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巧虎不好,你怎麼看?

向日葵之語


當我們評價一個東西時,客觀的態度是建立在儘可能多瞭解的基礎上。這樣一來,即使我們把一個東西說得一無是處,至少不是武斷的冤枉或人云亦云;即使我們把一個東西說得完美無瑕,至少有自己真實的感受在裡面,而不是盲目地讚美。

分齡育兒是巧虎樂智小天地(通常稱巧虎)的重要特色,根據孩子的年齡不同,產品分為月齡版(7~30個月)、幼幼版(大致相當於幼兒園託班的年齡)、快樂版(小班)、成長版(中班)、學習版(大班)、彩虹版(小學一年級)、星空版(小學二年級)。

分齡的背後是成長階段的不同和能力的差異,這就避免了新手父母在為孩子選擇早教素材時的適應性問題,這一點值得肯定。

我使用巧虎產品的感受

巧虎的商品每月一期,包含玩具、生活習慣讀本、認知書、繪本(大致內容,確切名字不記得)。作為一名巧虎快樂版的訂閱用戶,我跟孩子一起認真研讀每一期內容,也有著自己的認識。

1、如果你開放學習型父母,並且依從性很好,那麼巧虎在孩子的習慣培養方面會助你一臂之力,特別是刷牙、吸收、上廁所、收拾東西等事情。

2、繪本。因為日常我們買給孩子的繪本多是凱迪克、紐伯瑞等的獲獎作品,相比之下,巧虎繪本的可改進空間要大得多。

3、認知讀本是我非常認可的內容。在奠定孩子的思落邏輯認知方面,巧虎有一套獨到的辦法,你會發現:只要方法對,沒有教不會的內容。比如在沒有教孩子加減法之前,用貼紙的操作形式把8個蘋果給一個人3個後,分給另一個人幾個,孩子時能夠輕鬆完成的,這就屬於建立在實物(而不是抽象數字)基礎上的數字分解,也是減法的基礎。

4、玩具。每期玩具不同,總體看孩子時蠻喜歡的。

5、英語方面的啟蒙可以忽略,這不是巧虎的強項。

總體說,看商品能夠感受到巧虎在做商品時候的用心,特別在一些小設計方面。

對巧虎其他年齡段商品的瞭解和感受

除了自己訂閱的快樂版,因為朋友從孩子幾個月開始使用巧虎商品,所以我其實還了解過巧虎的月齡版內容。個人認為:巧虎很瞭解孩子,特別是7個月到12個月的孩子,不會說話,能力似乎也往往通過一些大人費解的方式表現出來。但巧虎給予了孩子當月發展能力的專業解答,並且從認知、情感、運動三大方面,系統地讓父母get到孩子的發展要點。


去年雙十一的天貓上,發現巧虎漲價了,對於父母而言,這大概是最大的不好吧。


成長觀察


我覺得這個問題在比較有發言權。因為我既是媽媽,曾經也是一名巧虎的銷售員。

在孩子一歲的時候我出來工作,第一次應聘就是巧虎公司,然後工作了兩年,後來因為要從老家接孩子到城裡上學,沒人接送,我就辭職了。

巧虎是屬於家庭教育的產品,有碟子,和書和玩具教具結合的,每個月一套。最開始我上班的時候也覺得價格好貴,覺得沒多少人會訂購,後來慢慢了解了以後,覺得產品還可以吧!針對年齡段來,每個年齡段內容都不一樣,一歲前就是 CD,玩具,布書,1歲到兩歲也是根據孩子的月份來的,分得很細緻,碟子每個月只有15~17分鐘,還有書和玩具,主要是語言能力和生活習慣,2~3歲就加入了手工,3歲開始有禮儀文化等,4歲開始增加自然科學,5歲開始有科學實驗,學習習慣培養,6歲開始有文化課的學習等等,每個月的玩具都不一樣。

我們當時上班的時候,家裡有孩子的提供出生證明,每個月都有一套符合孩子年齡的產品,所以我們家孩子在使用的時候我有親身體會,每個月孩子都特別期待,也學了一些好的習慣,最重要的是每個月的玩具都不一樣,也很符合孩子的年齡,看碟子就跟著一起唱唱跳跳,書本也是立體設計,看上去小小的一本書,會給孩子帶來很多驚喜,孩子最喜歡的孩子玩具,小的孩子玩具雖然很簡單,但是質量很好!

我看到網友說上網看的臺灣版的,所以覺得不好,但是我要告訴大家,訂購的產品是標準的普通話,網上的都是臺灣版,還是老版本的,還有覺得貴的,算一算,一個月一百多塊錢還是蠻值得的,平時帶孩子出去玩一天怎麼也要一百多塊錢吧,遊樂場一天就是80,所以一個月一百多我能接受。我們那時候有產品用,就沒買過玩具,就是孩子生日的時候買一個禮物送給她,因為產品裡什麼都有。主要是質量好,不是那種廉價玩具的質量,巧虎的玩具質量可以跟澳貝,費雪媲美。

我以前的客戶都加了微信,有很多孩子上小學了還在用,我覺得看巧虎比看熊出沒,喜羊羊還是好多了,而且現在市面上的玩具,很多都不太適合寶寶的年齡段,比如女孩子的玩具就是娃娃,小魔仙什麼的,男孩就是槍和車,但是訂了巧虎以後每月的玩具都是針對孩子年齡特徵的,我覺得很好!大一點的孩子的教具好多都是做實驗的,能和書本和碟子結合起來,讓孩子玩的時候能學到東西。

總的來說我覺得還可以,有的朋友說孩子太喜歡看碟子,我覺得這是一開始就沒有控制好,定好原則,我女兒現在已經5歲了,去超市還是一次只買一個,看碟子也不多看,這個看大人怎麼把控。

以上是我的觀點。


2018年快樂每一天


我家寶寶目前三歲多,之前訂閱過一年多的巧虎。總體我覺得還是很不錯,是值得推薦的。

先來說說巧虎套裝本身,我個人用下來覺得還是不錯的,巧虎的書,巧虎的小玩具,做工用料還是很不錯的,很適合小寶寶,絕對沒有異味,沒有毛刺。

內容的設計上我覺得也可以,根據孩子的月齡,設計不同的主題,孩子很容易接受,對於一些習慣的培養很有幫助。

大月齡期間的古詩唱跳也設計的蠻好的,我家寶寶很喜歡,跟著學會了很多古詩,還要求我解釋古詩的意思,經常自己唱唱跳跳的。

但是巧虎的價格相對是略貴的,玩具基本是簡易玩具,所以有的家長可能覺得性價比不高。配套碟片的內容也是做的比較簡單的,成人視角來看的話,是成本很低的拍攝和動畫,但是孩子還是很喜歡的。

我覺得巧虎還是很適合小月齡寶寶的,因為小月齡的時候,往往會不知道買什麼玩具,不知道買什麼繪本,巧虎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

另外,巧虎在上海還會有一年兩次的舞臺劇,孩子也非常喜歡,每次都有一種見偶像的感覺。

但是我們三歲後沒再訂閱了,也是大了有更多合適的玩具和繪本了就沒再訂閱了。

說完巧虎內容本身,再來說說巧虎公司,巧虎的銷售模式我是比較討厭的,銷售在完全不做功課的情況下會電話強行銷售,令人非常厭煩。我曾經還參加過巧虎公司的消費者調研會,發現對銷售的厭惡是普遍情況。


已婚少女不老歌


我定了巧虎兩年,從14個月開始定的。

個人覺得24個月之前的巧虎挺棒,內容優質,書本質量也好,寶寶特別喜歡。她也以巧虎為榜樣,養成了不少好習慣。

但是24個月之後的巧虎,個人覺得就有些雞肋了。

首先,它書籍質量明顯下降。

其次,繪本的故事內容孩子都不喜歡。小月齡時候的繪本故事,孩子都快翻爛了。

最後,光碟內容中,有一些和我理念不同的地方。比如有一次是講安全的,要求孩子不能開冰箱門,要找媽媽幫忙。我覺得這樣的灌輸,是會影響孩子的能力發展的,所以每當她看到我不認同的內容時,我都會多說一句,在什麼什麼情況下,你也可以自己嘗試一下。挺累的。

總之,我沒有繼續定下去的慾望了。



關於觀看時間,在小月齡時,我每天只給她看10分鐘,分成5分鐘和5分鐘兩段。20個月之後,20分鐘,分成10分鐘和10分鐘兩段。24個月之後,一次看20分鐘。但是總體的屏幕時間還是控制的。

另外,我特別反感他們的電話銷售模式,推薦產品的方式有很多,不明白為什麼要選最惹人煩的一種。


謙媽聊育兒


沒有訂過巧虎,按理說沒有發言權。不過我收過別人幾本閒置的巧虎,孩子還算喜歡,經常拿出來翻一翻,因為有些頁面設計成了翻翻書那樣,可以和小朋友互動。

我認識的一個繪本館館長說,巧虎以前做得還不錯,但是沒有更新沒有與時俱進。還處在那種,所有的人物都是一個模板,換個長耳朵就是兔子,加個長鼻子就是大象。不利於孩子審美的發展。大家看看是這樣麼?


其實判斷一個東西好不好,最好自己親自去看看親自感受下。你可以申請免費試讀自己做判斷。如果要訂的話,還可以跟銷售說讓多送禮物。(這都是我混跡媽媽群偷聽來的,哈哈)

另外我覺得《萌》《東方娃娃》這些雜誌也不錯,偏重於繪本。


英語來了


我來說說我家的情況吧,我家孩子兩歲左右的時候開始訂的巧虎,現在三歲半了,和沒看過巧虎的孩子比最大的優勢體現在生活習慣方面。



比如 愛刷牙,去超市一次只買一樣,睡前上廁所,洗完臉擦香香,玩具玩完會分類整理,喜歡分享,和小朋友發生衝突時如何分情況處理等等。

可能看起來這些習慣即使不看巧虎通過爸媽的反覆灌輸也能養成習慣,但是巧虎就巧妙在根據孩子月齡也就是發展規律,在合適的時間用孩子喜歡的方式教會他們,孩子也很喜歡模仿巧虎這個小偶像。

在孩子的習慣養成方面,我基本上沒費什麼力氣,也很少因為習慣問題跟孩子衝突,因為孩子不愛聽我囉嗦,卻很聽巧虎的話。

當初我為什麼訂巧虎?

隨著娃長到一兩歲,越來越不知道該給她買什麼玩具才是適合她玩的。看到小區裡別的小朋友家有訂,每個月都有書有玩具有碟,評價也好,就訂了,結果長時間用下來收穫挺多的。

長時間用下來孩子的收穫

1 生活好習慣,如上面說的

2 通過看書和有節制的看碟,學說話,鍛鍊表達能力

3 符合發展規律的常識和知識



我們家和其他家庭用下來發現的弊端

1 爺爺奶奶帶娃的家庭,要麼無節制的看碟,要麼從來不看碟,無節制就不談了,大家都知道,害處多多。如果從來不看碟,孩子可能對巧虎興趣不是那麼濃,玩具和書都不能充分利用,效果打折扣。

有一次同樣訂了巧虎的朋友來我家玩,看到我家娃很喜歡的在玩收款機的玩具,但是她家娃卻不喜歡,而且很多巧虎玩具都是玩的頻率不高,瞭解下來他們家從不看碟,而且也不陪孩子玩,我家是每天看一次碟,娃從中學會了如何玩,而且我也會經常和她一起玩。

2 零零碎碎的玩具如果不仔細收納,容易丟失,不加考量的把所有玩具全部拿給孩子玩,孩子容易玩的不深入,建議每次拿一兩樣給孩子玩。

適合什麼年齡層?

我娃三歲半以後對巧虎的樂趣在逐漸遞減,其他媽媽也有同樣的感覺。

綜合下來,有利有弊,大家還是結合自身情況考慮,總體不太建議雙職工家庭同時爸媽沒時間陪孩子的家庭訂購,因為容易利用率不高。


和孩子一起做美味


我是一歲孩子的媽媽,我家寶寶在6個月的時候就給她訂購了巧虎,然後巧虎會從第七個月開始按照月齡每個月給寶媽寄一本書,三個玩具和一張CD。

目前5期的使用體驗都不錯,書裡會介紹這個月寶寶的一些生長髮育情況,照料護理情況,寶寶某個特徵的整體發育概況,其他寶媽曬同月齡的寶寶,也可以很好的學習瞭解別人的養育照料情況。

CD的兒歌很贊,每期一個主題,我女兒最喜歡動物世界那期,小青蛙呱呱叫的她超級開心,比火火兔裡的兒歌質量音質等各方面都高太多太多了。

重點要說玩具了,雖然很多玩具看著比較簡單,不是那種高大上的人玩具,但真的是很符合這個月齡寶寶的發展發育情況,設計的非常巧妙,我記得第一期是個八爪魚,正巧的是我家有別人送的一個玩具反斗城的看上去高級多了的八爪魚,我就觀察兩個玩具她的使用情況和體驗,巧虎的完勝,因為精簡巧妙,非常適合孩子抓握,咬,手感也很好,很長一段時間寶寶去哪都帶著。

總體說來還是非常推薦的,並且巧虎並不是那種你買回來,玩具直接扔給孩子玩就好了,而是需要家長慢慢配合,引導,陪伴的,營造了一個很好的家庭早教氛圍。


diandianwein


巧虎最早是從日本到的臺灣,從臺灣來的內陸,雖然是臺灣腔,但是巧虎媽媽上菜的時候都是跪坐的,畢竟是日本的東西!我之前訂過幾個月的巧虎後來商場裡看見布奇就瞭解了一下,覺得不錯,我家孩子現在三週歲,我訂的是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的布奇樂樂園,簡稱外研社,像小學的新概念,新標準,都是外研社的,英語發音很標準,會根據孩子的月齡不同有針對性的教育,我不是賣這個的,只是覺得真的很好,我家寶寶現在在生活習慣上很受影響,不挑食,照顧小朋友,很多很多,現在布奇樂樂園做的很好了,親身體會巧虎不適合中國寶寶


嬌嬌74520651


作為一位訂閱了巧虎兩年多的媽媽,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我家娃娃自7月齡起訂閱巧虎,在使用的過程中,我越來越喜歡這個早教品牌。當初使用巧虎,是因為同事姐姐的推薦,她說,有了巧虎,你會省心很多。事實證明,果然如此。一年1000多元的訂閱費,乍看起來非常昂貴,可是我家除了巧虎之外,我不用再給娃娃添置其他玩具。而且,因為品牌對玩具質量的高度追求,它家每一件玩具,從亮度、響聲、觸摸感,都能給孩子最安全的保障。巧虎對娃娃的幫助,在於每一個月,它都會告訴娃娃這個月的學習重點在哪裡,有了巧虎這個小榜樣,我家娃娃在刷牙、吃飯、穿鞋這些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非常容易。我身邊也有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給孩子訂閱巧虎,大家平時交流起來,都會覺得物超所值。


悅悅媽愛閱讀


巧虎貌似有段時間很流行了。我們家當時也想定製巧虎的,忘記了當時什麼原因就沒定上。後來在網上下載了幾集,臺灣版的,不得不吐槽,一嘴的臺灣味道,還是受不了。而且個人感覺一集23.4分鐘時間有點長,孩子看一集比較長,擔心眼睛怕看壞了,我家後來就一直沒看這個。好與不好,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的標準,看你怎麼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