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線城市掀起了"新餐飲潮",小城開店真的有這麼簡單嗎?

很多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創業夢,對於一些在一線城市拼搏的上班族而言,攢夠錢回老家開店是每天工作的動力。可是當老闆真的有這麼輕鬆嗎?見仁見智吧。

有人喜歡忙完領導安排的工作後準時下班的輕鬆,也有人喜歡自己當老闆,再苦再累但至少還有一家店鋪的安全感。只是無論在哪一個行業,創業肯定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三四線城市掀起了

三四線城市的"新餐飲潮"

三四線城市裡新潮的餐飲店越來越多了。低成本、高收入,招商加盟的廣告滿天飛,看起來好像真的不難。然而事實是,在一二線城市開餐飲店難,在三四線城市開餐飲店也難。難在哪呢?難在大眾喜歡新興的東西,但消費不起。

三四線城市的經濟水平往往不能跟一二線城市比,所以收入不高,限制了消費。有許多留在三四線城市的年輕人在經濟上沒有太大的負擔,能夠偶爾消費幾次,店鋪卻很難靠這些薄利來維持。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新時代的趨勢,但是在三四線城市,活不過一年的小店實在太多。不僅僅是因為消費水平的限制,也是因為新興餐飲行業難把控。

三四線城市掀起了

網紅店層出不窮,虛有其表內裡卻不足

網紅店大家都知道,從裝修到產品,清一色的高顏值,其實是符合大眾審美的。但在環境優美,產品本身質量卻一般的情況下,難免會讓消費者心理產生落差。例如餐飲行業做出來的美食並不美味,這個問題就是因為商家忽視了產品本身的硬條件。

消費者可以偶爾幾次來在美美的背景牆下拍個照,可是不會永遠只以同樣一面牆為目的反覆地光顧。網紅店自身的運營成本就決定了價位,如果食物不好吃,消費者又怎麼會覺得物超所值呢?

三四線城市掀起了

新興食品的接受度高,運營成本也高

"牛蛙"最近是風靡美食圈的寵兒了,各大商場都能看見它的身影。在三四線城市裡,"牛蛙"、"肉蟹煲"、"小龍蝦"等也是搶手的項目,但店鋪的運營成本往往是非常高的。同時部分新興的奶茶品牌會有招商加盟的項目,看起來物料的成本不高,但人工、材料、鋪租等等的成本卻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近幾年三四線城市不斷開發,不少人瞄準了這個商機開設了自己的食品店。但在區域尚未完成開發前,投入的資本很有可能結果是虧損的。所以在創業之前,儲蓄一定的資金成本是非常重要的。以免店鋪還沒興旺起來,就因為地區人流量少的原因而"死"在創業路上。

如果在商區完善後再開店呢?恐怕那個時候,已經搶不到位置了。所以創業的前提條件——瞄準商機的眼光是不可少的。

三四線城市掀起了

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品牌之間沒有明顯的差異化

你能明確地說出"LV"與"Gucci"的區別嗎?你知道"王老吉"和"和其正"究竟有何不同嗎?相信這個問題,大部分人心中都沒有一個清晰的答案。

在三四線城市,產品同質化的現象依然是存在的。比如一個新開發的商圈,往往會看到一條街有好幾家咖啡廳的情況,並且說起它們之間的區別,好像也沒有很明顯。在這些商家之間,沒有明顯優勢的店鋪,迎來的可能大部分都是"隨便找個地方坐"的客戶,真正的粉絲或許不多。

產品同質化更明顯的地方,在於同樣的產品,同樣的味道。就像咖啡店裡常設的都是那幾款:卡布奇諾、美式咖啡、拿鐵等。這是一個有趣的現象,這些產品在大部分的咖啡廳都有,這是優勢,也是劣勢。優勢就是消費者總能找到自己心儀的產品,劣勢就是商家自己研發的新口味很難推廣,並且在擁有同款產品的情況下,消費者不選你,也可以選別家。他要的,可能就只是一個能坐著聊天的地方。

三四線城市掀起了

同質化的問題會影響到小店鋪的發展。裝潢差不多、產品差不多、價格差不多,在這些"差不多"的店鋪裡,或許有商機,但是商機往往是隻有少數人可以抓住的。

當然,並不是說創業不行,在任何一個城市,創業都是可行的。跟一線城市的昂貴鋪租相比,三四線城市的壓力其實小很多,鋪租更便宜,只是人流量也更少。但三四線城市的競爭相對要溫柔很多,只要能活下去,商家就可以從中尋求自己的出路。

所以創業難嗎?至少是不容易的,但堅持下去說不定就能獲得勝利。研發新口味的產品、使用更優質的原料、推廣更有趣的活動,這些都是突破口。如果你也有在三四線城市開店的創業夢,那就試試吧~記得準備儘量多的資金,創業更踏實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