼提什麼問題,我和霍思燕都有問必答,絕不哄騙,認真交流。”


甜甜圈伐木累


不是所有說話晚的孩子都算自閉症傾向。

自閉症的一些表現,比如說話晚、表達有困難、玩一樣玩具玩很久等,但這些其實也可能也會發生在普通孩子身上。像玩玩具玩很久,也可以是專注力好的表現。

不過自閉症還有一個表現:基本不和人對視交流。這個在普通孩子身上是看不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